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刚过没几天,就收到了连续4家升学宴的邀请。
全部都是孩子考上大学的,而且每一家都要去,因为平时关系都挺好,而且都是品行很正,不爱占便宜的那种朋友。
所以,我们家孩子考大学也是要办的,毕竟出了那么多礼总要收回来。
为什么很多地方升学宴办得如火如荼,原因就在于此。
总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兴的升学宴,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就是他也办她也办,你不办你就吃亏了。
不过,这升学宴也办得是各有特色。
有的人家只是请个客吃个饭收个礼,有的人家还要搞一些隆重的仪式,在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张灯结彩。
知道的是办升学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结婚呢。
区区一个升学宴,真的有必要这么高调吗?
真心替自己高兴的,不仅仅是来吃这顿饭的,又有几个人?
只怕大张旗鼓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发现小丑竟然是自己,因为升学宴背后,也充满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一位安徽的小伙子考上了双一流985名校武汉大学,于是家人决定大宴宾客,跟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为了让升学宴的气氛达到最高点,小伙子准备穿上状元服隆重登场,再讲述一下高考的历程和心得,他的父母也准备了一大堆,关于如何指导孩子学习的实战经验。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自家的升学宴能办得耳目一新,一家人也能在这天成为焦点。
一来唯有如此才能表达兴奋激动之情,二来也借此机会在亲朋好友面前扬眉吐气一番。
于是升学宴那天小伙子戴上大红色的状元帽,身穿大红色的状元服,家人还准备了大红色底色写着金色大字的牌匾。
让服务员装作报喜人的样子,扛着书写“前程似锦”、“金榜题名”字样的牌匾,前呼后拥着小伙子进入早已高朋满座的大堂。
原本他们以为会迎来暴风雨一样的掌声,然后是大家一起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再虚心向家长请教,没想到现实犹如一盆冷水浇到他们透心凉。
无论是小伙子还是他的父母,整整20桌客人,根本没有人在意他们是怎么进场的,又是什么样的排场,更不关心他们说了什么。
大家心里眼里只有眼前的饭菜,只想着吃完抓紧去上班,甚至有些年龄大的阿姨,打包的塑料袋都撑开了。
这样的场景让家长和孩子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的人已经冷漠到这种地步了吗。
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人性,每一次升学宴都要掏一次钱,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一个月几场升学宴下去,还没捂热的工资就没了。
再说了,没有几个人真的愿意看到亲友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优秀,人们更愿意把祝福送给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真的想庆祝就请一桌家里的至亲,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伯姑姑舅舅姨妈之类的,只有血浓于水才会发自内心地希望你好。
作家马克·鲍尔莱恩曾经说过:“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这也是生活给小伙子上的人生第一课吧,那就是不要刻意展示自己99%的生活,凡事不要太张扬,务必要懂得闷声发大财。
真心为你高兴的只有那么几个人,除非有人有求于你,才会对你展开违心的吹捧,或者是你有恩于人,人家也会送上真挚的祝福。
大部分人还是很清醒的,办升学宴就是为了收回已经出去的礼钱,只有小部分人看不清,还想着轰轰烈烈众星捧月。
另外,如果平时自己没少出礼,自己家孩子考上学校举办升学宴无可厚非,如果平时人家有事都当缩头龟,也不要想着你家有事别人能来。
以免出现大宴宾客,结果亲戚邻居都不来,只有爷爷奶奶送来1000块钱的尴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