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炽热而明亮,它不仅照亮了每一个角落,也点燃了我们社会实践小分队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传递的热情。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暑假,我们团队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7月4日,我们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合一"志愿服务小分队前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艺术小学,开展了以"传承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向同学们讲述红旗渠故事和红旗渠精神的由来,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为开创红旗渠,解决人民的用水问题,革命先辈们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坚定了同学们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的决心。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合一”志愿服务小分队队员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生动的故事向同学们讲述了红旗渠这一段不朽的传奇,同学们在宣讲过程中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通过相关视频和图文的辅助,启发了同学们思考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来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当讲到工人们如何在寒风凛冽中夜以继日地劳作,用血肉之躯筑起这条“生命之渠"时,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敬佩。志愿者们适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前辈们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为什么能够完成这一伟大事业?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对家乡、对后代的深情厚谊。红旗渠精神,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更是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从太行山的巍峨险峻,到林县人民如何在缺水困境中不屈不挠,最终凭借双手和智慧,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解决了世代人的饮水难题。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深深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同学。
当讲到工人们如何在寒风凛冽中夜以继日地劳作,用血肉之躯筑起这条“生命之渠时,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敬佩。志愿者们适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前辈们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为什么能够完成这一伟大事业?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对家乡、对后代的深情厚谊。红旗渠精神,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更是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在理论宣讲尾声,志愿者们向同学提问如何做一名新时代好少年?并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贴纸的小奖励,同学们兴致高昂,积极回答问题,表示要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做一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使小朋友们更加清晰直观地感受到修建红旗渠的艰辛以及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又引导他们“扣好人生中第一粒扣子”,争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好少年。(通讯员:陈怡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