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9日凌晨,新加坡义顺11道第349座组屋的宁静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呼救声撕裂。这不仅仅是一个夜晚的破碎,更是一个家庭、两段人生乃至几个灵魂的彻底毁灭。
随着警方的介入,一场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逐渐浮出水面,揭示了人性深处的阴暗与挣扎。
呼救声与坠楼
事发当晚,一名正在刷牙的住户被突如其来的呼救声惊醒,随后她果断报警。
报警时间定格在0:50左右,正当她紧张地向警方描述情况时,一声巨响伴随着女子的惨叫划破了夜空——一名女子从楼上坠落,瞬间失去了生命迹象。
警方的迅速到达并没有改变悲剧的事实,坠楼女子满身鲜血,生命早已消逝。但现场的线索表明,这并非一起简单的自杀案件。呼救声与坠楼之间的时间差,以及随后在屋内发现的惨状,都指向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这是一起他杀案。
排查与发现
警方在封锁整栋楼后,开始了细致的排查工作。当排查至6楼一户人家时,一名手上有包扎痕迹的男子王志健打开了内门。面对警方的询问,他声称自己切水果时不慎受伤,正准备前往医院。然而,屋内门把手上的血迹让警方对他的说辞产生了严重怀疑。
在消防员的协助下,警方破门而入,眼前的一幕令人震惊:一个房间内,中年女子张梦和她的女儿小宇倒在血泊中;洗手间里,另一名少女张美霖(小美)身受重伤,但仍有生命迹象;另一房间则血迹斑斑,却空无一人。
警方还在屋内发现了四把沾满血迹的刀具。
受害者与嫌疑人
经法医鉴定,张梦母女系他杀,张梦身上共有48处刀伤,其中6处致命;小宇身中45刀,12处致命伤。
而坠楼身亡的女子杨婕,是小美的母亲,生前同样居住在这套房子里。两对母女均来自中国内地,为了孩子的教育来到新加坡,母亲们则在此陪读。
王志健,这位42岁的中年男子,成为了本案的最大嫌疑人。他来自天津,持短期签证在新加坡逗留,与张梦有着复杂的关系。案发时,他全身干净,未沾血迹,警方推测他可能在杀人后更换了衣物。
深入侦查:爱恨交织的关系网
随着调查的深入,王志健与张梦之间的爱恨纠葛逐渐清晰。
两人相识于1996年,多年后重逢并坠入爱河。然而,张梦当时并未离婚,这一事实让王志健一度想要分手,但张梦的坚持和深情最终让他动摇了。为了与张梦在一起,王志健甚至不惜放弃天津的工作,提前退休并领取了40万的补偿金。
来到新加坡后,王志健的生活并未如他所愿。张梦对他的态度逐渐冷淡,甚至让他住在储藏室里,过着毫无尊严的生活。张梦的家人也对他充满敌意,认为是他破坏了张梦的婚姻。王志健在新加坡找不到工作,积蓄迅速耗尽,两人的关系因此更加紧张。
悲剧的导火索
案发前一周,张梦因想吃大闸蟹而与王志健发生争吵。王志健虽尽力满足,但经济压力让他力不从心。案发当晚,两人再次因琐事争吵,张梦的辱骂彻底激怒了王志健。在愤怒和绝望中,他拿起厨房里的刀具,向张梦及其女儿小宇挥去。
随后,王志健又冲入杨婕母女的房间,对她们进行疯狂的砍杀。杨婕在绝望中逃到阳台呼救,却因手部受伤无法抓住晾衣杆而坠楼身亡。小美的呼救声最终引起了楼下住户的注意并报警,才避免了更惨烈的后果。
心理剖析与审判
在审讯过程中,王志健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但他的心理状态却引起了广泛关注。
辩方精神病专家认为,王志健长期受张梦的控制和虐待,患有适应障碍,建议从轻判刑。然而,法官认为王志健在杀人过程中更换刀具并连续作案,表明他当时并未完全失控,因此维持了一审的绞刑判决。
王志健在听到判决结果时面露笑容,这一举动令人费解。或许,对他而言,死亡反而成了一种解脱。然而,对于受害者及其家人而言,这场悲剧留下的伤痛将永远无法愈合。
后续与深思
张梦的女儿小宇因母亲的恋爱问题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杨婕也未能逃脱这场无妄之灾。小美虽然幸存下来,但右眼失明、身体留下永久伤疤,心灵上的创伤更是难以弥补。她依靠母亲生前的积蓄和当地民众的资助完成了学业,但未来的路依旧漫长且艰难。
这个案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凶杀案,它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爱与恨、理智与疯狂、自尊与屈辱之间的复杂关系。张梦和王志健之间的爱情曾经热烈而执着,但最终却走向了毁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