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写《金文编》的想法形成,到最终出版,花费了整整九年的时间。1922年,容庚携带《金文编》稿本北上求学,深得罗振玉等民国学人的赏识,经过推荐被免试破格录取为北大国学门第二期的研究生,叩开了对古文字系统学习研究的大门。为了进一步完善《金文编》,提升学术水平,容庚开始了文物收藏之旅。而在其中,容庚又有着哪些难忘的经历呢?《广博书记讲文物》第二集:收藏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视频将为大家揭晓答案。
1
容庚的第一件收藏
容庚购藏的第一件青铜器是1928年4月28日在尊古斋以50元价格购得的昜儿鼎。对于这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天,容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余向不入古玩铺之门,以囊中羞涩,爱而不能得,徒系人思也。”“昜儿鼎,《西清古鉴》著录,余第一次购古器,乃廉价得此,殊自幸也。”。
2
容庚最喜爱的藏品
青铜器收藏中他最得意的一件藏品——春秋晋国错金铭文栾书缶,容庚三次拜访当时器物的主人倪玉书,讨价还价,才最终购得。并于1956年捐赠广州博物馆,后调拨中国国家博物馆。器物采用“金银错”工艺制作,缶盖与腹表均有铭文。
广州博物馆旧藏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撰稿/姚亮 脚本撰写/林晖 视频制作/姚亮
美编/肖颖琳 校对/邓颖瑜 审校/刘颖颖 审核/朱晓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