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伸正义,岂惧剥重皮”意为,只为伸张正义,不会害怕敌人残忍的剥皮酷刑,这是陈康容在牺牲前夕,留下的一句悲壮诗词。
国民党顽固派对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在无计可施之际,放下狠话:“三天时间,写自白书,不然扒了你的皮!”她却表现出大义凛然,用这首诗来回答敌人。
面对严酷的考验,陈康容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英勇顽强、浩气长存的光辉形象,谱写了属于她自己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生。
图 陈康容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国难来临之际,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不顾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四处逮捕、迫害共产党员及其他党派的革命志士。
在抗战的危难关头,但凡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同仇敌忾,抵御日军对我中华大地的侵略,可是,在国民党顽固派或者亲日派眼中,他们把这些进步的爱国人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执行着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
中国共产党及国内的爱国革命人士,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形势日趋紧张,“皖南事变”让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推向顶点,此后,周恩来总理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气愤地写下:“同室操戈,相煎太急“的诗句。
图 周恩来总理
此诗句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面具,表达出所有爱国人士的思想感情,同属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却破坏统一抗战,残杀自己的同胞,弃国难于不顾,做出亲人痛、仇人快的惨案。
在“皖南事变”发生的半年前,1940年,农历7月15日,国民党顽固派逮捕陈康容,对她威逼利诱,严刑拷打,甚至,还脱下她的衣服,连续吊打三天,软硬兼施,用尽各种办法。
最终,国民党顽固派还是没能在陈康容的嘴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气急败坏之下,残忍的将她活埋,即使这样,陈康容还是拼尽全力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汉奸卖国贼!”随着声音的远去,年仅25岁的陈康容英勇就义。
陈康容原本可以过着舒适的生活,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她果断放弃,她的父亲陈锡梅,年轻时留学于日本,参加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参加辛亥革命,革命失败后,辗转来到缅甸,并且开了一家照相馆,从此过上平常百姓的生活。
陈康容,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岐岭乡人,1915年,在缅甸出生,父亲为她取名月容,后又改名陈亚莹,在以后发表写作时用笔名胜子,陈康荣一名是在投身革命期间所改。
1930年,陈康容随父亲回到家乡,她深深地被故土所吸引,于是,只身一人就读于集美学校,这所学校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创办之初,集美学校就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在这里陈康容很快接受到先进思想,深受革命浪潮的感染,在校期间,她积极投身于各种进步活动。
图 陈嘉庚
1934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征调50万大军,对中共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围剿”,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第五次反围剿”,迫使苏区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长征。
国民党统治区内,他们对共产党及进步革命人士,依然延续着大革命失败时,提出的“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作风。
全国各地到处是国民党的爪牙,但凡被国民党反动派认定的有志之士,便很难逃脱他们的魔爪,据记载,曾经国民党发出悬赏令:一名红色的普通人头,便可赏大洋一百块!
为了避免国民党特务的注意,陈康容被迫回到缅甸,在仰光华侨女中任教,同时,她积极参加,各种在缅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
授课期间,陈康容经常向同学们灌输先进思想,讲着抗日救国的道理,这里没有国民党下发的教科书,陈康容则用的教科书是由高尔基、鲁迅等,先进人士的著作来代替的,还把抗日救国的歌曲教给同学们。
图 鲁迅先生
1935年,陈康容在缅甸组织发起妇女联合会,吸收一批缅华进步妇女,宣传苏联著名的“十月革命”等,先进的独立解放运动,同年8月,她又参加青年学会,进行反蒋、抗战、爱国活动。
1937年,陈康容再次回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就读于厦门大学文学系,受到厦门大学地下党组织培养、吸收,同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各种抗日救国运动中。
“七.七事变”以后,陈康容的父亲不断地写信催她,希望女儿早日回到缅甸,并且父亲在缅甸为她安排好舒适的生活,而陈康容则拒绝父亲的好意,果断终止学业,全身心的投入到抗战中。
此时,陈康容在厦门担任了抗战工作团宣传股长,带领厦门各界热血青年和妇女,来到大街上宣传抗日,教会民众传唱抗日歌曲,进行抗战演讲,编排表演抗战戏剧,创办妇女夜校,激励广大民众参加抗战救亡运动。
陈康容无惧风险,带领进步思想的妇女,在敌后,为抗战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抗战做出卓越的贡献。
11月,陈康容又被党组织派往抗日救亡干部班学习,在这里结识从苏联学习回国的黄会斋,此时,远在缅甸的父亲则频繁催促她回缅甸,可她却坚定的告诉黄会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要将革命坚持到底。”
图 陈康容照片
这时的陈康容,已经在革命的浪潮中,历练成一名坚毅的共产党战士,她的态度已经表明,她要为党的革命事业,为这个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奋斗终生。
陈康容是英勇的抗战女英雄,笔就是她抗战的武器,陈康容还是抗日救亡运动中“厦门诗歌会”的领导成员,在她与同事们共同努力之下,《厦门诗歌》问世,并且定名《轰炸机》,此刊里面发表了大量的爱国及抗战诗篇,它激励着厦门人民的抗日热情。
陈康容经常在街头演讲、宣导抗战,遇到敌人飞机轰炸,越是在危险的时刻,陈康容总是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到街头救护伤员,安抚民众。
战争是残酷的,陈康容目睹这一切,她不能上战场杀敌,但是,她感触到更深的心灵碰撞,她的笔更锐利,写下的文章更有号召力。
《厦门妇女怒吼起来了!》这篇文章,就是出自陈康容的笔下,大大的鼓舞了厦门妇女对抗战的热情,许多受到感染的妇女们,纷纷加入到抗战救国的行列,许多民众被她唤醒。
图 进步妇女们
陈康容曾为抗战写出过大量的诗篇,可是现在都已无法找寻,这确实令人遗憾,但洪卜仁老先生手抄过一份她的长诗《家乡沦亡曲》,里面有几句是这样写道: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了自由,为了不再饥饿,为了解脱奴隶的锁链,为了重建我们新的家园,我们不再等待黎明。放一把火,在三更夜半,炫耀着每个角落、每个方向,咆哮着,怒吼着反攻!”
1938年,党组织派陈康容到她的家乡,永定金丰大山一带工作,来到家乡岐岭后,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她则以一名小学老师来掩护身份,并且化名为陈蓉。
陈康容以岐岭小学为阵地,开展各项支持抗战的活动,建立了抗战后援会,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时间等,号召当地群众团结抗战,宣传共产党的进步思想,鼓舞大家坚定抗战胜利的信心,发动群众为抗战出钱出力。
不管在什么地方,陈康容无时无刻不在为抗战做着贡献,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岐岭期间,陈康容组织、编排了大量的抗战戏剧,生动形象地为民众刻画了团结抗战的意义,其代表作有《打倒卖国贼》《抓汉奸》《放下你的鞭子》《大刀曲》等,为民众演唱《九一八》《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很快,抗日救亡运动便在此地轰轰烈烈的展开。
图 街头表演的抗战戏剧
1939年初,陈康容与中共闽西宣传负责人黄会斋结婚,同年秋天,她被调往闽西特委机关工作,后又随组织一起迁到广东梅县一带。
1940年,闽西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迫害中共抗日救亡人员,此时,国共关系迅速恶化,党内的部分同志被迫转移。
这时,陈康容的丈夫黄会斋被组织调往闽南工作,她则重新回到家乡岐岭,负责党支部的主要工作,回到这里,陈康容便秘密组建一支游击队,准备以武装来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保护抗战统一战线不受迫害,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个时期,是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国民党顽固派不去积极抗战,反而到处搜捕、迫害共产党和革命人士,这种行为令国人寒心,所不齿。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么简单的道理,国民政府却置之不理,在这个事情上就能看到蒋介石狭隘的一面,与之相反的,可以看到共产党的气度,时刻以大局为重,为中国独立解放而奋斗。
图 蒋介石
就在这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危险已经降临到陈康容的身上,而她还在为革命事业,孜孜不倦地工作着,直至她被捕的那一刻。
1940年8月19日,国民党顽固派以“通共”的罪名,对十多名进步人士实施抓捕,之前,组织上已经传给她消息:“国民党已经破坏两党之合作,正在大肆抓捕我党同志,望你立刻上山。”
陈康容却没舍得学校里的孩子们,更没有放弃手中的革命工作,她冒着极度危险的处境,连夜赶制急需的宣传材料,对学校的教学和抗战工作详细地做出安排,在这个时候,她丝毫没为自己着想,一心扑在她所热爱的革命事业上。
正当陈康容觉得把一切都安排妥当,收拾行李启程时,国民党特务们入门而进,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镇定地把两张准备向上级,汇报的纸条送到嘴里嚼烂,同时,从容不迫的将挂在窗前的衣服取下,向自己的同志发出危险信号。
图 国民党特务图
陈康容看着仅六个月大的孩子,她在孩子的头上深深地亲了一口,然后,将孩子托付给婆婆与嫂嫂,自己却跟着敌人大步走出家门。
此去,陈康容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为革命事业,为党组织不会受到更大的破坏,她决心不让国民党顽固派,得到一点有用的情报。
8月20日,乌云密布,一场瓢泼大雨降临,为了不让游击队劫走陈康容,国民党顽固派冒着大雨,押解陈康容到20公里外的抚市镇,临行之前,敌人强迫她挑着担子,可陈康容则强硬回绝,坚决不走路更不会挑着东西。
图 女革命者被捕画
无奈之下,敌人只能用强,连拉带拽地把陈康容,押解到抚市镇的国民党顽固派的团部里,敌人营长张耀轩首先审讯,让她说出共产党的名单,陈康容坚决不予回应,一个字都不回答。
来到这里,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严峻的考验刚刚开始,敌人知道不让陈康容受点皮肉之苦,她是不会交代的,敌人用皮鞭抽打在陈康容的身上,她几次昏厥过去,敌人又用凉水将她泼醒,如此反复,陈康容都不为其所屈,只字未提。
国民党顽固派对陈康容软硬兼施,国民党顽固派的团长,满脸带着阴笑地走进牢房,把一沓子钱财塞给陈康容,陈康容怒不可遏,狠狠的将钱摔在地上,义正言辞的告诉敌团长:“共产党员是不稀罕你的臭钱的!”
图 陈康容旧照
一计不成再换一计,营长张耀轩与陈康容是旧时同学,他“宴请”陈康容,席间,张耀轩提出,让陈康容交出共产党名单,并且还告诉陈康容,以前自己就非常喜欢她,借此机会,希望陈康容会嫁给自己。
张耀轩恬不知耻地对陈康容讲:“我现在虽然是营长,但是将来我会是团长、师长甚至军长、司令,我以前就很喜欢你。”
陈康容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气愤,怒斥张耀轩:“枪毙我可以,但要我依从你,这是万万办不到的!”
团长太太打扮的花枝招展,她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陈康容:“张耀轩是团长最得意的营长,现在他已经升为副团长了,你若从了他,今后可就脱离苦海,收获幸福了,女人要学的聪明点,嫁个有钱有势的男人,才能享受荣华富贵啊。”
图 国民党的太太
陈康容对这些深恶痛绝,在她的嘴里,只回答了“可耻”二字,接着就是一通酷刑,一次又一次的昏厥,敌人始终没能如愿,陈康容只有一句话:“人在你们手上,要杀要剐随便,要我和你们狼狈为奸,那是不可能的!”
此后,敌人已是黔驴技穷,敌团长把一张纸交给陈康容,恶狠狠的扔下一句话:“限你三天时间,写好自白书,我就放你出去与家人团聚,不然的话就剥了你的皮!”
三天的时间,对比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可是,这三天对陈康容来说却是漫长的,她会想起太多的往事,想起自己所爱的丈夫,和即将失去母亲的孩子,想起一起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同志们,想起远在海外的亲人,她明白团聚、自由已不能实现。
三天过后,敌团长满心欢喜,找到陈康容要自白书,可是,敌人太小瞧一名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陈康容抱着必死的决心,将写好的诗词交给敌团长,上面写道:
青春价无比,
团聚何须提;
为了伸正义,
岂惧剥重皮。
图 陈康容的诗句
敌团长看完后,气得浑身发抖,下令把陈康容拉出去,脱下她衣裤吊打三天,受到极大侮辱的陈康容,自始至终,都没有向敌人屈服求饶。
9月17日,刽子手押解着陈康容到抚市镇的一个山包上,临刑前的一路上,陈康容高唱着《国际歌》,当敌人把她推进土坑活埋时,她还拼尽全力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汉奸卖国贼!......”
年仅25岁的陈康容英勇就义,知道她壮烈牺牲的乡亲们悲痛万分,泣不成声,丈夫黄会斋得知后,为纪念妻子改名为黄康。
图 英勇就义前的女革命人图画
1944年11月,为了纪念陈康容,中共永定县党委决定,在金丰大山一带,陈康容生前所工作的游击队,被命名为“康容支队”,这支游击队历经战火洗礼,逐渐壮大,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
为了抗战大局,为了民族独立,陈康容付出花样年华的生命,她是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也是在抗战中牺牲,千千万万的英烈代表之一。
今天,中国已经跨进新时代,祖国和已经独立、富强、民主,国际地位飞跃提升,外辱与落后已成为历史,中华民族已经在世界东方屺立,后辈会永远铭记先烈,缅怀先烈,中华民族也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光辉历程。
图 富强祖国之70年大庆阅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