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深秋已至,朋友圈里弥漫着一股甜蜜的“危险”气息,打开手机,晒美食的帖子霸占了屏幕,照片里的主角,无一例外是那圆润饱满、色泽诱人的柿子。
别急,先别忙着加入这场“柿子自由”的狂欢,你真的了解这种看似无害的甜蜜果实吗?
你知道吗,就在不久前,杭州一位小伙子,就因为抵挡不住柿子的诱惑,狂炫了几顿,结果直接被送进了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胃里竟然长了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而罪魁祸首,正是他最爱的柿子,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开始怀疑,这香甜可口的柿子,怎么就变成了伤人的“暗器”?
甜蜜的诱惑与潜在的隐患
秋风起,柿子红,作为秋季的标志性水果,柿子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俘获了无数人的味蕾。
无论是脆甜爽口的脆柿子,还是软糯香甜的软柿子,都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的确,柿子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钙、钾、铁等多种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它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还能起到清热润肺、健脾益胃的作用,然而,就像硬币有两面,任何事物都并非完美无缺,柿子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因过量食用柿子而导致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胃柿石”,这种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的疾病,正是由柿子中一种叫做“鞣酸”的物质引发的。
鞣酸,又称单宁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收敛性和涩味,当我们享受着柿子甜蜜滋味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将大量的鞣酸摄入了体内。
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难以消化的物质——鞣酸蛋白。
鞣酸蛋白本身就难以被消化吸收,如果再与柿子中大量的果胶、纤维素等物质“狼狈为奸”,就会在胃内形成团块,越积越大,最终形成坚硬的“胃柿石”。
胃柿石就像一颗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轻则导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重则可能引发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看到这里,你还会对“柿子自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吗?
胃柿石,隐患的根源
在了解了胃柿石的危害后,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甜蜜的负担”?答案很简单:无知和贪婪。
许多人对柿子的营养价值和潜在风险缺乏了解,认为柿子是好东西,多吃无害,甚至有人把柿子当饭吃。
殊不知,这种“暴饮暴食”的行为,恰恰是导致胃柿石的罪魁祸首,当然这并不是说,吃柿子就一定会得胃柿石。
事实上,是否形成胃柿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便是鞣酸的摄入量,柿子中鞣酸的含量,与其品种、成熟度、食用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较高,吃起来口感涩口,而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较低,吃起来香甜可口,此外,柿子皮中鞣酸的含量,要远远高于果肉。
因此,为了减少鞣酸的摄入,降低胃柿石的风险,我们在选择和食用柿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选择成熟的柿子:成熟的柿子颜色橙红,果肉柔软,味道香甜,鞣酸含量相对较低,而未成熟的柿子颜色青涩,果肉坚硬,味道苦涩,鞣酸含量较高,应尽量避免食用。
再一个吃柿子的时候,最好是去皮食用:柿子皮中鞣酸含量较高,去皮食用可以有效减少鞣酸的摄入。
还有就是控制食用量,任何食物过量食用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柿子也不例外,即使是成熟的柿子,也不宜一次性食用过多,建议每天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柿子即可。
避免空腹食用,空腹时胃酸分泌旺盛,如果此时食用柿子,鞣酸更容易与胃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胃柿石。建议餐后食用柿子,可以降低胃柿石的风险。
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鞣酸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因此,食用柿子时,应尽量避免与鱼、虾、蟹、肉类等高蛋白食物同食,以免增加胃柿石的风险。
特殊人群谨慎食用,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糖尿病患者、慢性胃炎患者等,应谨慎食用柿子,以免加重病情。
了解了胃柿石的“成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避免掉入“甜蜜陷阱”。
预防胃柿石,合理食用柿子
胃柿石的形成,说到底还是“自作孽”的结果,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食用方法,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尽情享受柿子带来的甜蜜和快乐。
除了上面提到的选择成熟的柿子、去皮食用、控制食用量、避免空腹食用以及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之外,还有一些“防坑指南”需要牢记:
1.细嚼慢咽:吃柿子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给胃足够的消化时间,避免鞣酸和蛋白质快速结合。
2.适量饮水:吃柿子后,可以适量饮水,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少鞣酸在胃内的停留时间。
3.搭配“解药”:吃完柿子后,可以喝点酸奶,或者吃点山楂、苹果等酸性食物,中和鞣酸的收敛作用,促进胃肠消化。
4.警惕身体信号:如果在食用柿子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胃柿石的治疗
对于已经“中招”的朋友们,也不必过于惊慌,其实现在的医疗进步,其实胃柿石的治疗也不是那么的复杂,更没有那么吓人。
下面是一些胃柿石的处理方式,看了之后可能会打消大家心中的恐惧。
对于体积较小、质地较软的胃柿石,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如碳酸氢钠片、胃动力药等,促进结石溶解或排出,不用经过手术。
民间有一个偏方——喝可乐,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乐中含有的碳酸,可以中和胃酸,软化结石,促进其排出。
对于体积较大、质地较硬的胃柿石,或者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要考虑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是利用内镜将特殊的器械送入胃内,将结石取出或击碎。
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胃柿石的首选方法。
对于内镜治疗无法处理的复杂胃柿石,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结语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柿子作为秋季的馈赠,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然而在享受柿子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牢记: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只有掌握科学的食用方法,才能在品尝甜蜜的同时,守护我们的健康,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忠告,“柿子虽好,可不要贪吃哦!”
参考资料
环球网 【2024年10月20日】《正大量上市!杭州小伙没忍住,直接吃进医院!年年都有,千万悠着点……》
光明网 【2021年11月3日】《4岁女孩胃里长出结石,竟是贪吃柿子惹的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