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国强,回想起24年前那个夏天,仿佛就在昨天。那时的我,是个29岁的年轻军官,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希望。
1999年的夏天,我们部队正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烈日当空,我和战友赵铁军并肩作战,默契配合。那天晚上,我们围坐在篝火旁,畅聊理想。
赵铁军是个爽朗的东北大个子,比我大一岁。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国强,咱们是过命的交情啊!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举起军用水壶,相互碰了一下,那一刻的战友情谊,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
演习结束后不久,赵铁军找到我,眼圈通红。原来他家里出了变故,急需一笔钱。我二话不说,把积蓄的45000元都借给了他。那时的我,没想到这个决定会影响我往后的人生。
转眼到了2000年,赵铁军原本答应一年后还钱,却因生意失败无法如约还款。我理解他的困难,也没有多说什么。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们的联系也渐渐少了。
2005年的一天,我因为训练受了点小伤,去军区医院检查。就是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的妻子孙巧玲。她当时是个27岁的护士长,温柔体贴,动作麻利地为我包扎伤口。我们聊了几句,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我时不时找借口去医院,和巧玲聊天。她的善良和独立深深吸引了我。慢慢地,我们开始了恋爱。有一次,我向她提起了赵铁军借钱的事。她有些担心地说:"国强,你太善良了,可别被人欺负啊。"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心里却泛起了一丝涟漪。
2010年,我和巧玲结婚了。婚礼很简单,但很温馨。赵铁军作为我的伴郎出席了婚礼。我注意到他的眼神有些躲闪,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婚礼上,他喝得有些多,拉着我的手说:"国强,对不起,我一定会还钱的。"我拍拍他的肩,说:"别在意,我们是战友。"
结婚后,我和巧玲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很幸福。我们都很勤俭,慢慢攒钱,希望将来能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巧玲总是说:"咱们自己的小窝,再小也是家。"我常常被她的话语温暖到。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我和赵铁军的联系越来越少。有时候,我会想起那笔钱,但更多的是想念曾经并肩作战的日子。我们的生活就像八十年代的老照片,充满了质朴和温情。
周末的时候,我和巧玲常常骑着自行车去附近的公园。看着孩子们放风筝,老人们打太极,我们会想象未来有了孩子的生活。偶尔,我们会去国营饭店吃顿饭,感受那个年代特有的烟火气。
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到了2023年。这一年,我已经到了即将退役的年纪。某天,我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是我们以前的老部队长刘老三打来的。
"国强啊,你还记得赵铁军吗?"刘老三的声音有些沉重。
我心里一紧,"当然记得,怎么了?"
"他...他得了重病,现在在医院。"刘老三顿了顿,"医药费很贵,他家里已经快撑不住了。"
放下电话,我心乱如麻。24年了,那笔借款一直没有提起过。现在赵铁军患重病,我该怎么办?要钱吗?还是再次伸出援手?
我把情况告诉了巧玲。她默默地听完,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国强,你心里有答案的。我们虽然不富裕,但还能过得去。也许...我们可以想办法帮帮他?"
我看着巧玲的眼睛,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是啊,我们虽然不富,但还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我决定去医院看望赵铁军。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医院。走进病房时,我几乎认不出躺在床上的赵铁军了。曾经魁梧的大个子,现在瘦得只剩下皮包骨。他的妻子张小梅正在一旁照顾他,看到我进来,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和愧疚。
"国强...你来了。"赵铁军虚弱地说道,声音哽咽。
我走到床前,握住他的手,"铁军,别说了,好好养病。"
赵铁军摇摇头,艰难地说:"对不起,这些年...我一直想联系你,想把钱还给你,但...但我总是没脸见你。"
我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24年了,我们从意气风发的年轻军官,变成了两鬓斑白的中年人。但那份战友情谊,却始终没有改变。
"铁军,别想那么多。我们是战友,有难同当。"我坚定地说。
张小梅在一旁抹着眼泪,"国强,谢谢你还记得铁军。这些年他一直念叨着你,说亏欠你太多。"
我转头对张小梅说:"嫂子,别这么说。铁军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你们还缺多少医药费?"
张小梅愣了一下,眼泪夺眶而出,"国强,我们...我们已经借遍了所有认识的人,可是..."
我打断了她的话,"别担心,我和巧玲商量过了。我们虽然不富裕,但还能拿出一些钱来。咱们先把铁军的病治好,其他的以后再说。"
赵铁军听到这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泪水。
离开医院时,我的心情复杂难明。回到家,巧玲看到我的表情,什么都明白了。她默默地为我倒了杯水,轻声说:"国强,你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