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数据局会同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第一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通过示范引领,激励多方主体积极参与,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第一期:
No.5
上海|上海锅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数据融合应用 助力提升大宗商品流通效率
大宗商品贸易是全球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平衡和金融市场稳定都至关重要。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国,存在大宗商品国内市场结算标准价格缺失、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融合多方数据资源,打造了系列商品价格指数等产业数据产品,有效提升大宗商品流通效率,提高大宗商品国际定价影响力。
一是多渠道采集融汇产业链数据。上海钢联通过人工采集与系统自动化采集相结合的方式,汇聚大宗商品的生产、供应及销售、价格等数据,并融合外部企业提供的遥感卫星数据,采用图像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建模分析预测等技术,形成了一套覆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农产品等8大领域100多个产业链的产业数据库。
图1 数据质量管控和监督的“八步流程工作法”
二是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数据产品开发和服务。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金融衍生品市场机构、政府等主体需求,开发了商品价格指数等系列数据产品,累计形成了900多个大宗商品10万多条日度价格数据,以及影响价格波动的多维度数据共计近10TB。2015年,上海钢联的铁矿石价格指数被世界四大矿山之一的必和必拓纳入结算体系,截至2022年,全球30%左右的铁矿石贸易采用该指数作为结算依据。上海钢联以数据终端服务(PC端和移动端)、数据互换、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式,服务30多万个付费用户,以及300多万个免费用户,为国内外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提供结算基准和定价参考。2023年,上海钢联产业数据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5.99%,三年复合增长率18.90%。
图2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图3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应用
图4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应用场景与使用主体
No.6
浙江|浙江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
多式联运数据贯通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物流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常见的物流种类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货物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往往会经历多种物流方式的衔接运输(简称多式联运)。由于不同物流方式涉及的主体数量庞杂、差异较大,物流信息存在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导致信息跟踪难、订舱操作繁琐,限制物流效率提升。浙江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打造智慧物流云平台,集成全省多维度物流大数据,应用物流运单AI智能识别、智能沙箱等技术,实现一站式“查运踪、查船期、查运价、查关务、查航空”,并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大幅提升企业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创新了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加快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一是打通系统间数据壁垒,构建大数据底座。平台先后整合打通政务、班轮、码头、货代等100多个系统,汇集海运、空运、陆运、口岸各类物流数据超1.1万项,对接各类物流数据超1000万条,为智慧物流服务应用提供坚实基础。平台形成了物流数据存储、交换、共享、应用、开放的核心枢纽,构建了“一地汇聚,全省共享”的一体化智能物流公共数据平台。
二是打造多样化数据产品服务。打造智慧物流云平台,通过集成货、箱、车、船、空、铁、驳、仓、关、港等10大数据域,重塑数据交互标准、重构系统操作流程、重造应用场景功能,打造跨运输方式、跨政企、跨省市县企的物流数据枢纽,实现多式联运物流全程跟踪、路径优选等功能,提供从订舱到港口出运“一站式”全流程数据服务,实现“海陆空”多种联运方式融合的数字化物流运输体系。
图 智慧物流云平台
No.7
浙江|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农业农村大数据和遥感风控数据 助力普惠金融服务
通过普惠金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力度,增强农户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在农业生产融资过程中,农户往往面临可抵押资产少、农产品生长受气候环境影响大、普惠金融贷款渠道和产品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类问题,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农业农村部大数据中心合作,通过遥感、数字风控等技术的创新结合,结合多方数据建立新型农业信用贷款授信评估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对农户的授信范围和额度,同时提高金融服务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建设隐私计算平台,实现多方数据安全融合。利用隐私计算技术,将遥感识别数据、农户个人授权数据和农业农村部的农村土地基础数据、承包数据、农业生产活动等公共数据安全汇集进行联合建模。
二是多源数据建模分析,实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深入挖掘农田遥感数据在预测农作物种植面积、品种、成熟程度和收成方面的价值,结合农户个人授信数据及全量地图数据匹配分析,实时掌握农户种植农田的真实经营情况,用于农业信贷授信评估。有效解决小农户因缺乏贷款记录、有效抵质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支持的难题。自2023年起,累计为260万农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授信总额638.8亿元,其中53万农户为首次获得银行贷款;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2688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县级行政区94.44%。
图 “三农”数字普惠金融风控模型
No.8
安徽|合肥机数量子科技公司
高质量化学及材料科学数据集 加速材料研发范式变革
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研发的进步有助于国家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新材料产业的战略性崛起对促进高端装备突破及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意义重大。但材料研发的传统“试错”模式存在研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不确定性较大等问题。合肥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高质量化学和材料科学数据库,训练材料配方与合成方案人工智能分析模型,构建机器人实验系统,打造基于数据的材料研发新模式,显著提升新材料研发质效,大幅增强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建立高质量化学和材料科学数据库。通过挖掘专利论文等文献数据,开展高效量子化学计算,建立了含9000万化合物、1100万化学反应路径的大规模材料数据库。
二是训练专项人工智能分析模型。构建包含材料结构、性能等特征的材料配方与合成方案的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借助高质量化学和材料科学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调优,形成可用于寻找材料配方和合成方案的人工智能产品。
三是打造智能化机器人实验系统。建设机器人试验系统“机器化学家”,实现“数据读取-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全流程智能化,变革材料研发范式,提升研发效能。“机器化学家”日均可完成百次以上化学实验操作,并将数千次实验优化过程缩短至300次以下,开发效率提升超百倍,全局优化准确率达到90%以上。同时,实验结果反哺到数据库中,推动数据智能驱动材料研发的良性循环。2023年上线以来,系统已在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头部企业得到应用,支撑解决了如开发记忆金属、红外探测芯片光吸收增强、磷矿浮选、智能窗材料等一批技术难题,提升了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图1 构建高质量化学与材料数据库
图2 构建知识图谱,开发智能模型
图3 推动模型应用
图4 构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
内容来源:国家数据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