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陈姝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这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建设和发展媒体智库提供了基本遵循。
媒体智库是在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大背景下,基于媒体机构的优势和特点创设的新型智库形式。中国经济时报作为国家高端智库旗下的综合性智库型媒体,具有将智库与媒体资源有机链接、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和条件。2017年挂牌的国研经济研究院,几年来深耕细作、守正创新,面向政府部门、企业界、社会团体等产出了大量高质量咨询研究成果,有效促进了科学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时报社的转型发展。
未来,国研经济研究院将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强大的研究能力,继续发挥好媒体智库在舆论引导、政策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朝着成为一流媒体智库的方向不懈努力。
底蕴深厚:专家优势 媒体资源
智库媒体+媒体智库,是中国经济时报社创办国研经济研究院的“底气”和愿景所在。2017年1月,国研经济研究院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批准,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出资设立。研究院依托国家高端智库的专家优势和中国经济时报社的媒体资源优势,为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国际机构提供关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宏观经济、企业战略等方面的咨询研究服务,并向国家提供政策建议,从而为中国经济时报社转型为媒体智库平台提供支撑。
在中国经济时报社党委会和社委会领导下,国研经济研究院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强烈创新精神的专业团队。他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每一个研究项目,深入地方、企业调研,广泛收集数据信息,运用先进的分析方法,为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无论是对行业发展的深度剖析,还是对宏观趋势的精准预测,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具有很高价值,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他们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努力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他们以开放的姿态与各界专家学者交流合作,汇聚各方智慧,为研究院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荣耀之路:熠熠生辉 砥砺前行
国研经济研究院坚持把研究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研究院每年都组织进行若干次实地考察,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了解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获取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研究院经常举办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或者针对特定产业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出色的专业服务,为国研经济研究院赢得了诸多荣誉。近年来,研究院先后获得2019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2021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等奖项。截至目前,国研经济研究院已承担省部级课题十余项,涉及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山西省金融发展等。研究院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等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在《内蒙古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中,国研经济研究院从理论层面解析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关系,并与内蒙古区情密切结合,明确提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并被中央采纳。
国研经济研究院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已结集出版,专家团队还积极撰写出版专业著作。《EOD·生态引领发展模式研究》等书籍,从不同角度对各产业进行深入解析,为行业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架构完备:专业深耕 智慧绽放
国研经济研究院下设七个研究中心,每个中心由资深的行业专家领衔,汇聚了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优秀研究人员,形成高素质、多学科、协同能力强的专业团队。研究院设有行政、财务等职能部门,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产业创新研究中心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主要开展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等相关研究、规划和政策咨询工作。目前开展了高新区、开发区等政策性创新载体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和政策咨询;产业创新生态培育、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图谱和产业升级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文旅产业、商贸物流等领域的研究、规划及招商引资方案设计。该中心与深圳市坪山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坪山设有国研经济研究院(深圳坪山)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城市运营研究中心聚焦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主要开展新型城镇化、人口市民化、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等相关研究、咨询和规划;为各级政府提供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等相关研究、咨询和规划;并着重在城市资产运营、财税、投融资等领域提供咨询、规划和政策建议。该中心与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每年编撰《中国城市运营蓝皮书》。
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主要把握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等将在疫后复苏并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围绕国家关于文化、旅游和体育等相关产业发展决策部署,开展政策解读和政策评估,组织开展文化、旅游、体育等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及热点研究,为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组织开展地方政府、园区、景区等文化、旅游、体育等规划编制工作。中心加挂城市文脉研究中心牌子,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课题承担单位。
营商环境评价研究中心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相关研究。主要开展的业务有,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咨询;数字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健全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等相关研究、咨询;开展营商环境现状、问题和改进研究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开展差异化特色营商环境建设等相关研究、咨询;基于数据治理和应用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透明度等相关研究、咨询;推进交易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等相关研究、咨询;电子招标投标制度等相关研究、咨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完善我国招标采购制度等相关研究、咨询;新形势下我国企业“走出去”法治保障等相关研究、咨询;开拓该领域的智库专家调研、咨询项目和相应的会议、论坛、培训活动,如举办“营商环境评价年度大会”;联合相关机构发布营商环境年度报告及相关指数。
绿色低碳研究中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文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开展生态经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修复与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规划,在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碳金融等领域形成了研究专长,在林业产业、林业金融、林业碳汇、林下经济等领域积累了研究优势,对氢能源等新能源领域相关产业有较深的研究。中心加挂新能源产业研究中心牌子,与攀枝花市政府、临沧市政府、中国林业联合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面向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主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对口支援、现代农业、产业承接和升级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咨询和规划;并对乡村治理体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农村金融和乡村振兴基金落地,电商物流等涉农产业以及乡村公共服务提供政策建议和执行方案。中心加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牌子,并在浙江省常山县设立国研经济研究院(浙江常山)共同富裕研究中心。
大健康研究中心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主要开展全民健身、健康城市发展战略,老龄社会以及与之相关的适老化改造、养老、社会保障、金融保险等银发经济相关研究、咨询和规划;着重对生物制药、生物新材料、中医药、功能性食品等产业和心理健康、康复疗养等健康服务业,以及体育产业等领域开展专项研究。
站在中国经济时报创刊30周年的新起点上,国研经济研究院将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对于报社转型发展的指示要求和部署,聚焦服务中心主责主业、服务报社转型发展、服务智库媒体影响力提升目标,进一步发挥好媒体智库的比较优势和独特作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服务质量,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度,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