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每个月都能碰到耳膜穿孔的游客”,潜水乱象调查→

0
分享至

在日趋“内卷”的潜水行业中,服务质量的下限被不断拉低,“规则缺失,就全凭良心。”

全文5889字,阅读约需11分钟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编辑 杨海 校对 李立军

脚被掀翻,头被按下水面,那一瞬间,陈萌萌的大脑一片空白。她本能地挣扎,但很快因为恐惧变得四肢僵硬,随后身体开始“抖得像筛糠”,只能任由潜水教练将她带到海底,再把她的腿卡在珊瑚上,打开鱼食,拿出设备拍视频。

水压让她的耳朵感到不适,但她不知道怎么向教练表达。一直等待着拍完视频,体验结束,她才被拉回水面。

今年1月在三亚后海村的体验,让陈萌萌“这辈子再也不想潜水”。两个月后,三亚警方发布犯罪团伙以非法手段强迫游客潜水拍照的通告,海南的潜水套路被揭开冰山一角。不少像陈萌萌一样在潜水时被坑的游客,站出来讲述自己的经历。

而对于在海南潜水行业里工作了21年的杨帆来说,这样的事情他已经司空见惯——旺季用小伎俩快速“刷客”,淡季用二次消费高价返佣“抢客”。在日趋“内卷”的潜水行业中,服务质量的下限被不断拉低,“规则缺失,就全凭良心。”

▲陈萌萌在水下拍的照片 受访者供图

刷客:“每个月都能碰到耳膜穿孔的游客”

今年1月,三亚市后海村的沙滩边,到处都是潜水冲浪的招牌。正值寒假,这里的夜市和酒吧热闹非凡,陈萌萌早就听说了这个小渔村烟火气息浓厚,特意和家人来到这里“打卡”。

“要不要体验潜水?”村口的一家烧烤店里,摊主热情地和她打着招呼。“没有二次消费,”如果多花一块钱我就把烧烤店让给你们。”

500元全面镜潜1小时,附赠8个视频8张照片——陈萌萌觉得这个价格很划算,她2009年在三亚和父亲潜过水,当时花了400元,不会游泳的她成功下潜了。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一直盼望着再次体验潜水。

但潜水圈里的水,远比她想象的深。经过烧烤店老板推荐,陈萌萌来到一家潜店。店铺面积不大,30平方米左右,装修成海边小镇的清新风格,游客们进进出出。

陈萌萌在店里换上了潜水服,买了鱼食,和教练一起向海边走去。步行了大概5分钟就走到了灯塔码头。教练让陈萌萌坐在大号冲浪板上,由他拉着板子往海里游。

潜水者在水下遇到鱼群 受访者供图

陈萌萌心里开始打鼓,沙滩有点脏,有一些游客遗落的垃圾,向远处望去,没有一个人在这里下潜。15年前第一次潜水,她是坐着船出海的,这次她担心冲浪板随时可能被海浪掀翻。

后来她才知道,这属于岸潜,潜水员在岸边游下海,这样可以省去租用游艇的费用,但注定不会潜太深。

“我不会游泳,您一会能不能温柔点。”教练听后,只是看了看她,说了句“如果耳朵疼,就捏住鼻子鼓气”,没有教任何水下手势。

游了十几分钟,教练停下了。穿戴好配重、气瓶、全面镜,检查完设备,陈萌萌还在做心理建设,就感觉脚被人使劲抬起来,整个人失去平衡一头栽进水里。随后教练跳入水中,他没有把她的身体扶正,任凭她尖叫着,把她的头按下去。

在潜水教练杨帆看来,这种操作非常危险。他此前在一处大型景区里做潜水教练时,几乎每个月都能在公司里遇到因为过快下潜导致耳膜穿孔的游客。这些游客有些是因为身体素质问题,也有些是因为教练的“刷客”行为。

近些年的三亚,潜水已经成为一项热门的体验活动。每到寒暑假和国庆节旺季,大潜水公司一天能接待上千名“体验潜”游客,小公司也能碰到几十上百名游客。杨帆记得,公司宣传体验潜的游客要在水下待30分钟,但旺季来了,游客在外面排长队,主管会催着教练赶紧把客源“消化掉”。

“消化”的方式简单粗暴。“教练要想办法让游客自己提出赶紧出水。”杨帆说。

体验潜的游客,很少有潜水经验,他们大多第一次下潜,有的甚至不会游泳。教练会以很快的速度带游客下潜,这样游客耳朵由于耳压失衡出现疼痛,会提出想向上浮;还有教练会想办法让游客的半面镜进水,呛一口水,人就不愿意再潜了。

圈内把这种操作叫做“刷客”。杨帆见过最多的教练,一天能刷30多个客人。

“潜水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即使是体验潜也是如此,下水前的培训是保障安全的基础。”三亚市潜水行业协会权威人士说。

李宏带游客做平静水域训练,教他们如何在水下利用水肺呼吸 受访者供图

潜水分为体验潜水和潜水培训。后者较为专业,体验潜则是大多数潜水爱好者的入门选择,也是海南绝大多数潜店运营的项目。

2020年印发的《三亚市潜水旅游服务规范》中明确,体验潜水教练应对照着《潜水常用手势图形符号》教授潜水手势,必须让体验者牢记上升、下潜、OK、耳朵疼四种手势,了解空气耗尽、停止、身体冷等其他手势后,才能下水。

但为了“刷客”,这些下水前的基本培训常常被简化,或者干脆直接省略掉——潜水者只需要学会上升手势,告诉教练尽快结束潜水即可。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游客评论,在海南参加体验潜水前,教练随便讲几句,甚至有的完全没有做过安全教育。“教练不教你呼吸,直接拖你下水,想让你买全面镜。”一位游客留言道。

杨帆告诉记者,这些“刷客”的套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甚至成为了一些教练的“职业习惯”。在水下陈萌萌勉强摸索出了呼吸的方法,但摆拍完照片她匆忙被拉了上来,潜了短短十几分钟。她记得,浮出水面后,听到教练和另一个教练炫耀,“如果我不按她,她能这么快下去吗。”她不敢吱声,坐在冲浪板上因恐惧紧张,恶心得想吐。

乱象:“0底收客”与“二次消费”

在海南,到底有多少符合资质的潜水教练一直是个“谜”。潜水教练李宏遇到过当地水性好的渔民做教练,也遇到过毫无潜水教练资质的“教练员”。一位与潜店合作紧密的民宿老板告诉新京报记者,很多潜店都拿不出来正经的潜水教练证,“这些黑教练在三亚很常见。”

新京报记者以游客身份与三亚一家潜店沟通时,运营者拿着相当于进阶学员证的证书当教练证试图蒙骗记者。“拥有这种学员证的人不能独自下潜,如果自己玩潜水都需要教练员跟着,更别提带游客了。”杨帆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具有教练资质的潜水员活跃在市场上?新京报采访的多位从业者,都将其归结于行业的急速扩张。

游客在海底拍照 受访者供图

2003年杨帆刚入行的时候,三亚年接待潜水游客近百万人次,光是三亚西瑁洲岛就能接待20万人次,让这个小岛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潜水基地”。那时,游客戴好面镜背上气瓶下潜,做一次体验“水肺”潜水的费用就在三四百元以上,加上水下摄影更是800元起步。

据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的统计,我国自2006年开始,体验潜水服务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2010年体验潜水业务收入为4.5亿元。

据海南日报2015年报道,三亚12家潜水企业全年接待潜水游客约150万人次。庞大的游客量和可观的利润,吸引着大大小小的入局者。

在李宏看来,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并不高,装备、游艇都可以租,教练也因为季节性原因只需短期合作,节省人力成本。甚至有一些个人教练,只需要一块冲浪板、一套装备就能招揽“岸潜”生意。

参差不齐的入局者多起来后,竞争开始白热化。不合规的教练只是体现之一,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则是“价格战”。

“海南旅游的淡季与旺季区分明显,旺季俱乐部赚得盆满钵满但教练不够,淡季游客不够所以开始疯狂打价格战抢客。”杨帆记得,近十年间,一些俱乐部为了获取客源,已经开始“0底收客” 甚至“负底收客”了。这是旅游行业里的“黑话”:假如旅行团接待客人的成本是3000元,却以1000元卖给游客,中间的差价和利润要通过带客人去购物店二次消费来填补。

潜水也是如此。按杨帆的经验,一次体验潜项目,正常市场价400-600元,加上拍照价格在700-900元,如果俱乐部都按照这个价格售卖,客人不需要二次消费商家就能获取利润。但商家为了获客,把社交平台上的价格调得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大量的“0元潜水”。

这些低价俱乐部的利润会从游客的脚蹼、咬嘴、面镜,或者拍照服务上获得。咬嘴的市场价是30元,一些商家会提高到50元,还有一些商家会把咬嘴、脚蹼、全面镜、鱼食打包卖四五百元。

李宏在海南的水下拍摄珊瑚 受访者供图

为了获取更多游客,民宿、游艇的经营者都成了潜店的销售员,只要销售员推荐顾客购买了潜店的拍照服务、全面镜、脚蹼,就能从潜店那里获得返佣。水下拍照的返佣最多,甚至能达到60%。

因此,返佣成了潜店除去教练、器材之外的另一大成本。这时候游客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购买了二次消费项目。

新京报记者以游客身份询问潜店,大多数潜店宣称游客体验水肺深潜的水下时间可以在25至30分钟,可自愿选择是否租用全面镜。但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上评价,实际潜水时间不到20分钟,且被以各种理由推销全面镜。

“教练说不会陪我们在水里浪费二三十分钟,暗示让我们购买全面镜。”一位游客留下评论。另一位游客在听到“店里半面镜会漏水”后租用全面镜,后来查询发现潜水用半面镜足矣。

拥有200气瓶潜水经验的孟琳还记得在海南第一次潜水的经历:在她的头被教练按到水下3米的那一瞬间,耳朵像是炸开了一样,她忍不住疼痛,赶紧打着向上的手势。

“你只潜了5分钟就这么难受,根本不适合潜水。”教练给狼狈呼吸的孟琳做出快速认定。后来,在东南亚系统学习潜水后,她明白了,自己被粗暴对待大概率只是因为当时拒绝了600元的水下摄影服务。

类似的经历也发生在徐乐身上。2016年在海南,他也拒绝了200元的拍照服务,然后被按进了水里。“半面镜没给我戴好,我呛了几口水赶紧上岸了。”

陈萌萌还记得三亚后海村热情推销潜水项目的烧烤店老板。在离开潜店前,她记下了门口的牌匾,想在社交平台上写一条差评。结果当天检索时发现,这家店早已被标注“歇业关闭”。

“裸奔”:没有资质的机构和教练

事实上,国内对潜水业的规定并不少。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通过《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并在第一批项目公示中就将潜水纳入其中。这意味着,凡是经营潜水活动的企业,都要具备“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高危证”)。没有高危证属于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以及罚款。

海南的规定比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更加具体严格。2015年,海南制定《海南省潜水经营管理办法》,要求申请潜水经营必须取得“高危证”,商家必须配备20名以上的潜水技术指导人员和6名以上的救助人员,潜水人员与潜水技术指导人员的比例为1∶1。

“规定在那摆着,可是绝大多数人根本达不到。”2015年,为了赚得多一些,杨帆也开始开办潜水俱乐部,但那时候行业的合规门槛已经达到了“天花板”。

水下摄影已成为很多年轻人潜水的必备打卡项目 受访者供图

办理高危证的前提是拥有相应的经营场所,对潜店来说,就是室内的潜水场馆或者户外海域的使用权。在海南,户外海域使用权需要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来获得。

2021年,万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拍卖“网红岛”万宁加井岛近10公顷的旅游娱乐海域使用权,起拍价405万元。一家旅游开发公司以1.03亿元的价格拍下,用海期限为25年。

“除了大的旅游公司,没有小俱乐部或者个人能有这个资本来竞拍海域使用权。”杨帆说。

“海南有很多野潜店,他们都没有高危证,但因为价格便宜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一位旅行社产品经理告诉新京报记者,她所在的旅行社已在海南运营了将近30年。“这种野潜店带客人下水,如果客人出现在水下被珊瑚割伤等问题,潜店都不一定会负责的。”

相比野潜店来说,有高危证的潜店通常收费更高,在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相对有保障的服务。“正规潜店一般都明码标价,二次消费的情况少。”杨帆说。同时,正规潜店会给游客购买保险,潜水前的培训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受伤。

据三亚市潜水行业协会权威人士介绍,目前在三亚,只有12家潜水经营场所获批高危证。

“俱乐部如果想合法经营潜水,需要和这12家有高危证的潜水经营场所合作。潜水培训是按学员数量单次租用,但体验潜水一般按年租的,业内的价格都在每年百万元以上。”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所在的俱乐部,因为没有办下来高危证,后来也放弃了体验潜水这块业务。“成本太高了。”

新京报记者咨询三亚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上为12家获批高危证的潜水经营场所 图源:短信截图

为了节省这部分成本,大多数小潜店都会在没有海域使用权和高危证的野潜点做经营。

新京报记者以游客身份咨询一些小潜店,有的潜店以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上的高危险性体育运动假冒“高危证”,也有潜店明确表示“暂时没有高危证,如果有监管人员来查,口径一致就可。”

杨帆并不想“裸奔”,但没有高危证,做体验潜水和潜水培训都是违法违规的。“我们不想违法但又没办法。”在潜水圈里,这些没有高危证的俱乐部被称为“户外”俱乐部或“户外”教练。

杨帆和李宏都是如此。疫情时,李宏从东南亚的潜店回国做教练。“有人没有高危证但是也想好好带客,但也有人有另外一套思路——既然我怎么做都是违法,干脆就随便把游客带下水涮一涮就上来。”

怎么减少这些行业乱象呢?在三亚市潜水行业协会的权威人士看来,亟须解决中小型潜水企业从业身份合法性的问题。

“我建议政府划定一块公共海域,由政府管理,收取合理的海域管理费,让中小型潜水企业入驻,打造‘潜水产业园区’。这样既能统一管理,提升潜水品质,遏制价格乱象,又能解决潜水市场从业合法身份问题,还能推动潜水产业发展。” 上述权威人士说,“这样大家向上卷口碑服务而非向下卷价格。一方面监管了中小企业,一方面让市场活泛起来使得大企业更加有动力引领行业发展。”

即使是潜水行业协会的人也会常常感到无奈,看到一些商家粗暴对待游客,他们也会打12345举报,但这很难改变行业现状。一旦海南潜水出现负面事件,整个行业都会受到重创。

李宏带游客体验潜水 受访者供图

7月20日,“三亚发布”发文,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已联合省公安厅等部门,深入三亚等地开展潜水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为期半年,将重点整治潜水市场中存在的虚假宣传、未明码标价、强迫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无证照经营、无资质从事潜水活动以及诱导强迫游客水下拍照等非法交易行为。

暑假期间,海南的潜水也迎来了旺季,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赶来。杨帆清楚地知道,潜水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都在薄利多销。他希望,未来行业能够更好,游客不用出国,就能体验到最好的潜水。

(应受访者要求,陈萌萌、孟琳、徐乐、杨帆、李宏为化名)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桂系007
2025-11-05 23:52:21
农妇收玉米遇山体垮塌失联 当地搜救8天后停止 家属:在家中举办了告别仪式

农妇收玉米遇山体垮塌失联 当地搜救8天后停止 家属:在家中举办了告别仪式

极目新闻
2025-11-05 13:15:04
神舟二十号飞船推迟返回:地球轨道上对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的空间碎片估计超100万个,中国空间站曾多次主动实施空间碎片规避

神舟二十号飞船推迟返回:地球轨道上对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的空间碎片估计超100万个,中国空间站曾多次主动实施空间碎片规避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11:12
亚冠精英东亚区最新积分榜:中超三队包揽榜尾,海港垫底

亚冠精英东亚区最新积分榜:中超三队包揽榜尾,海港垫底

懂球帝
2025-11-05 22:29:16
第一次感受到维C“杀伤力”,2块钱解决这么多麻烦事,简直无敌了

第一次感受到维C“杀伤力”,2块钱解决这么多麻烦事,简直无敌了

Home范
2025-09-30 13:30:13
央媒评郑智化道歉,言辞犀利三连问直戳心窝,舆论风向已变!

央媒评郑智化道歉,言辞犀利三连问直戳心窝,舆论风向已变!

智凌纵横
2025-11-05 11:54:35
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决裂,或有其夫人杜致礼的原因!

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决裂,或有其夫人杜致礼的原因!

玖宇维
2025-10-23 22:35:44
突发!香港演员林尚武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5岁,生前患癌31年

突发!香港演员林尚武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5岁,生前患癌31年

开开森森
2025-11-05 11:27:09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若经常吃苹果,不出半年,或出现8个变化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若经常吃苹果,不出半年,或出现8个变化

涵豆说娱
2025-10-24 09:10:43
外国记者:美国拥有的核弹头可以摧毁世界1000次,中国不害怕吗?

外国记者:美国拥有的核弹头可以摧毁世界1000次,中国不害怕吗?

百态人间
2025-11-04 15:56:29
复出夺冠仅2天,央视对全红婵称呼变了,王伟莹揭全红婵真实处境

复出夺冠仅2天,央视对全红婵称呼变了,王伟莹揭全红婵真实处境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7:36:44
武切维奇向公牛队发出警告,不要重蹈覆辙,不要再24分大逆转取胜

武切维奇向公牛队发出警告,不要重蹈覆辙,不要再24分大逆转取胜

好火子
2025-11-06 00:46:27
16GB+1TB!新机官宣:首发骁龙8 Gen5+8000mAh电池!

16GB+1TB!新机官宣:首发骁龙8 Gen5+8000mAh电池!

科技堡垒
2025-11-05 10:47:01
贝尔:维尼修斯和姆巴佩令人失望,他们把进攻变得复杂化了

贝尔:维尼修斯和姆巴佩令人失望,他们把进攻变得复杂化了

懂球帝
2025-11-05 12:25:13
美国已经不再重要?华尔街巨头得出结论:中国的重心正在改变

美国已经不再重要?华尔街巨头得出结论:中国的重心正在改变

朔方瞭望
2025-11-05 17:31:38
为何毒蛇再毒也杀不死猪?有科学依据能证明,猪是毒蛇的天敌吗?

为何毒蛇再毒也杀不死猪?有科学依据能证明,猪是毒蛇的天敌吗?

温读史
2025-11-05 19:05:37
罕见!辽宁冲上20℃!周末开始大反转,雨雪+两轮降温

罕见!辽宁冲上20℃!周末开始大反转,雨雪+两轮降温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5:25:03
全红婵太权威了!跳水并非必须并腿,她却死死守住标准,难度翻倍

全红婵太权威了!跳水并非必须并腿,她却死死守住标准,难度翻倍

念洲
2025-11-05 17:42:04
左小青很难再结婚了,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也不是因为她还爱高权健

左小青很难再结婚了,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也不是因为她还爱高权健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13:35
土媒:加拉塔萨雷想在美职联休赛期租借梅西

土媒:加拉塔萨雷想在美职联休赛期租借梅西

懂球帝
2025-11-06 00:59:05
2025-11-06 02:44:49
新京报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545749文章数 25052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房产
数码
本地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一份游戏双平台玩!PS5/PC跨平台购买标志新发现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