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6.8,口碑两极分化,徐峥的《逆行人生》上映7天,票房2.48亿,远远不及当年的《我不是药神》。
徐峥是有野心的,他选择这部片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显然想复制《我不是药神》的成功。
事与愿违。
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口碑两极分化严重,很多质疑的声音涌向徐峥。
“消费苦难”、“歌颂苦难”和“富人演穷人”,是主流的负面评价。
一部电影的好坏,专业人士会从各种角度分析,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其实好电影只是两个字“走心”。
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之所以票房那么高,正是因为打动了观众。
《逆行人生》,讲的是中产被裁后做外卖员的故事,其中夹杂着父母生病、房贷逾期、妻子全职和子女读昂贵的国际学校等各种元素,加上女儿患病的“老抠”和抢着做“单王”的大黑,于是有了“消费苦难”的评价。
电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戏剧冲突是内容之一。
冲突的度,很难把握,低了是流水账,高了则变成了“消费苦难”。
此时,《逆行人生》的影评和观后感正通过算法,出现在你的眼前。
纷繁杂乱的推送中,观众不知道,真相在哪里,只能雾里看花。
也许,你我他,此时此时和《逆行人生》一样,已经被困在算法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