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揭露特殊年代残酷!陈凯歌执导、朱一龙张子枫助阵,剧情太真实

0
分享至

国庆第一部。

当日上映,毫无悬念地拿到单日票房冠军。

时隔一年回归,你最关心的肯定是,还能拍出点什么新意来?

Sir看完了片。

可以肯定地说,精彩程度超过了上一部——

志愿军:存亡之战

上一部《志愿军》只是开端,主线人物的故事还没有完全展开,更多的是做背景介绍——

我们为什么要打。

这一部《志愿军:存亡之战》(以下简称《存亡之战》)已经不需要过多解释了,就是打,用实战场面告诉你——

我们为什么能赢。

01

如果要说观感上有什么不同。

上一部是全景式。

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际,从外交博弈到战场对抗,沙盘视角观察历史。

第二部呢,变了。

更聚焦,更紧凑,更微观。

故事视角直接聚焦一家三口,父亲李默尹(辛柏青 饰),哥哥李想朱一龙 饰),妹妹李晓(张子枫 饰)。

一开场就把所有人都能体会的情感给到——

分别。

因为国内战争失散多年的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没过几天日子,就因为一场新的战争,再度分别。

李默尹作为军委的参谋报名去了朝鲜前线。

哥哥李想,此时是63军188师的一名营教导员,也接到命令归队,开赴朝鲜。

只剩下妹妹李晓,追着父兄的军车哭泣。

这个被战争打碎的状态,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

随着妹妹李晓也申请上了前线。

这一家三口在朝鲜终于团圆,但也可能面临更残酷的生离死别……

剧情也更紧凑。

讲了三场战斗,但最重头的戏,都集中在——

第五次战役里的“铁原阻击战”

为什么?

片名就是答案,这是一场事关抗美援朝成败的“存亡之战”。

如果你还不了解,Sir先简单科普一下。

这场战役的背景是,敌军在与志愿军的反复交手中,找到了我军的弱点:补给。

没有制空权,补给线一旦过长,敌军通过空袭切断补给线。

如果此时再趁势打反击,就很容易造成我军的巨大损失。

而铁原阻击战,就是敌军趁志愿军急需撤退休整,进行补给时突然发起袭击,我军被迫进行的一场战斗。

铁原市,是朝鲜半岛中部的交通枢纽,我军的大量物资和伤员在此周转,一旦陷入敌手,不仅会造成重大损失,更可能引起战线的全面崩溃。

于是,处于铁原前线的63军,接到志司命令,面对两倍的敌军,要死守铁原。

李想,正是63军的一名营教导员;李默尹,此时也正好在63军189师的前线。

因此,铁原在电影里,既是志愿军的存亡之战,也可能是李家父子的生死诀别。

当然,作为战争片,肯定少不了战场细节。

这么说吧,这一次的战场相比于上一部的松骨峰,更进一步。

比如,土木作业。

上一部朱亚文饰演的军工专家吴本正,这一次也来到了前线进行武器情报的收集。

正好赶上了铁原。

在前线阵地,他利用自己的土木工程知识,教战士们构筑工事:

为了抵挡敌军的坦克,要怎样设计战壕,宽度,间隔,土层的松软搭配,怎样利用弹坑做掩护,怎样有效使用反坦克装备……

Sir很少看到战争片能把细节讲得这么清楚。

这种微观的视角贯穿全片。

尤其是,五次战役末期本就缺乏补给的63军,要面临敌军重装部队,在缺少弹药的情形下,如何用血肉一步步阻挡敌军。

整个电影的大部分时间,就是李想率领63军的战士,在和敌军反复争夺铁原前线的三道防线,一次次击毁坦克,挫败敌军进攻。

为了把战争场面做“实”。

电影下的工夫不止于此。

很多人看预告片里,在189师指挥部挂职的李默尹拿起枪在跟敌人战斗,他身旁的189师长也拿着枪,就觉得假。

毕竟师长还需要亲自拿枪去一线作战?

这恰恰是真的。

189师针对敌军作战比较教条的特点,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术:全师以营连排为单位,分散化作了两百多个战斗小组,像钉子一样扎在阵地上。

分散敌人的目标,尽一切可能,减缓对方进军速度。

哪怕这样的代价可能是……全员牺牲。

战斗最危急的时刻,师长蔡长元亲自带着身边的警卫员和指挥部的通讯员、文化教员等非作战人员,拿枪上阵杀敌。

时间就是生命。

生命,这时却是用来取时间。

宏大的叙述,放在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时。

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在这一刻有了血肉。

02

就像导演在采访中,说到了第二部的核心——

陈凯歌,一直擅长用道具作为任务命运的线索。

在《志愿军》里。

你肯定已经留意到了,钥匙

李晓去联合国当翻译的时候,拿出了一把钥匙。

然后挂了起来。

原因在第二部揭晓:

李默尹离家前,交代李晓收好家里的钥匙,等他们回来。

对于李晓来说,钥匙,就是家。

无论走到哪里,那都是她心系的位置。

再举个例子,

一家三口在北京分别之前,因为自小离散还没见过几面的兄妹俩,很快就要面临分别。

而且枪炮无眼,一分开很有可能是再也不见。

于是妹妹在哥哥的军用水壶上插了一朵小花.

既是关心,也是念想。

而哥哥,则把这朵花夹在了笔记本里,做成了干花。

在铁原前线一防失守最危急的关头,这朵花再度出现。

这朵花离乡离土,却不曾凋零。

淡淡的花香,战士们嗅一嗅——

哦,原来是希望的味道。

《存亡之战》里使用了好几处这种意象和诗意的表达,一眼就能看出是导演的手笔。

有一幕戏Sir最感动。

孙醒(陈飞宇 饰)在松骨峰战斗后遭受了剧烈创伤失忆,在李晓和杨三弟(张宥浩 饰)的帮助下恢复记忆。

使用的方式,是所有人课本里都学过,作家魏巍那篇闻名全国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对,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第一部里发生在第二次战役里的松骨峰战斗,电影中孙醒的设定,就是幸存者之一。

而到了《存亡之战》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五次战役。

当汽车驶过松骨峰的山头,当初血肉模糊的战场,如今已经荒草丛生。

战友死前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但眼前就只是行军路边的一个无名山包。

事殊时异,这种情绪拉扯极为浓烈。

更别说恢复了记忆的孙醒,来到教导员李想身边,大声喊出自己的部队番号,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

瞬间获得了全场所有志愿军战士的注目。

从松骨峰到铁原。

不仅是战局的扭转,战线的推进,更是志愿军悍不畏死,英勇牺牲精神的传承。

这种心路的铺陈,导演在铁原战场,为第一部里好几个角色的转变收尾,完成救赎——

杨三弟打不开那门巴祖卡,终于打开了。

杨传玉(李卓阳 饰)错过了松骨峰上最后的战斗,一直看不起自己,在这一部也在结尾证明了自己。

还有军工专家吴本正,亲临一线才明白了战事之艰,也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他从前线听到了一个词:

抵近投弹

指的是,战士为了能让手上的武器最大发挥效力,比如无后坐力炮,比如掷弹筒,他们会选择最靠近敌人的地方去使用。

这在吴本正看来是瞎胡闹。

先不用说靠近会更容易被打中,有些战士甚至都进入了自己武器的杀伤半径里,即使命中自己也会非死即伤。

可是战士一句话堵住了他的嘴:

武器弹药奇缺,战士缺乏实弹训练。

这让吴本正在战场上背负着极大的压力。

但现场的战士们没有一个人怪他,反而只希望吃一点部队招待专家们配的红色山果子。

对,你看到的这群人的样子,就是这么可爱。

03

主旋律题材不好拍。

因为观众觉得,你说的我都懂了,猜到了。

那么对于任何一部希望拍得吸引人的主旋律来说,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打破

打破刻板印象,打破固有套路。

那么《存亡之战》特殊在哪里?

它做到了出乎意料和历史还原的结合。

那些你不敢相信的,都有史实依托——

拿起枪亲自在战场上冲锋的高级指战员。

抵近射击,为了击毁敌军坦克,伤亡达到三分之二的悍不畏死的反坦克班组。

为了迟滞敌人的进军速度,为友军转移争取时间,在水库作战哪怕伤亡殆尽的突击小队。

根据抗美援朝战史的研究,片中大部分的情节设计,其实都有着真实的案例原型。

为此电影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真实感。

长达三个月,二十万平米的布景,成百上千人参与真实构筑工事,上万米的战壕,连起来十几公里种类多达十四种以上的坑道。

而战斗戏的拍摄,导演团队不仅自行设计坦克,而且为了达成现实中步坦炮协同的效果,动用了超过两千人同时参演。

哪怕只是看幕后纪录片。

也能看出这战场塑造的真实体验,从烈度和数量上,也绝对是国片顶级水准。

但除了真实之外,更重要的,是情感。

铁原战斗发生的时间是1951年5月底到6月初。

有一场戏。

夜袭敌军坦克之前正好是芒种,几名志愿军士兵在坑道里聊起了时令。

河南籍的士兵说老家到了种大豆的时候,江西籍的战士则说他老家种芝麻……但说着说着,所有士兵都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家。

在有今天没明天的阻击战前线,再铁血的人,都难免泛起涟漪。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两军对峙的时候。

李晓,利用广播在阵前对着敌军宣传,唱起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曲》。

这首创作于1939年的曲子,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广为流传的民乐之一,歌词讲述了山西人张老三和东北人王老七因为国破家亡,决定一同上太行山打鬼子,相约共同打回老家的故事。

天南海北,山川相隔的陌生人,因为共同的敌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生活经历,走到一起,成为同志,哪怕挨冻受饿,流血牺牲,也要打败敌人,在所不惜。

这种故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发生了太多次。

也正是千锤百炼,让五湖四海的国人凝结成了一个整体——中华民族。

当歌声响起,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这不仅是种高粱玉米小麦芝麻的故乡记忆,更是保家卫国守护乡土的战斗决心。

《志愿军》试图告诉大家的是——

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的流血牺牲,就是无上光荣。

是血肉之躯,真刀真枪,站着赢的。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要拍志愿军?

导演的回答是,不能忘

不能因为时间冲刷。

不能因为和平已经成为常态。

忘记了历史中,为后辈牺牲奉献,与每个人的岁月静好遥相呼应的人。

所以这才是国庆档中,必不可少的一部片。

正因为有我们的记忆。

他们的生命才长青。

他们的鲜血才会一直赤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刚!中美经贸,大消息

刚刚!中美经贸,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20:49:56
多国宣布:出动战机!

多国宣布:出动战机!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4 10:15:04
刚设保护区,黄岩岛就爆发冲突,大批军机拦截,董军接到美方电话

刚设保护区,黄岩岛就爆发冲突,大批军机拦截,董军接到美方电话

漫步独行侠
2025-09-13 23:35:05
深夜炸锅!罗永浩彻底怒了!

深夜炸锅!罗永浩彻底怒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0:11:46
俄将在华发行债券?100多年前的沙俄,曾经在东北发行过纸质卢布

俄将在华发行债券?100多年前的沙俄,曾经在东北发行过纸质卢布

小莜读史
2025-09-14 14:44:36
以色列与西班牙爆发激烈外交冲突

以色列与西班牙爆发激烈外交冲突

参考消息
2025-09-14 11:56:11
大一新生全红婵开学!刚到暨南大学报到,恶心的一幕就出现了!

大一新生全红婵开学!刚到暨南大学报到,恶心的一幕就出现了!

卷史
2025-09-14 22:43:37
0-3!夏窗豪购又如何?英超7.2亿豪门德比完败 4轮4分仅赢升班马

0-3!夏窗豪购又如何?英超7.2亿豪门德比完败 4轮4分仅赢升班马

狍子歪解体坛
2025-09-15 01:28:42
省长讲第一课,广东全省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集中培训

省长讲第一课,广东全省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集中培训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4 13:32:41
改变命运的牛股来了,你要看得见,拿得住

改变命运的牛股来了,你要看得见,拿得住

鹏程蛇口
2025-09-14 17:36:48
随着曼城3-0曼联,利物浦1-0绝杀,英超积分榜更新:第2至第4同分

随着曼城3-0曼联,利物浦1-0绝杀,英超积分榜更新:第2至第4同分

侃球熊弟
2025-09-15 01:27:50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父母拒绝道歉发图疑似挑衅,品牌火速终止合作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父母拒绝道歉发图疑似挑衅,品牌火速终止合作

萌神木木
2025-09-12 19:23:10
山东一中学学生在食堂站着用餐遭质疑,校方回应:一直没座位,都是站着吃

山东一中学学生在食堂站着用餐遭质疑,校方回应:一直没座位,都是站着吃

新晚报
2025-09-13 16:35:47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现代快报
2025-09-14 15:13:20
突发!今天上午9时许,台媒惊呼:解放军大举出动,四面包围台岛

突发!今天上午9时许,台媒惊呼:解放军大举出动,四面包围台岛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4 16:43:44
外网传疯了!特朗普有着惊人的下巴,摄影师如此抓拍被网友质疑…

外网传疯了!特朗普有着惊人的下巴,摄影师如此抓拍被网友质疑…

明月杂谈
2025-09-14 09:50:19
中东盟友向美寻求“不被以色列袭击保证”

中东盟友向美寻求“不被以色列袭击保证”

参考消息
2025-09-14 19:52:05
国行还不如港版香?iPhone 17 砍掉的 6 大功能,个个都很关键

国行还不如港版香?iPhone 17 砍掉的 6 大功能,个个都很关键

黑猫科技迷
2025-09-14 21:16:52
华为新机突然定档:11月份,重磅发布!

华为新机突然定档:11月份,重磅发布!

科技堡垒
2025-09-14 11:37:38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掌门1对1
2025-09-12 12:38:33
2025-09-15 03:28:49
毒舌电影 incentive-icons
毒舌电影
曾经,爱电影的人都关注了我
6636文章数 9105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旅游
教育
亲子

数码要闻

上市十天:Intel锐炫Pro B50火速登顶畅销榜首!16GB大显存2999元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重磅:关于新修订职教高考考试大纲和专业技能考试标准的通知!

亲子要闻

人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