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白”→“绿”→“金”,改良!好“丰”景里科技含量足

0
分享至

山东粮食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1100亿斤以上。2024年以来,山东加快推动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效果如何?

眼下,山东6600多万亩秋粮收获已过八成。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省秋粮整体长势良好,丰收基本已成定局。

2024年,山东秋粮生产遭遇高温干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严峻挑战。聊城首次引用南水北调长江水抗旱保苗。德州着力打造30万亩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增产技术示范区。各地因地制宜采取超常规举措,力促无灾地块多增产、受灾地块不减产。

为大面积提升单产,2024年,山东全省布局建设“德聊吨半粮”“黄三角”等6个单产提升引领区,并打造44个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粮油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梯次建设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辐射片,辐射带动项目区周边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从“白”到“绿” 盐碱地变身“丰粮田”

为齐鲁粮仓带来粮食增产新空间的还有大片改良的盐碱地。山东近5年来,新增由盐碱地改良的耕地有14万亩。具体是怎样做到的?

山东滨州无棣县小泊头镇的这片高标准农田里,种植的是绿油油、长势喜人的玉米。4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派丰收的景象。

这片土地原来是含盐量4‰的中度盐碱地。3年前,这里的地表还是白花花一片,像覆盖了一层白雪。“十种九不收,播一耧收不了一斗”是当地农户对盐碱地的评价。从白花花到绿油油,再到金灿灿的收获,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是“改地适种”。盐碱地的一大特点是地下水含盐量大、pH值高。据了解,种植玉米的土壤酸碱度要控制在8.3度以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地不断探索,找到了给盐碱地进行“营养配餐”的改良技术,也就是通过秸秆还田施有机肥,降低土壤当中的盐碱度。

有了良法,还需要良种。这个玉米棒个头不算大,但是玉米粒很密,籽粒都很饱满。收割之前,当地的农技人员也对这里的产量进行了预测,根据他们的预测,这里的亩均产量相较于2023年的品种可以提升200多斤。

这个品种的玉米种子是当地和农业专家在试验田经过6年“严选”之后才在种植户中推广。目前,这里与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盐碱地小麦、玉米品种筛选基地,每年对30个小麦,50多个玉米品种进行对照实验,才筛选出这些耐盐碱型优良品种。

通过良法和良种,曾经的低产田里,粮食产量正在提升。为了确保盐碱地里增产的玉米能够颗粒归仓,下一季的小麦能够再有好收成,各种农机“大块头”都齐上阵。农机代替人工成为本次秋收的主力军,过去一天才能收完的地,现在它不到一小时就能收完。

在收割机的后面还跟着一台机器,这是当地的农技专家历时8年专门为盐碱地“定制”的全幅匀播机,用来播种冬小麦。这种播种机有许多改良之处,前面部分是旋耕切碎机,它将收获后的的秸杆翻入地下,这样秸秆腐烂之后可以切断土壤毛管,减少水分蒸发,阻止盐分上升。而后面的部分则采用了全幅播种技术,这样播下去的种子从原来的一行行变成一片片,进一步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为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单产提升“样板间”如何打造?

2024年,山东重点通过6个单产提升引领区来带动全省均衡增产。这些单产提升的“样板间”是怎样打造的?

这几天,临淄区的30万亩玉米迎来了收获,收割机正在地里紧锣密鼓地忙碌着。临淄区的玉米将持续到10月15日左右收割结束。

淄博市临淄区种粮大户李延强已经种了15年粮食,他种植的地块从最初的产量只有700公斤到现在的900公斤,其中的秘诀就是施肥方式的改变。由于玉米长起来之后无法进入地里追肥,所以以前只在初期一次性把肥料全部用进去。

李延强介绍,经过大水漫灌,还有大雨冲刷,肥料都下沉了,利用率估计在30%左右。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当地开始探索把在蔬菜等经济作物中使用较多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应用到粮食种植中,改变传统的一次性施肥加大水漫灌方式。

如今,“密植+水肥一体化滴灌”已经成为当地的核心增产技术,全年亩均粮食总产量可提升200至300公斤。来源:央视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才播3集,卫视收视率第一!湖南卫视这部剧,又是2025年度黑马

才播3集,卫视收视率第一!湖南卫视这部剧,又是2025年度黑马

娱乐官已上任
2025-09-16 08:34:58
英国富豪闪恋美艳难民,小三神似米兰达可儿!网友一八发现:这俩都是杀猪盘

英国富豪闪恋美艳难民,小三神似米兰达可儿!网友一八发现:这俩都是杀猪盘

悦居英国
2025-09-17 02:55:46
资深总编怒批贾国龙,出事是迟早的事!提及十多年前“握手”傲慢

资深总编怒批贾国龙,出事是迟早的事!提及十多年前“握手”傲慢

明月杂谈
2025-09-16 06:23:24
陈吉宁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陈吉宁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澎湃新闻
2025-09-16 21:34:28
程青松“好吃”于朦胧和乔任梁!?

程青松“好吃”于朦胧和乔任梁!?

八卦疯叔
2025-09-14 09:40:03
赵今麦居然也穿丝袜了,而且还是油丝 真性感啊

赵今麦居然也穿丝袜了,而且还是油丝 真性感啊

乡野小珥
2025-09-02 17:07:55
一男子在上海街头被民警拦下,拉杆箱内装了100万现金!

一男子在上海街头被民警拦下,拉杆箱内装了100万现金!

上观新闻
2025-09-16 10:51:04
程青松朋友圈曝光!刘晓庆力挺他,田海蓉资助他,黄晓明为他庆生

程青松朋友圈曝光!刘晓庆力挺他,田海蓉资助他,黄晓明为他庆生

叨唠
2025-09-16 01:37:15
四人帮被粉碎后,孙玉国被降级转业,李德生: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四人帮被粉碎后,孙玉国被降级转业,李德生: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帝哥说史
2025-09-16 06:30:02
万万没想到!50岁“丁克”半辈子的周迅,如今迎来这个结局

万万没想到!50岁“丁克”半辈子的周迅,如今迎来这个结局

粵語经典歌單
2025-09-15 08:37:17
罗永浩事件再升级,21元一个馒头吃不起,于东来被骂“昏招不断”

罗永浩事件再升级,21元一个馒头吃不起,于东来被骂“昏招不断”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6 11:05:29
送别新兵入伍的现场上,妈妈因长得太年轻被错认成姐姐

送别新兵入伍的现场上,妈妈因长得太年轻被错认成姐姐

看晓天下事
2025-09-15 21:54:02
毕尔巴鄂竞技0-2阿森纳,赛后评分:阿森纳2人并列第一

毕尔巴鄂竞技0-2阿森纳,赛后评分:阿森纳2人并列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09-17 02:44:06
辉瑞早就知情:mRNA疫苗会攻击男性生殖系统,男婴在子宫时就被侵入睾丸

辉瑞早就知情:mRNA疫苗会攻击男性生殖系统,男婴在子宫时就被侵入睾丸

回旋镖
2025-09-10 13:21:51
白酒再次成为关注中心!医生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多留意8点!

白酒再次成为关注中心!医生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多留意8点!

素衣读史
2025-08-28 13:45:54
央视点赞王楚钦的赛后发言,只字不提樊振东,却句句不离樊振东

央视点赞王楚钦的赛后发言,只字不提樊振东,却句句不离樊振东

暖心萌阿菇凉
2025-09-16 06:31:18
“秋老虎”要跑了!冷空气携暴雨大风来江苏“报到”

“秋老虎”要跑了!冷空气携暴雨大风来江苏“报到”

扬子晚报
2025-09-16 22:09:38
那英老公拄拐现身医院 没人陪护司机与他保持距离

那英老公拄拐现身医院 没人陪护司机与他保持距离

可乐谈情感
2025-09-16 09:49:39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霹雳炮
2025-09-11 23:13:49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城市局
2025-09-15 09:13:29
2025-09-17 04:55:00
展小小猫
展小小猫
开心最重要嘛
978文章数 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误触“化骨水”去世:有两个孩子 今年孩子刚成家

头条要闻

女子误触“化骨水”去世:有两个孩子 今年孩子刚成家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手机
数码
健康

教育要闻

当孩子放下手机时,说明现实足够美好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华为鸿蒙 HarmonyOS 6.0.0.100 开发者 / 用户尝鲜版本开启推送

数码要闻

AMD 推三款锐龙 PRO 9X45 商用桌面处理器,可选 6 / 8 / 12 核心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