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54年的温瑞安也已经过了70岁了。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这句话放在今天显然不合适。所以温瑞安依然还年轻着,但是这么年轻的温瑞安已经封笔20来年了。那他为什么不写武侠小说了?
众所周知,温瑞安成名极早,他16岁就开始开始发表“四大名捕”系列小说。1954年温瑞安出生的时候,刚过而立之年的梁羽生正在进行第一部武侠小说的创作,即《龙虎斗京华》。第二年金庸开始创作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等到温瑞安于1970年开始写《四大名捕》的时候,金庸已经决定急流勇退,正在打磨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而梁羽生拖拖拉拉一直写到83年才搁笔。
梁羽生和金庸同龄,温瑞安比他们两人小足足30岁,他和金庸的创作时间几乎没有重合线,但是和梁羽生的时间交差却有十几年,而且两人写作的时间跨度差不多都是30年的样子。老话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写作时间这么久,带来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小说质量越来越差,文笔构思不知所云,而且还一直水字数,挖坑不填。
温瑞安的创作高峰贯穿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进入2000年之后基本上就偃旗息鼓了。强行写出来的几部四大名捕短篇简直不知所谓,书名更是莫名其妙,比如《走井法子》,《阿拉丙神灯》,《好静的香》以及《好香的静》,你看看,这是正常人能取出的书名吗?
但是温瑞安并没有销声匿迹,他一会儿参与影视剧创作,一会儿起诉别人抄袭,时不时就冒出个新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温瑞安50岁不到的时候就基本不写了?是不想写了还是写不动了?
梁羽生在散文里面曾说到写武侠小说是需要丰富的幻想力的,所以过了五十岁,已是不适宜于写武侠小说的年龄了。我想很多文人都是同样的状况。比如郭沫若?余秋雨?贾平凹?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武侠小说因为时代变化而没落了。武侠,首先要讲侠,指的是侠肝义胆,见义勇为,除暴安良,出危扶困,舍己助人的侠义精神。太史公《史记》里专门有一篇《游侠列传》赞扬侠士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等高贵品德。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被韩非子认定“侠以武犯禁”的一群人,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
但是时移世易,当还手都会被认定为互殴的年代,你若还想见义勇为抱打不平,那还不分分钟判你个寻衅滋事?更别提马路上扶起个摔倒的老人家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