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智库:“夜盲症”阻碍西方正确看待中国

0
分享至

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12月24日发表题为《美国主义患上“夜盲症”》的文章,作者是叶连娜·普斯托沃伊托娃。文章摘编如下: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并将136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方立即作出回应。次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这太惊人了!”《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鉴于中国工业品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西方在不给自己造成更大损失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制裁或其他惩罚性措施很快将达到极限。”

只是“很快将达到极限”!美国媒体人与该国的各种政客一样,总是顽固地将自己的想法说成是现实或即将形成的现实,如此坚决并且罔顾一切事实。

与此同时,无论那些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说法截然不同的数字、指标和陈述多么有说服力,这些人总会将事实朝着他们“统治世界的伟大使命”所指引的方向进行歪曲。美国的“夜盲症”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扭曲,这种病会破坏美国适应世界变化的能力,它将盎格鲁-撒克逊人带入了一个迷幻世界。在那里,他们仍在大草原上纵马疾驰,向成群的野牛和印第安人住地开枪。

世界报业辛迪加最近报道称:“世界经济和全球地缘政治2025年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消费市场。但美国分析师对中国经济状况的大多数评估都大错特错。”

不难理解的是,对于仇视中国经济增长的人而言,“夜盲症”是他们的先天疾病,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无关。

此外,美国人对中国经济的分析大多并不以事实数据为依据。美国人评估中国经济状况时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他们倾向于将中国视为类似于美国的经济体,认为西方工具在那里也能发挥作用。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美国存在根本不同。在过去数十年里,中国让约8亿人摆脱贫困,美国能做到这一点吗?

不论受到盎格鲁-撒克逊式“夜盲症”的多大干扰,美国和欧洲都应学习中国人工作和生活的方式。顺便提一句,欧洲的毛病将更容易治好。据路透社报道,对数十名高管、投资人和分析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不久的将来,欧洲企业依靠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将成为欧洲的常态。是什么迫使老迈的欧洲先向中国伸出合作之手?是明摆着的贫困。

欧洲电动汽车电池问题的解决需要来自中国的资金和经验。与中国电池厂商成立合资企业终将成为常态,当然前提是欧洲能比美国更早摆脱“夜盲症”。(编译/刘洋)

这是2023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参考消息 incentive-icons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官方网易号
198066文章数 7288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