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宋振中,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还不到9岁,他有一个更让人熟知的名字——“小萝卜头”。
今天(9月30日)是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生平展示厅在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揭幕。
展示厅以宋振中烈士生平时间线为主线,通过10个革命斗争故事,再现了他从少年时期积极参与革命,到狱中坚持斗争,直至短暂而光辉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宋振中,小名“森森”,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宋绮云和母亲徐林侠都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
1941年,当时只有8个月大的宋振中随母亲一同被关押。他在监狱里长大,他吃的是霉米烂菜,住的是潮湿阴暗的牢房。
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小小的他瘦得皮包骨头,大大的脑袋显得格外突出,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小萝卜头”。尽管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小萝卜头”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双眼睛给见过他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为年纪尚幼,敌人对“小萝卜头”的看管并不十分严密,他便利用这个机会在牢房间传递秘密情报。有时是纸条,有时是报纸,他知道必须把这些消息藏好,绝不泄露半点信息给敌人。
“小萝卜头”最珍惜的东西是一支半截红蓝铅笔头,这是他在狱中唯一的学习工具。他曾说:“我一定要学习,好好学习!”通过这支铅笔,他学会了写字、画画,每笔每画都承载着他对知识与自由的渴望。他还用这支铅笔写下了唯一一封家书,上面仅写着四个字:“姐姐,哥哥!”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半截铅笔还紧紧握在他的手中。
“我真想像那只小鸟一样会飞,那样我就自由了。”这是“小萝卜头”曾表达的愿望,但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1949年9月6日夜,“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一起被残忍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4天。
在这个不能忘却的日子里,近200名虹口师生代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塑像前,深切缅怀共和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宋振中。
全体脱帽、肃立,向宋振中烈士塑像默哀。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孙磊和学生代表为“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塑像敬献花篮。少先队员代表为宋振中烈士像敬献红领巾。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与建设,“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生平展示厅也在今天与大家见面。
小小交通员、半截铅笔、监狱学校、糖的味道、一碗清汤面……展示厅里10个故事,生动再现了“小萝卜头”的不平凡童年与他对自由的渴望。
据介绍,展示厅进一步丰富了虹口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更为区域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直观、沉浸式的学习实践平台。
来自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小红星”讲解员陈悦龄说,“讲解小萝卜头生平故事,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我深入学习了宋振中烈士的英勇事迹,作为志愿者为大家讲述红色故事,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活动中,中共四大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和左联纪念馆的专业讲解员与“小红星”讲解员“大手牵小手”,结对成为小讲解员的辅导员。
文字:白羽
图片虹口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袁曼舒
校对:曹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