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就是张澜。他早年留学日本,受日本维新富强和发达的教育事业的启示,回国后,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成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创办小学、中学和女校。他创办的南充县高等小学堂,是清朝废科举、兴学堂时在川北地区最先兴办的一个学堂。他办的新式学校,对当时四川教育的革新起了先锋作用,吸引了大量进步青年前往就学。他的学生遍及四川乃至全国。
毛泽东与张澜
1906年,朱德闻其盛名,舍近求远从仪陇到顺庆府(南充)中学就读,受教于他。朱德家境贫寒,但张澜对他勉励有加。朱德在张澜的熏陶下第一次接触到"革命"二字。后来,又在张澜的鼓励下,进入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学习。
老师的恩情,朱德始终念念不忘。战争年代,朱德与张澜见面不方便,但是,只要有人去重庆,他总是托他们问候老师,甚至捎去礼物。朱德不论自己地位多高,都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每次去外地视察回京后,毫无例外,都首先去拜望老师,或请老师到自己家中做客,聊外地的所见所闻,分享国家的建设发展情况。
朱德与张澜
中共将领中还有一位张澜的学生,他就是罗瑞卿。1922年,张澜复任南充县立中学校长。1923年罗瑞卿进入该校读书,得到张澜的耳提面命。张澜对这个聪明好学的学生寄予希望,并称赞罗瑞卿“有勇有谋,像个大将军!”并送许多进步刊物给罗瑞卿,罗瑞卿从此见到当时社会上为数并不多的《新青年》、《向导》、《独秀文存》、《新蜀报》等革命的进步报刊,使年轻的罗瑞卿接触到救国的道理。
张澜任国立成都大学(今四川大学)校长时,采取蔡元培在北大实行的兼容并蓄的方针,坚持用人唯才,提倡思想学术自由。
朱德与张澜
张澜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1913年4月,张澜当选为中华民国国会众议员,结识了蔡锷。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起义,率军北上,张澜联络川军师长钟体道立既响应,在南充宣布独立,全川继起声援,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1917年11月张澜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省省长,他在北京曾以四川省长名义救济就学于京、津等地生活困难的川籍学生,并资助留法勤工俭学的川籍学生,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澜受聘为国民参政员,频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
1934年他出任四川安抚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时,他同中国共产党人联系,促进地方实力派与红军达成联合反蒋协议,支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
他还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他创建中国民主同盟,任第一届民盟主席。他在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时,始终坚持和平、民主、统一的主张,领导民盟始终支持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定地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反对内战。
1943年他发表了《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一文,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假民主、真独裁的实质。抗战胜利后,张澜代表民盟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同共产党密切合作,坚持政协决议,反对国民党破坏政协的行为。
重庆谈判时张澜到机场迎接毛泽东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主席从延安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机场毛泽东主席受到各界知名人士的热烈欢迎,张澜也亲自到机场参加迎接,张澜的行动引起蒋介石的忌妒,因为张澜从来没迎接过蒋介石。毛泽东来延安之前,与张澜从未见过面,但在欢迎的人群里,毛泽东不待介绍,便上前握住张澜的手,一见如故地说:“你是张表老? 你好!大热天气, 你还亲自到机场来,真是不敢当、不敢当!” 张澜也连忙说:“润之先生好! 你奔走国事,欢迎你光临重庆!”他们不约而同地声称:“神交已久。 ”
谈判期间,毛泽东拜访了张澜,他们彼此倾吐心曲,显得心心相印。张澜还以中国民主同盟的名义,在“民主之家”特园欢宴毛主席、周副主席。张澜非常称赞毛泽东的政治主张,始终关注谈判情况,始终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
谈判尚在进行,阎锡山就在上党地区发动了向解放区的进攻。周恩来把这一情况告诉张澜后,张澜亲自出面,直截了当地质问国民党谈判代表张群、邵力子两位:“阎锡山为啥子不给蒋先生留一点面子?重庆在谈,山西在打,这不贻笑于天下吗?蒋先生不感到难堪吗?”
张澜还推心置腹地提醒毛泽东,将谈拢的东西进行公开,免得蒋介石今后不认账。毛泽东欣然采纳了张澜的建议。
毛泽东与张澜
1946年11月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张澜带动民盟坚决抵制,拒绝出席。
张澜的所作所为,引起蒋介石的极度不满,不久,民盟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团体"。 1949年春国民党当局将他软禁在上海虹桥疗养院,企图劫持,加以杀害,后来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营救下才脱险。
1949年,张澜到北京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12月20日,在民盟一届五中全会继续当选为主席。
1950年,他向民盟发出号召:"当今,我们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一员,在政府中,我们担负了一部分责任。今后,我全体盟员自应以更坚强的信心,更整齐的步伐,与全国各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一道,共同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之下,为彻底实现共同纲领,完成新民主主义建设而奋斗。"
毛泽东与张澜
我国建国以后的第一部宪法公布以后,张澜高兴地赞扬:"这个宪法草案,一方面是记录我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成果的丰碑,另一方面又是在我国建设繁荣幸福的新社会的蓝图……今后,中国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