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著名专家预言:试管婴儿寿命仅40年,那首例试管婴儿如今怎样了?

0
分享至

“专家直言道:她一定活不到40岁”

1988年,北京。

北京三院的产房里,一个女婴的哭声不仅回荡在整個房间,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彼时,大多数人对“试管婴儿”这个概念还很陌生,甚至有人预言,这个孩子活不过40岁

争议的源头就是这个孩子---郑萌珠。

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医学奇迹,更是一个时代缩影。

时代背景:渴望与焦虑交织的生育困境

她的故事需要从她的母亲开始说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郑桂珍和老公结了婚,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家。

那时候,生孩子被看得很重,传承家族血脉、将来有个依靠的想法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农村,没有孩子,意味着家庭的不完整,甚至会招来闲言碎语

郑桂珍夫妇也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然而,婚后二十多年,这个愿望却始终未能实现。

眼看着同龄人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这下给夫妻两人愁死了。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他们所能做的,除了求医问药,就是寄希望于各种民间偏方,甚至求神拜佛。

不过,这些努力都没啥效果,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由于医疗条件的落后,郑桂珍当时被诊断出双侧输卵管堵塞,基本上被认为无法生育了。

传统的观念落后的医疗条件,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许多渴望孩子的夫妇困在其中,

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

在一些偏远地区,不孕不育的女性甚至会被视为“不祥之人”,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郑桂珍夫妇到处找医生,试了很多偏方,但一直没见效。

他们尝试过中药调理,也尝试过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但都无济于事。

一次次的希望,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望,他们的内心也逐渐被绝望所笼罩

郑桂珍回忆起那段日子,总是充满了无奈和辛酸

她曾想过放弃,想过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余生,但内心深处对孩子的渴望却始终无法磨灭。

突然有天她在电视上看到北京有家医院可以帮助不能生育的家庭带来孩子的希望。

“试管婴儿”,这个当时还很陌生的词汇,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郑桂珍夫妇灰暗的生活。

他们像是抓住了最后的稻草,决定去北京看看,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夫妻俩不远千里来到北京第三医院,终于见到那个专家张丽珠医生。

张丽珠,一位在国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妇科专家,

1951年回国后,便投身于妇产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由于没有专业的设备没有成熟的技术,甚至连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都没有。

张丽珠教授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难题,还有资源和观念上的重重阻碍。

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实验室就是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小房间。

取卵针只有一根,还是张丽珠从国外带回来的。

用钝了,还要拿到钟表店去打磨后再用

在这艰难的条件下,张丽珠带着她的实验小队开始了摸索

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克服了无数的技术难题,一步步地摸索着试管婴儿技术的关键。

当看到来找自己完成父母梦的左长林夫妇时,

她的内心是又惊又喜。

因为之前的几次实验对象都以失败告终,这次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张丽珠教授决定采用当时风险极高的开腹取卵手术。

手术前,张丽珠教授和团队反复研究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步骤。

手术过程中,张丽珠教授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成功取出卵泡液后,赶忙让助手一路小跑着送到实验室,利用仪器努力的寻找着存活的卵

生命奇迹:郑萌珠的诞生与成长

这次是真的很幸运。

从卵泡液中找到了合适的卵子,并成功完成了体外受精。

然后就是考虑如何将它放入郑桂珍的体内

她想起来一种国外见过的办法,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管子,慢慢的将受精卵送到郑桂珍的子宫里

整个移植过程,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仿佛任何一点微小的干扰都会影响手术的成败。

七周后,在B超检查中,医生听到了胎儿微弱的心跳声

那一刻,所有的焦虑和担忧都消失了,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手术成功了!

这个消息,不仅让郑桂珍夫妇欣喜若狂,也让张丽珠教授和她的团队激动不已

张丽珠教授团队密切关注着她的身体状况,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

1988年3月,郑桂珍成功生出自己的孩子,取名为郑萌珠意为“萌生自张丽珠”

那时候,试管婴儿技术刚开始发展,大家对这事儿既陌生又不太认可。

有些人担心试管婴儿的健康,觉得他们可能会有先天问题,甚至活不到40岁。

郑萌珠的健康成长,打破了这些偏见和质疑,也为中国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郑萌珠从小身体健康,很少生病,各项生理数据还高过其他同龄小孩。

回家前,张丽珠教授详细地叮嘱了郑桂珍夫妇,关于孩子的喂养、护理以及定期体检等注意事项。

2007年,郑萌珠考到了西京学院并且选择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英语。

大学学业结束后,她重返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从事病案管理工作。

这份工作,不仅是对张丽珠教授的感恩,也是对试管婴儿技术的传承。

从一根取卵针、一个保温杯开始,中国试管婴儿技术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现在,这项试管技术造福了许多不孕不育的家庭,圆了他们一个当父母的梦

每年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试管婴儿出生,他们的健康和聪明程度跟自然受孕的孩子没有区别

郑萌珠的成功,不仅证明了试管婴儿技术是安全的,也促进了这项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如今,刘平——当年抱着保温杯奔跑的年轻助手,已经接过了张丽珠教授的旗帜,继续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2019年郑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生下一名男孩宝宝

它再次证明了这项技术的成熟和安全性,也给更多正在求子路上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结语:科技与人文的交响

郑萌珠她从一个在争议声中诞生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健康的母亲,

她的经历见证了中国试管婴儿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进步

它让科技的力量与人性的温暖交融,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幸福。

未来,科技会让生活更美好,带来更多的希望。

我们相信,在科技与人文的共同作用下,会有更多家庭实现他们的生育梦想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信源:

澎湃新闻——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被专家断言活不过40岁

新华社——31年后,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当妈妈了!2019-04-16

39健康网——2024年:试管婴儿活不过40?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未满40岁,已生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知名餐厅撤下现做招牌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知名餐厅撤下现做招牌

大象新闻
2025-09-17 22:33:01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春秋论娱
2025-09-18 07:57:37
吊销绿卡,驱逐出境!哥大抗议学生将被驱逐到叙利亚或阿尔及利亚

吊销绿卡,驱逐出境!哥大抗议学生将被驱逐到叙利亚或阿尔及利亚

大洛杉矶LA
2025-09-19 06:28:48
京东:iPhone 17以旧换新销量是去年同期4倍

京东:iPhone 17以旧换新销量是去年同期4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2:54:36
远离身材“审判”!央媒新闻报道,揭开全红婵“发胖”后真实处境

远离身材“审判”!央媒新闻报道,揭开全红婵“发胖”后真实处境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9-18 14:50:28
上海市教委:“虾仁炒蛋”相关菜品留样及原料已送检 一周内将出具检验结果

上海市教委:“虾仁炒蛋”相关菜品留样及原料已送检 一周内将出具检验结果

证券时报
2025-09-18 22:52:06
北京这场婚礼,让朱时茂主持,陈佩斯被新娘子敬烟

北京这场婚礼,让朱时茂主持,陈佩斯被新娘子敬烟

隔壁灵妹妹
2025-09-18 20:51:48
夫妻俩把85岁老母扔山林,8年后再上山,忽闻:“孩子,你来啦”

夫妻俩把85岁老母扔山林,8年后再上山,忽闻:“孩子,你来啦”

兰姐说故事
2025-09-06 05:05:06
“嘎子哥”谢孟伟百万粉丝抖音账号被封,此前因穿警服带货被行拘,新电影戏份将被拿掉重拍

“嘎子哥”谢孟伟百万粉丝抖音账号被封,此前因穿警服带货被行拘,新电影戏份将被拿掉重拍

极目新闻
2025-09-19 09:12:05
波兰关闭白俄口岸,中欧班列受阻、跨境电商物流承压

波兰关闭白俄口岸,中欧班列受阻、跨境电商物流承压

观察者网
2025-09-19 17:24:11
惊呆!程青松不算狠,宋伊人才是真狼人!靠山硬戏不断,资本都捧她!

惊呆!程青松不算狠,宋伊人才是真狼人!靠山硬戏不断,资本都捧她!

小椰的奶奶
2025-09-19 11:13:06
金正恩访华后,朝鲜加速对中国开放,建成10年未用大桥将投入运营

金正恩访华后,朝鲜加速对中国开放,建成10年未用大桥将投入运营

丹妮观
2025-09-19 16:00:21
特朗普发文祝愿中国阅兵,并提了个要求,日本等国被惊出一身冷汗

特朗普发文祝愿中国阅兵,并提了个要求,日本等国被惊出一身冷汗

boss外传
2025-09-20 00:00:06
俄军飞手投弹炸倒乌军,发现是女兵后放弃“补刀”,女兵随即起身脱掉装具狂奔撤离

俄军飞手投弹炸倒乌军,发现是女兵后放弃“补刀”,女兵随即起身脱掉装具狂奔撤离

鲁中晨报
2025-09-15 13:31:06
南孚电池道歉!已全部下架

南孚电池道歉!已全部下架

河南交通广播1041
2025-09-19 09:06:08
联大通过决议 允许 巴勒斯坦官员在联大期间 视频参会

联大通过决议 允许 巴勒斯坦官员在联大期间 视频参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23:26:56
恭喜皇马!意甲金靴欲免签加盟!6场轰5球,潜力顶级,接班本泽马

恭喜皇马!意甲金靴欲免签加盟!6场轰5球,潜力顶级,接班本泽马

阿泰希特
2025-09-19 11:37:21
为什么人一旦动了情,就变得有点卑微

为什么人一旦动了情,就变得有点卑微

加油丁小文
2025-09-13 11:00:09
54岁大妈每周两次性生活,坚持半年后,58岁老伴的身体却出了问题

54岁大妈每周两次性生活,坚持半年后,58岁老伴的身体却出了问题

普陀动物世界
2025-09-01 04:27:30
英法战机协防空域后,波兰总统又表示应在波兰部署外国核武器

英法战机协防空域后,波兰总统又表示应在波兰部署外国核武器

澎湃新闻
2025-09-17 14:18:29
2025-09-20 04:03:00
肖兹探秘说 incentive-icons
肖兹探秘说
轻轻细雨,绵绵长音。
3897文章数 8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邯郸家长必看!孩子不上学别慌了,润泽心灵驿站专门帮这类孩子做疏导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数码
亲子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