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近日发布。该方案明确,到2027年,适应首都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调整机制基本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机制更加健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这一方案共包括八项行动、32个具体任务,以下为方案要点内容摘编——
按照《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在学前教育阶段,北京市巩固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市级统筹与区域推进相结合,新建、扩建、升级一批新优质基础教育学校,实现各区均建有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制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全面规范幼儿园管理。稳定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增加公办学位供给,落实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新增小区配套园原则上建成公办园,鼓励存量小区配套民办园协议到期后转为公办园。有序推动社区办园点转型提升,稳妥消除幼儿园“大班额”。高质量做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验收工作。
各区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收费政策,加强对非营利性民办园收费行为监管。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投入、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各区教育部门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应不低于市级基准定额标准,目前高于市级基准定额标准的区不得下调。
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改善薄弱园办园条件,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支持高校、教科研机构、优质园参与薄弱地区、薄弱园结对帮扶,推动各类幼儿园协同发展。积极探索联盟、集团化等办园模式,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在义务教育阶段,北京将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校舍资源、改扩建教学楼、建设新校区、倾斜调配教师编制、完善区管校聘教师使用机制等方式,在不产生大班额情况下,统筹实现适应学龄人口波动变化的学位供给;通过因地制宜改造学校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利用学校周边资源等方式,开辟学生活动场地。
根据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各区按照3至5年一周期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划,落实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通过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优化提升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等方式,加快办好一批条件优、质量高、市民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支持学校在课程建设、育人模式、办学方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新的教育增长点。
北京市将积极构建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育人新载体。完善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管理及运行机制,促进先进理念的辐射引领,打破学校界限,推动学区内、集团内教育全要素有序流动,促进每所成员校高质量而有特色的发展,加快推进学区内、集团内学校率先实现优质均衡。创新学生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学区、集团各校间学生联合培养、贯通培养和长链条培养,实现对学生的发展支持由单体学校向学区、集团供给转变。
北京还将建立完善高中学位资源的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积极新建和改扩建优质普通高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跨区域间协同合作,支持核心区优质普通高中到平原地区新城和生态涵养区办学,通过寄宿制等方式招收中心城区学生就学。同时,开展普通高中教育集团课程创新实验,促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建立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协同育人机制,统筹高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支持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推动融合教育发展方面,北京市将规划实施新一轮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达标工程,支持各区通过改扩建、开设新校区、学段贯通、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制特殊教育服务。同时,制定市区级特殊教育中心、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基地、学区融合资源中心和普通中小学校资源教室运行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和信息技术等相结合,遴选融合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
在落实素质教育提升行动方面,北京市明确提出了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加强科学与文化素养培养、推进有组织的课程教学改革、强化体美劳教育、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6项具体落实措施。
《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还明确了,北京市将落实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提高师资保障水平。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大紧缺学科教师培养和补充力度,高质量推进市级高端培训项目,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师培训。通过组织全市中小学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走网”的方式,面向试点远郊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在线研修活动;同时,深化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和“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常态化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以学区内、集团内和城乡间为主,支持团组式交流,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在区级层面推动编制、岗位和骨干教师的统筹管理、科学配置和灵活调剂。
在落实数字化战略行动方面,北京市将在积极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国家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京学通”,面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实现教育信息服务的“一网通办”;推动北京数字学校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空中课堂”全学段全学科数字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双师课堂”研究建设,构建大教研平台,建立全市基本教案、课例、教学模式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新型云端学校,进一步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新载体。
北京市将建立面向全市基础教育主要领导和教师的数字教育提升培训机制,将数字素养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基本功,纳入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不断加强教师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能力、数字社会责任以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
在深化考试招生改革上,北京将加强对幼儿园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建设幼儿入园“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完善信息采集、报名和录取工作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区积极探索实施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坚持以学定考,提升命题质量,建立与高中阶段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相适应的考试评价体系, 畅通多样化录取路径和多元化升学途径,有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分配方式,加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方面,北京市将重点围绕基础学科,构建“宽门槛、多通道、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升级建设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统筹中小学校、校外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服务。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市教委网站,现代教育报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