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6月5日消息(记者赵家慧)紧邻青弋江,近百间晚清时期的单体房屋簇拥连片。瓦房一户接一户,房屋一面临江,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从其下潺潺流过,故称“江南千条腿”,又称“吊栋阁”。隔江远望,青瓦木屋长龙一般地随江延伸,蔚为壮观。
老街沿着青弋江而建(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章渡古镇位于安徽宣城泾县西南位置,古有“西来一镇”之称。在水路交通十分重要的年代,章渡曾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抗战期间新四军转运物资的重要集散地,繁荣非常。其临河的吊脚楼民间又叫“江南千条腿”,在皖南乃至整个安徽都是十分独特的。
随着青弋江水路交通逐渐没落,镇政府迁走了,人流量少了,曾经繁华的章渡也渐渐凋零。
近年来,泾县坚持“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方针,着力推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于2023年被评选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如今再来老街,到处是“萌芽”的“新意”。沿着青弋江岸,民宿、咖啡馆、民俗成列馆重新构建了老街的“骨骼”,“皮相”上却依旧原汁原味。
核心区的老宅都在陆续修复(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2020年6月,泾县人民政府与上海海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发建设“西来第一镇——章渡”保护开发项目的协议,该项目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要求,对“吊栋阁”实施保护性开发,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将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古迹、丰富的民俗文化等融入其中,对损毁建筑物进行重建、修缮或改造,建成地方特色古建筑群,使云岭镇章渡区域打造出独有的文旅品牌。
2023年4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保护发展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初心。改造后的古村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古韵,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元素,有了新变化,体味到“跨界”的别样风情。
项目负责人郑美云告诉记者,“梦乡村-泾溪水镇”项目使用了大量古老的建筑构件,在保证了古镇建筑外表的情况下,对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民宿、咖啡馆、非遗馆、健身场所等业态正在蓬勃发展。
“目前,古镇核心区的60栋房屋已经对外营业,随着工程的开展,明年大概会增加到140栋。今年五一期间,我们的接待人数已经达到了130人。”作为负责人,郑美云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这里,“除了短住,我们还接受长期租住,很多人退休了以后选择来这里康养。泾县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让很多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意义。它们是乡村得以振兴“压箱底”的财富,为传统的乡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甚至留下了越来越多的“新村民”,为乡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古镇的“血肉”正在茁壮生长。
云岭镇章渡吊栋阁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旅游产业营收5000万元左右,游客达到10万人次以上,直接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农户500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