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鲁迅在《鲁迅日记》中提到: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独立策展人冯博一于2024年6月15日在福州威狮国际艺术中心策划的“面具‘误’”主题展,似乎,试图伤筋动骨为这些“面具”扒皮!
不过,他的“扒皮”是根据时代变迁、社会转型所导致的种种面具的视觉形态,主要针对的是:
当下数字化生存中匿名的“角色扮演”;
在权利诱导下“人格面具”不断被撕裂、扭曲;
整容、化妆和美颜软件等被消费文化复制为统一表情;
以及牵涉到的变脸、替身、隐身、分身等表里不一的同质化倾向。
为此,他在这一主题框架中,将19位参展艺术家的44件\组划分为五幕戏剧化的呈现方式:
序幕
米娅(Miya Turnbull)《面具汇编 Mask Compilation》2020-2024
其中,围绕着这次展览的主题,在开幕式、作品展陈和与观众互动性上,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开幕式上,给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挑选、分发和佩戴他们喜欢的各种面具,形成了一种面具的“化妆舞会“,为展览凭添了游戏化的热烈氛围。
在展厅的设置上,将参展艺术家肖像进行底片处理,张贴在展厅的入口的玻璃墙中,艺术家如同戴上了面具,迎接着往来的观众。
在作品呈现上,深灰的墙面,沉郁的场域,灯光只聚焦于作品之上。而间隔于不同空间的布帘,类似于舞台剧场的幕布。布帘上方的花纹是从闽南传统木偶戏的舞台布景中,提取的装饰元素。包括四幕空间地面上的四种色块和四幕结构的文字介绍,如影随型般地利用了传统文化的资源进行设计,由此构成了一种传统与当代相互映照的戏剧化的,抑或神秘的视觉效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展厅入口处,有一个特别的空间——一个吸引观众参与的互动空间。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样式的面具;另一面是玫瑰色和灰色的几何图形构成的背景;还有玻璃幕墙,贴有观众自选、自戴面具和手机自拍的照片,如同自恋和自我疗愈的舞台空间。
这个参与、互动的题目叫:猜猜我是谁?
游戏规则是:1,根据这次“面具‘误‘”展览,我们设置了这个互动空间,希望观众积极的参与和体验;2,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平台,以及后续相关活动;3,观众可以从墙上任意挑选一个面具,自行戴上和手机拍照,然后将面具放回原处,并到展厅前台打印二份,一份贴到空间的玻璃上,另一份自己存留;4,展览期间,由您参与的面具照片,将逐渐汇集成一面玻璃墙展示,并构成这次展览的组成部分;5,戴上面具,你便不再是你。猜猜我是谁?感谢您的参与!
猜猜我是谁?游戏规则操作视频
正如冯博一在“策展人语“中说:所谓“面具‘误’”是由面具引发的“自我与非我”的对立关系而产生的错位、误视和误解,指向的是那种为了掩饰真我而进行的遮蔽和自恋式的虚幻伪装。作为掩面的一种器具,戴上面具,你便不再是你。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脖子上架着的是脸还是面具?”
当历史又一次轮回,或社会再次转折之时,似乎所有角色都变成了带有面具感的个人。
原文转载 | 《图像与眼睛》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