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前不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增至59项。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千米,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
15处遗产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 并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700多年来,这条北京城的“脊梁”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也见 证了大国首都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申遗12年,“北京经验”终于亮相世界舞台,交出一份文化遗产保护的动人答卷。
中轴线上的墨宝
自然博物馆
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东侧的国家自然博物馆,1958年现址主体建筑落成,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馆名,2023年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郭沫若题写的馆名沿用至今。
永定门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2005年重建竣工,成为眺望中轴线南段景观的视点。永定门石匾,为20世纪初期所镌,替换了满文和汉文题写的门匾,现由首都博物馆收藏。
正阳门
正阳门坐落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由南北纵列的箭楼与城楼构成。1915年,朱启钤主持修改前三门城垣,增添了小篆书体的“正阳门”横匾。在箭楼和城楼的墙面上,还分别镶嵌有正阳门文保标识,由书法家李鑫华题写。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于天安门广场中部,于1958年落成,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文由毛泽东亲笔题写,背面碑文由毛泽东撰文、周恩来题写。
太庙与劳动人民文化宫
位于故宫东南的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1950年,政务院决定将太庙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由毛泽东题写的宫名匾额沿用至今。
社稷坛与中山公园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的社稷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1928年更名为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南门的匾额由郭沫若题写。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其校址原为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府。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成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
故宫博物院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故宫博物院现存牌、匾、联、额数量众多,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和书法艺术作品。
中轴线上的树宝
故宫:古楸树
故宫中古树成群,位于紫禁城各处,栉风沐雨,承载诸多历史记忆。其中,有3株古楸树,是可观赏的开花古树,分别分布在御花园和慈宁花园内。古楸树每至花期,繁花怒放,粉紫色的花瓣如云似雾,衬以树旁的红墙与琉璃瓦,美不胜收。
中山公园:槐柏合抱
与故宫仅一墙之隔的中山公园内有612株古树。园内“槐柏合抱”十分惹人注目,这株独具特色的古树由侧柏和国槐合二为一形成。其中,柏树已经生长了500多年,而槐树则扎根于古柏树干的裂缝中,也生活了200多年。槐树巍然挺立、柏树苍劲峭拔,两树和谐生长,共同繁茂。
景山公园:古柏
景山公园是中轴线上能登高饱览京城的去处,目前共有1025株古树。后山有几株颇有故事的古柏,其一是因清代皇帝宠物猫而得名的虬龙柏,树形笔直粗壮;还有两株二将军古柏,犹如一对挺拔的士兵守护在观德殿前。
纪晓岚故居:古紫藤、古海棠
珠市口西大街上的纪晓岚故居里,有1株古紫藤与1株古海棠,树龄都有310多年。古紫藤位于故居入口处,虽是古树,但仍枝蔓盘绕,每年四五月,紫藤花绚丽绽放,犹如垂下来的一幅紫色的花帘,留下阵阵香风。古海棠位于故居后院,树形优美,盛开时花姿潇洒,芳香动人。
宋庆龄故居:西府海棠
北京名人故居种海棠的不少,最有名的要数宋庆龄故居内被评为“北京最美十大树王”之一的西府海棠了。据说这两株海棠是当年醇亲王手植。宋庆龄在这里生活期间,十分喜爱海棠,她经常在树下散步,邀友人赏花,还制作过海棠果酱。
中轴线上的狮宝
故宫太和门前铜狮
在故宫太和门前的台阶两侧,镇守着一对高大的铜狮,铸造年代为“明至清初”,雄狮在东、雌狮在西,下承汉白玉须弥座为乾隆二十九年(1764)添置。这对铜狮装饰纹样烦琐细微,是故宫铜狮中体量最大的一对。
故宫铜鎏金狮
中轴线上的6对“金狮”造像均藏于故宫博物院内,在乾清门、养心门、长春宫、宁寿门、养性门、存性门前各立有一对铜鎏金古狮,是中轴线古狮造像中的华丽代表。
正阳门箭楼南侧石狮
在正阳门箭楼门洞南侧两旁,镇守着一对威武的石狮,雄狮在东、雌狮在西,加上底部的须弥座,这对石狮高2.85米,是北京中轴线已知现存最南端的古狮,也被称为“京城第一守门古狮”。
天安门前石狮
天安门前现有两对守门石狮,分别立于金水桥南北,石狮大小一样,石质一样,形态一样,是天安门的重要装饰物,北方地区雕刻石狮多以此为范本。
寿皇殿城砖门外“笑狮”
景山公园北部的寿皇殿建筑群,重建于清乾隆年间。在寿皇殿宫墙的城砖门外,矗立着一对“笑面狮”,和大多数神情严厉、气派雄壮的守门狮不同,这对石狮好像在对游人咧嘴大笑,栩栩如生。
本文摘自《青年文摘(彩版)》2024年第17期
更多精彩,请扫码订阅
《青年文摘(彩版)》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