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市场出现了缩量下跌,三连阴,敏感点位岌岌可危,后市如何走?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一下全天市场交易的最关键数据,围绕这些数据和市场逻辑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后市展望。
首先我们根据万得资讯和东方choice提供的数据分析沪深两市的量价和资金流向这些最重要的宏观指标。整体成交量仅为13,000亿元,与25日相比减少了将近2,000亿元。不知道朋友们是否记得25日比上一个交易日22日减少了3,000亿元左右,两天累计下降了5,000亿元。如果与11月中旬对比,成交量大约下降了超过1万亿元,达到13,000亿元左右。
10月中旬时,成交量大多维持在25000-26000亿的水平,现在仅有13,000亿,几乎被拦腰截断。
最近成交量大幅下降是市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这意味着尽管指数在调整,但场外资金仍然观望、不愿入场。市场每天出现主力资金流出,缺乏场外承接力量,股价和指数一路调整。
我们再查看市场价格指标。上证、深成、沪深300和创业板指数,这4个市场最受关注的基准性指数全部下跌,分别上证指数跌了0.12%,深成指跌了0.84%,沪深300跌了0.21%,创业板指数跌了1.15%。
除创业板超过1%外,其他指数跌幅并不大,曾经盘中一度出现失速下跌的苗头,后来在关键点位再次实现反弹。最后收盘时跌幅并不大。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如果将最近三个交易日联系起来,无论是上证、深成、沪深300还是创业板指数,都是三连阴的表现。
我们再观察市场关键点位,尽管市场跌幅不大,但是上证指数再次考验3200点平台的阶段性底部位置,深成指考验1万点的位置,创业板指数在考验2100点的位置。刚才提到的位置是从10月18日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市场的底部。如果当前三个指数跌穿关键点位,那么将从技术层面的形成破位下行风险。
刚才提到日线是三连阴,而周线则是两连阴。如果本周周线继续下跌,周线也将出现三连阴。周线和日线的三连阴有何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