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从青年到老年,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是他时刻提醒自己的警句名言。
图丨陈云
然而比邓公还小一岁的他却成为了中央政治局任职时间最长的常委。
不仅个人的履历十分出众,在培养下一代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就连儿子也受到他的影响投身于政界,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职位到了副国级。
这位新中国的常委究竟是谁?在他身上又发生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图丨陈云
投身革命
而他的真实身份就是陈云。
1905年,比邓公还小一岁的陈云出生了,然而命运却是如此的不公。在父亲去世后不久,陈云的母亲也离开了这个家庭,只留下了四岁的陈云孤零零地生活。
舅父廖文光见状,便将陈云接到自己家中生活。裁缝出身的舅父家里的生活条件还算过得去。为了让陈云成为国家的栋梁,夫妻俩节衣缩食供他上学。
图丨陈云
直到14那年,舅父家中出现了变故,再也无力支撑陈云的学业。懂得知恩图报的陈云便告别了这个养育自己十年的家庭,孤身一人来到上班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当时的上海正是进步之风汇聚之地,受到影响的陈云也逐渐转变为一名进步青年。在五卅运动号角声在上海吹响,陈云也义无反顾的加入其中,开始进行爱国运动。
在之后的时间里,陈云也多次参与了罢工运动。在同伴的介绍下,陈云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图丨陈云
多年的劳工经历也让陈云更清楚这些社会的底层人士最需要的东西,于是他主动要求深入劳工组织,并领导着他们进行各种运动。
由于工作进展的十分顺利,陈云也先后担任了各种职务,直到1931年,已经工作多年的陈云也当选为中央委员。
没过几年,在组织的安排下,陈云也前往革命根据地进行工作,之后更是与红军一同踏上了长征的道路,并先后担任了中央代表与纵队政委等职务。
图丨陈云
革命的道路充满凶险,一不留神就可能出现意外。一场关于党生死存亡的会议在遵义召开。
先前,在王明等人的指挥下,给红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了避免革命毁于一旦,指挥权必须要转移到毛主席的手中。
陈云也十分清楚,只有毛主席才能带领红军走向胜利,于是在会议上,陈云便坚定不移的站在毛主席身边,投下了自己坚实的一票。
图丨毛主席与陈云
遵义会议结束后,陈云还专门撰写了会议的提纲,供其他同事阅读。毛主席看到他的才能,于是便交给了陈云一个秘密任务:前往上海与莫斯科取得联系。
借助夜色的掩护,陈云秘密的离开了队伍,隐姓埋名,一路辗转多地,终于达到了上海。没过多久,陈云便动身前往莫斯科,并开始对外宣传红军长征的事迹。
一年后,陈云也从莫斯科回到国内,并开始在新疆地区担任中共代表,随后在组织的号召下,陈云也来到延安开始整风运动。
图丨陈云
在延安期间,陈云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工作理念也深受大家的认可,而陈云也一直将这九个字奉为圭臬,时刻警醒着自己。
在之后的时间里,陈云也一直不断的为革命做着自己的贡献,并在抗战胜利之后,陈云依旧当选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经济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百废待兴的局面,陈云担起了国家财政工作的重担,开始为国家发展经济。
图丨陈云
对于陈云来说,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虽然之前也从事过相关的工作,但也仅限于几城市之间,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着实让陈云捏了一把汗。
但身边又都是新人,陈云也只能顶起全部的重担。而陈云也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他的指挥下,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了迅猛的发展。
为了稳定当下的局势,陈云推出了多项经济政策来帮助新中国确立发展的方向,而这些政策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对之后的发展还做出了巨大的影响。
图丨陈云
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陈云便扭转了局面,曾经旧社会留下的“疑难杂症”也被陈云一一解决,新中国的物价也得到了稳定。
自此以后,陈云也被冠以“专家”的称号,每当经济建设遭遇重大难题之际,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询问陈云的看法,而陈云的真知灼见也让难题迎刃而解。
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让新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已经是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陈云就开始了对国内市场的调整。
图丨陈云
当中央宣布进行抗美援朝之际,也是陈云默默的在背后进行后勤调控,来确保志愿军能够得到补给。
正是在陈云的全局调控下,一辆辆满载着粮食与棉花的卡车才能顺利奔赴前线。
作为社会主义改造的操刀手,陈云也进行了不少的工作,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由陈云一手参与主持的,而五年计划成功完成的消息也让国内的民众积攒了不少信心。
图丨陈云
虽然取得的成绩十分喜人,但陈云并没有因此停下发展的脚步,为了提高社会的生产力,陈云更是深入到基层,与工人们探讨社会发展的方向。
“立足于人民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好发展。”在进行调研工作期间,陈云不止一次的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强调,只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国家才能更加繁荣。
在结合时代的发展后,陈云还提供了三个主题,三个补充的发展思想。在陈云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人也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去。
图丨陈云
陈云的眼光也极其毒辣,他一眼就看出当下发展的问题,但陈云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他也只能竭尽所能去降低社会的损失。
没过几年,新中国再次遭遇了危机,就在这紧要的关头,也是陈云扛起经济发展的大旗,在与邓小平同志等人的共同部署下,才重新让发展走向了正轨。
图丨毛主席与陈云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这个理念一直被陈云当做自己工作的导向。
从革命走到现在,陈云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历史的经验告诉他:只有粮食稳定了,国家才能安稳的发展。
为了避免新中国出现发展不均衡的局面,陈云还特意强调,要注意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注重科学与教育,才能为后续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丨陈云
直到十四大以后,陈云的身影也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线。虽然退居二线,但陈云依旧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坚定不移的支持党内的工作。
严厉家风
虽然在中央担任着重要的职务,但是陈云并没有过上十分享受的生活。即使生活条件远超过从前,陈云依旧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家中每日的伙食中,大部分都被青菜豆腐所占据,肉蛋之类的食物更是一整年都不会出现几次。对于这样的行为,许多人都表示不理解。
图丨陈云
逢年过节会有许多工作人员前来拜访。当看到陈云依旧过着如此朴素的生活,一旁的工作人员看不下去,忍不住提出要为陈云加两道菜,但却遭到了陈云的拒绝。
不仅如此,他还对工作人员说道:“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已经是在过节了”
看到别人浪费的情况,陈云也会忍不住提出批评。当陈云得知单位食堂浪费情况严重的生活,甚至还为此特意召开了一场群众大会。
图丨陈云
会议上,陈云对这样的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且要求大家做到:“吃饭要照镜子。”在陈云的倡导下,浪费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对自己如此严格,在教育孩子方面,陈云也十分严苛。对于自己的家人,陈云从来没有使用手中的权力开绿灯。
当女儿大学毕业之后,在国家的安排下,她来到了北京郊区的一所小学担任教师。为了早点回家陪伴在父母身边,陈伟华没有请假就从学校返回了家中。
图丨毛主席与陈云
当陈云得知这个情况后,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且马上要求女儿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女儿的回忆录中,她印象里父亲在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许动。”
为了让子女养成独自的意识,陈云再三叮嘱准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看他的文件、不准进出他的办公室。
图丨陈云
而这“三不准”也就成了另类的家风,被陈云的子女继承并延续了下来,就连他的小孙子,也能将这三不准倒背如流。
在陈云的影响下,他的儿子陈元也逐渐走上了政界。谨遵父亲的教诲,陈元在工作中也十分尽心尽力,最后还担任了政协副主席,职位达到了副国级。
参考资料:
杰出的中共领导人 陈云
陈云-百度百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
文章叙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