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一场以“寻宝绍兴·与绍共兴”为主题的品牌发布会暨寻宝记非遗门店开业庆典在绍兴城市广场隆重举行。在这场盛会上,寻宝记被中国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授予“中国地方美食传承基地”称号。
中国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秘书长申华伟出席本次活动,并为寻宝记颁发奖牌。他表示:“寻宝记巧妙融合守正创新的理念,与绍兴千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深入探索美食与文化相结合之路,必将为本地和外地客人打开又一扇深入了解绍兴文化的大门。”
地方菜,是地域文化最接地气的载体
寻宝记,名副其实的中国地方菜引领者
中国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由《中国商界》杂志社主办。自成立以来,通过与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的合作,推动地方美食的发展,提升地方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国地方美食传承基地,由中国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颁发,对象是在中国地方菜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对餐饮企业的持续经营时间、经营规模、菜品特色、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品牌培育都有明确的要求。
地方菜,是千百年来人民生活智慧与生活审美的浓缩,是地域文化最具亲和力、最接地气的载体,也是人们了解一方水土最好的方式,已成为当今餐饮行业与文化行业兼容并蓄协同发展的消费热点。
中国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认为:“绍兴菜是中国地方菜这一轮发展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寻宝记绍兴菜,在菜品创新、文化融合等方面不断探索,勇于突破,在全国餐饮界引发很大影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地方菜引领者。”
传承绍兴菜,弘扬绍兴文化
中国地方美食传承基地,寻宝记实至名归
绍兴菜的发展具有代表性。“20多年前,走在绍兴的街头,是看不见绍兴菜的店招的。但是如今走走绍兴的街头,满眼尽是绍兴菜。”近二十多年来绍兴菜所经历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地方菜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6000余年历史的绍兴菜,有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有极大的传承价值。寻宝记创始人张亮说:“餐饮是传播绍兴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所以我们做好绍兴菜,并且与绍兴这个城市的文化充分融合,相互赋能,共同发展,这就是与绍共兴。”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守正创新地去研发绍兴菜。”比如黄酒布丁,就是一道中西融合的创新绍兴菜,既有绍兴味儿又有国际范儿。绍兴花雕醉龙虾也是守正创新的绍兴菜典范,“绍兴过去没有自己口味的小龙虾,所以我们借用醉蟹的一个做法,做了一个花雕醉龙虾,这样我们就有了绍兴口味的小龙虾。”
寻宝记积极探索诸多渠道,致力于让绍兴文化 “活” 起来,从而更加立体地传播绍兴文化。“我们把绍兴黄酒、绍兴越剧,绍兴菜串联起来,让品绍兴黄酒、看绍兴戏、吃绍兴菜成为沉浸式体验绍兴文化的美好回忆。”寻宝记还研发了许多以绍兴名人为主题的文化宴,比如绍兴宴、阳明伯府宴等。
如今的寻宝记,已经成为绍兴美食名片。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有不少游客将吃绍兴菜作为旅游的目的之一。寻宝记首店所在的仓桥直街历史街区,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绍兴菜打卡一条街”。
寻宝记被授予 “中国地方美食传承基地”,实至名归。
传承是地方菜发展的基础
寻宝记: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厚重的地域文化,为地方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是地方菜取之不尽的宝库。地方菜的发展不仅关乎餐饮业,更可以成为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促进地域文化发展、扩大地域影响力的一张金名片。
深耕地域文化的地方菜,传承是其发展的基础。因为传承,地方菜才延续了地方菜的特色,才称之为地方菜。因为传承,地方菜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更为紧密。因为传承,地方菜才葆有了自己的灵魂,有了自己的气质。没有传承,地方菜就失去了自己的根脉。
对于传承,张亮有自己的理解:“再正宗的绍兴菜也需要年轻人喜欢吃,这样才能传承下去。”没有创新,墨守成规的地方菜很难在新环境下生存。没有创新,偏安一隅的地方菜很难有新的发展空间。没有创新,失去生存空间的地方菜,也就失去了传承。
中国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秘书长申华伟表示:“绍兴菜这种与城市共兴的发展形式,也将为全国地方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将鼓舞更多地方菜从业者,推动地方菜与城市文化、地域文化、非遗相结合,把菜品打造为文化的载体,把文化融于菜品,让美食成为一方文化最响亮的代名词。”与绍共兴,是绍兴菜的选择,值得其它地方菜借鉴。
创新,即最好的传承。传承旧传统,创造新传统。寻宝记仍在路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