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项梁死后这段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到楚怀王芈心的谋略,看到芈心对项羽的算计,也可以看到刘邦的意外出头,好运砸到身上。或许,你还可以悟到刘邦赢得好运的秘密,帮助你找到成事密码。
项梁在东阿(山东省谷阳县东北阿城镇)大败章邯,章邯带领了秦军一路逃跑,项梁则是顺势引兵向西挺进,一路抵达定陶,再度打败秦军。
刘邦、项羽率领军队跟秦军在雍丘交战,最终大败秦军,斩杀三川郡守李由(秦宰相李斯的儿子)。
而项梁看到自己率领的楚军,面对秦军的时候,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所以,对秦军有所轻视,脸上也露出骄傲的神色,好像天下唾手可得。
这时候,项梁身边有一个昔日楚国的宰相宋义,给项梁提意见说:“打了胜仗之后,如果将领骄傲,士兵也会懈怠。那么,离失败绝对不会太远。现在咱们的士兵已经有些怠惰了,但是,秦兵却一天一天的在不断增加。我非常为你感到担心。”
项梁却根本不听宋义的劝告,觉得宋义老在自己耳边聒噪,跟个乌鸦一样,整天说一些不着调的扫兴话,于是,把宋义派出去出使齐国。
宋义走到半路的时候,遇到了齐国使臣高陵显君。
宋义对高陵显君说:“你是不是要去见武信君(项梁)?”
这个高陵显君:“对呀,我是齐王派来联络武信君的!”
宋义劝他说:“我看你还是走得慢一点吧。我觉得武信君恐怕会遭遇失败,您慢一点过去,没准还能逃过一劫。您走得快了,没准就赶上灾祸降临了。”
面对气势汹汹的起义军,秦二世胡亥已经警醒过来,调动全部军队增援章邯攻打楚军,秦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在这一战战死。
这一段时间,从七月到九月一直在下雨,连绵不断的大雨,项羽和刘邦正在攻打外黄(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但是,始终没有打下来,转而攻取陈留(河南开封市东南)。
但是,正打着的时候,项羽听到消息:他的叔叔项梁战死!军心立刻不稳,不能再打了,先跑路再说,只好跟另一位将军吕臣(为陈胜报仇的随从),把楚怀王芈心从盱眙北迁,迁到了彭城(江苏徐州市)。
而吕臣驻扎在彭城东,项羽驻扎在彭城西,刘邦驻扎在砀县,准备收拢兵力,防备秦军进攻。
第二个月,楚王芈心对楚国的军队进行了改编。
尤其是对人事进行了重大调整,把吕臣、项羽两个人的军队合并,由他担任统帅,任命刘邦来当砀郡的郡守,封武安侯,统领砀郡的民兵,封项羽为长安侯,接着再次晋封项羽为鲁公爵,命令吕臣当司徒,吕臣的老爹吕青当宰相。
楚国这边忙着改编军队,进行得如火如荼,而章邯呢,带领的秦军击败项梁之后,觉得楚地剩下的一点军队,不值得再劳师动众了,他们成不了气候了。
于是,渡过黄河,北击赵国,大破赵军,一路带兵来到邯郸。把居民全部迁移到河内地区,彻底破坏了邯郸的城墙。
赵王歇和张耳赶忙逃到了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在巨鹿固守。
而秦军副将王离一路紧追不舍,把巨鹿团团围住。陈余前往常山(今河北正定县)招募战士几万人,在巨鹿北方扎营,章邯大军在巨鹿南方扎营,赵国眼看支撑不住,只能向楚国求援。
而赵国几次向楚国求援,齐国使者高陵显君正好在楚国面见楚王芈心,对芈心说:“说宋义这个人,早就下论断,预测武信君必败。果然没过几天,武信君就战败了。军队还没有开战,就通过一些征兆预测败亡的结果。可以说宋义这个人,懂兵法,您应该重用他。”
芈心听了之后,把宋义找过来商量军事大事。跟宋义一聊,非常喜欢宋义,于是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让他们三个带领军队去驰援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