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十六次转院,老爷子您这是在玩医院版“蹦迪”吗?
这不是开玩笑,这是广州一位82岁老人的真实遭遇。据许女士讲述,自己的父亲因脑梗入院后,开启了一场“医院环游记”。每隔十来天就被要求转院,八个月里辗转16家医院,这老爷子怕不是把广州的医院都跑了个遍吧?
咱就说,这操作可真是“高”啊!老人家本该安享晚年,结果被折腾得像个医院大礼包,东家转一圈,西家住一宿。这哪是看病啊,简直是在玩“医院接力赛”嘛!
许女士一开始也是懵圈的,心想:“这是啥情况?我爸得的是脑梗,不是‘转院综合征’啊!”后来才听说是因为什么DRG医保支付方式。这下可好,病人不仅要对付病魔,还得和医保政策斗智斗勇。
说到DRG,这玩意儿听着就高大上,其实就是给医院定了个“花钱上限”。超过了,医院自己掏腰包。这政策本意是好的,为了控制医疗费用,避免乱收费。但是,咱这执行起来怎么就变味儿了呢?
有网友吐槽说:“额度到了一万元,医生就叫你出院,过二日再入院。”这操作,怎么听着像是在玩“医疗版躲猫猫”呢?医院:“诶,你看不见我啦,我藏起来啦,等额度重置再来找我哦!”
还有网友说:“某局说我们并没有限制你吃饱,只是单次餐费不能超过1块钱。”得,这是把“巧立名目”玩出了新高度啊!下一步是不是该出台“每口饭不能超过3粒米”的规定了?
更有医院科室因为超支被扣工资,3000、9000的往下扣。这下可好,医生护士的钱包也躺枪了。本来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现在成了算账小能手。
回到老爷子的遭遇,咱们得问问:这政策是为谁设计的?是为了让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体验一把“医院环游记”吗?还是为了给医院KPI增加点难度?
老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咱这位老爷子倒好,愣是被折腾成了“久病床前无固定医院”。这让人不禁想问:咱们的医疗体系,到底是在治病救人,还是在玩儿“过家家”呢?
说真的,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就不是滋味。老年人本就是社会中最需要关爱的群体,结果却被政策“照顾”得如此周到。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歌词:“你把我灌醉,还问我醉了没?”
各位看官,咱们得认真想想了。医疗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执行起来变成了对病人的折磨,那可就真是南辕北辙了。咱们需要的是既能控制医疗费用,又能真正为病人着想的政策,而不是让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还要玩“医院接力赛”。
最后,我倒是想问问那些制定政策的大佬们:如果换做是你们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你们心里会怎么想?是不是也会觉得这是在体验“环游医院记”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咱们制定政策时,能不能多点人情味,少点机械化?毕竟,医院不是工厂,病人更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让老人家安享晚年,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每个机构都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好了,今天的吐槽就到这里。各位看官,你们对这事儿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毕竟,关心则乱,希望通过我们的关注和讨论,能为这些无奈的老人们带来一些改变。记住,今天我们讨论的不只是一个老人的遭遇,而是整个社会的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