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解好秸秆还田这道综合题(秋收进行时)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郁静娴

金秋时节,伴随隆隆机声,作物迎来收获,大量秸秆经粉碎处理重归大地。秸秆还田好处多,但也有农民反映,还田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如何科学还田,发挥秸秆还田优势?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操作不当带来问题

山东省德州市所处的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小麦和玉米的重要产区,一年两熟、周年轮作。走进陵城区丰润家庭农场,玉米已收获完,地上是一层细碎的秸秆,一踩一脚印。农场负责人王文昌说:“夏收时,小麦秸秆还到地里,前边收割、后边粉碎,不耽误适时播种,秋收的时候跟玉米秸秆一块儿旋耕到土壤里。”

谈起秸秆还田的好处,王文昌有直观感受:“草秸肥养地,庄稼长起来更有劲。”

在淮河流域的稻麦轮作区,也有农民表示,在施肥量相同的前提下,一些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小麦亩产提高不少。

但秸秆还田也是个技术活。小麦秸秆干燥发脆,收割时直接抛撒还田即可;可玉米秸秆两米多高,量大、湿度高、易缠结成块,需要二次粉碎后翻耕回田。还有部分农民反映,还田后种植的冬小麦出现苗弱、病害增加等问题。原因在哪儿?

陵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新盟解释,有的地块上茬玉米病虫害比较严重,秸秆未经处理直接还田,虫卵病菌被翻入土壤;有的地块,秸秆长、入土浅、腐烂慢,当底肥不足时,秸秆腐烂所需微生物与作物争水争肥;秸秆疏松透气,如果与土壤结合不紧密,风吹土壤失墒快……这些不当的秸秆还田方式可能导致下茬小麦出现病虫害严重、生长不良、出苗不齐、不抗冻等问题。

秸秆还田不规范,跟耕种习惯和作业方式也有关。王文昌说,有的种植户不进行秸秆二次粉碎,导致秸秆过长、抛撒偏厚;有的农机手为了省油赶进度,还田作业时抬高旋耕犁,秸秆未能被有效粉碎和深埋。

专业事交给专业人

解决问题,关键是把准技术和细节。张新盟说,针对秸秆还田中产生的问题,陵城区制定方案,规定玉米秸秆的粉碎长度和翻耕深度,并要求还田后不仅撒施杀菌剂,每亩地还要增施5公斤尿素、喷施2公斤秸秆腐熟剂,以加快秸秆腐烂。

专业事还得交给专业人,陵城区探索托管服务新模式,推动秸秆精细化还田技术落地。在于集乡宗庵村,建程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了村里和周边的4000多亩地,“三秋”时节是服务旺季。“现在机手连片成方作业,效率高,还田质量有保障。”合作社理事长王建成实时监督机手还田作业,“收割时,秸秆还田机高速运行,拖拉机用慢速挡,刀片必须扫到地皮下0.5到1厘米处,粉碎效果才好。”

翻开托管服务项目技术指导意见,小麦播后压实土壤成为托管服务的必选环节。“秸秆打得再碎,刚还田的时候,跟土壤结合还是有空隙。”王建成说,把土壤压实,可以避免麦种架空和麦苗根部漏风。

秸秆还田还要算经济账。陵城区秸秆还田深翻地块土壤,土壤每公斤增加有机质20毫克以上,有利于促进作物增产和化肥减量。陵城区对增施腐熟剂、深耕、旋耕合墒整平等还田环节,实行托管费用补贴,玉米秸秆还田农户每亩只需要掏40元左右。“省心又划算。”农户孙玉顺家将6亩地托管给合作社,全年两季节本增收超过600元。

秸秆还田需要因地制宜。例如,对于耕层较浅的区域,不宜将秸秆深翻深埋或碎混就地肥料化还田,以防将生土、砾石等翻到上层土壤,影响后续种植。“而对于东北地区,秸秆覆盖地表后容易导致地温低、大小苗等问题。为此,当地配套推行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把保护性耕作免耕技术模式与传统耕作优点相结合,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土壤保育与粮食产能协同提升。”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介绍。

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

有农民提出,连年秸秆还田,土壤对有机质的需求会不会饱和,秸秆能否隔几年烧一烧?

研究显示,秸秆还田技术能提升作物产量超7%。据业内专家分析,作物吸收的养分60%以上来自土壤,平均每年每亩需要补充800公斤以上的有机物料,才能使土壤有机质周转平衡。因此,“秸秆还田对补充耕地有机质来说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有机肥源少、大田施用困难的情况下。”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团队首席专家金书秦表示。

“另外,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有50%左右留存在秸秆中,焚烧秸秆会导致氮磷硫等作物所需的非金属营养元素排到空气中,相当于断了土壤的‘粮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说。

秸秆还田并非越多越好,合适的还田量是多少?“应根据水源和耕作条件来定,原则上要保证当年还田的秸秆充分腐烂,不能影响下茬耕作质量。”张新盟说,以陵城区为例,玉米秸秆还田量一般以每亩400至800公斤为宜,过多会影响下茬小麦根系生长。

据了解,除了秸秆还田,陵城区还推行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但由于产品价值、比较效益方面存在短板,秸秆还田依然是当前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

继续解好秸秆还田这道综合题,须多方共同发力。关义新认为,一方面,秸秆还田后,相关病原菌在新的生态平衡中的致病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旋耕为主和单一作物种植制度使土壤病原菌持续积累,对抗病品种应用提出更高要求。要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和配套机具研发,提升集成示范推广水平,努力形成低成本高效增产的秸秆还田模式,产生更大效益。

近年来,一些地方结合实际开展探索。比如,吉林在坚持秸秆全域禁烧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去年建立了秸秆残茬计划处置政策,有序烧除符合条件的地块残茬、发病地块秸秆;湖南多地划定秸秆限烧区,允许在特定时间内有序焚烧秸秆;四川提出“探索完善分时、分区有条件焚烧秸秆机制”……

“焚烧秸秆有时可以起到保护土壤、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在良好的扩散条件和有序组织的情况下,大气环境治理和农业生产之间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取得平衡的。”金书秦说,一些地方化“秸秆禁烧”为“秸秆限烧”,体现了疏堵结合、因地制宜的思路。长远看,针对秸秆还田薄弱环节,以及离田利用导致的风蚀、离田带土、土壤板结等问题,也应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和机制优化,协同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耕地保护。

版式设计:蔡华伟

■记者手记

把好事办得更好

为何每年秋天,秸秆都引起关注?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一项措施,秸秆还田能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推动农田减排固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种地需要用养结合,大多数农民有共识。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如果没有合理的有机质归还路径,土壤养分将被耗竭,农业生产难以为继。

但技术往往有其局限性。在秸秆还田问题上,既不能否定还田的好处、因噎废食,也不能对一些具体问题和情况视而不见。

农业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离不开适宜的光热水土条件,需要因地制宜、应时而变。倘若脱离实际,单纯为还田而还田,势必会水土不服。

打通秸秆还田的堵点难点,需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得益于机械助力,秸秆还田在操作上并不难,但要做到位,需要注意的细节仍不少。面对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现实,解好秸秆还田这道综合题,需要算好生态和经济“两本账”,强化扶持力度,注入更多科技和组织化力量,把好事办得更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02 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管你承不承认,女人过了50岁,基本都会出现以下情况,看你有吗

不管你承不承认,女人过了50岁,基本都会出现以下情况,看你有吗

雪雪呀
2025-09-09 18:24:54
琼瑶女郎刘雪华,6年感情上位失败!被迫丁克,现如今模样大变

琼瑶女郎刘雪华,6年感情上位失败!被迫丁克,现如今模样大变

调侃国际观点
2025-09-20 04:02:34
内娱分手季来了!9月刚过半,就传出了4对,为啥分别总是在九月

内娱分手季来了!9月刚过半,就传出了4对,为啥分别总是在九月

仁慈的视角
2025-09-18 03:09:24
爱沙尼亚抗议俄罗斯战机“侵犯领空” 请求北约磋商

爱沙尼亚抗议俄罗斯战机“侵犯领空” 请求北约磋商

财联社
2025-09-20 03:53:04
迪亚斯:我和埃德森的关系很特别,萨维尼奥能成为顶级边锋

迪亚斯:我和埃德森的关系很特别,萨维尼奥能成为顶级边锋

雷速体育
2025-09-19 23:47:23
布伦特原油失守66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失守66美元/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23:54:29
不回巴萨!梅西官宣决定!冲击生涯千球,C罗嗅到不安

不回巴萨!梅西官宣决定!冲击生涯千球,C罗嗅到不安

阿泰希特
2025-09-19 10:09:54
你体验过东北洗浴文化吗?全程尴尬吗?网友:零件一样,尺码不同

你体验过东北洗浴文化吗?全程尴尬吗?网友:零件一样,尺码不同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7 00:15:03
电影《芙蓉镇》里3个“不敢拍”的镜头,道尽中国人骨子里的韧。

电影《芙蓉镇》里3个“不敢拍”的镜头,道尽中国人骨子里的韧。

陈意小可爱
2025-09-20 00:41:27
大量日系“电视棒”流入闲鱼,跟打火机一样小,预装安卓系统

大量日系“电视棒”流入闲鱼,跟打火机一样小,预装安卓系统

科技拌饭
2025-09-08 19:21:46
3万亿砸盘,42只银行股全军覆没,牛市结束了吗?

3万亿砸盘,42只银行股全军覆没,牛市结束了吗?

财经智多星
2025-09-19 09:04:00
中国又出黑马?4大钢铁技术问世,登顶成世界第一,美日求合作

中国又出黑马?4大钢铁技术问世,登顶成世界第一,美日求合作

顾史
2025-09-19 20:21:59
不是迷信,2026年是“四牛耕田,五人分饼,七龙治水”,啥意思?

不是迷信,2026年是“四牛耕田,五人分饼,七龙治水”,啥意思?

白浅娱乐聊
2025-09-11 04:41:34
河南男子25万盖新房,混凝土徒手能掰碎,施工方:有问题双倍赔偿

河南男子25万盖新房,混凝土徒手能掰碎,施工方:有问题双倍赔偿

周道社会百态
2025-09-19 22:16:43
屁股大腿粗的美女看过来!白色吊带短裙超级好看,遮肉显瘦超惊艳

屁股大腿粗的美女看过来!白色吊带短裙超级好看,遮肉显瘦超惊艳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9 12:52:31
男子曝彩礼谈崩现场,48万不能少没陪嫁,女方爸爸:我只要房产证

男子曝彩礼谈崩现场,48万不能少没陪嫁,女方爸爸:我只要房产证

禾寒叙
2025-09-19 17:21:24
经纪人官宣麦考尔正式加盟广东男篮,上赛季场均23+5+5

经纪人官宣麦考尔正式加盟广东男篮,上赛季场均23+5+5

雷速体育
2025-09-19 18:38:09
45岁大姐嫁给55岁老光棍,大姐直呼受不了,让人啼笑皆非

45岁大姐嫁给55岁老光棍,大姐直呼受不了,让人啼笑皆非

第7情感
2025-09-16 13:24:02
女子200米:杰斐逊-伍登21秒68夺冠,成为本届世锦赛双金王

女子200米:杰斐逊-伍登21秒68夺冠,成为本届世锦赛双金王

懂球帝
2025-09-19 22:06:26
案例:湖南女护士被执行死刑,行刑时回头质问武警,让他当场崩溃

案例:湖南女护士被执行死刑,行刑时回头质问武警,让他当场崩溃

星宇共鸣
2025-09-17 17:58:03
2025-09-20 05:00:49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8564文章数 2005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