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9年谁接替罗瑞卿当公安部长?毛主席举荐一上将:他有问题找我

0
分享至

人民公安为人民,公安系统是保一方平安的重要力量。

国家公安部更是肩负着全国社会稳定、人民平安的关键部门。

新中国成立后,罗瑞卿被毛主席钦点为第一任公安部部长。

罗瑞卿不负众望,让新中国的社会治安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1959年,罗瑞卿升任国务院副总理。

公安部部长一职空缺,谁来接替罗瑞卿又是一个问题。

毛主席向来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此时他推荐了一个上将,并且说:他有问题找我。

战火中成长的悍将

这位深得毛主席信任的人就是谢富治。

解放战争时期,谢富治搭档陈赓带领的陈谢兵团和刘邓大军、陈粟大军齐名,屡建奇功。

而且他还是第一个上将出身的国务院副总理。

此时谢富治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所以毛主席才敢担保,“他有问题找我”。

谢富治又是何许人呢?

1909年,谢富治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的谢家坊村,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风云激荡、新旧交替的时代,农民饱受剥削,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谢富治小小年纪就懂得替父母干活。

父母不想让谢富治,继续过这样吃苦受累的日子,就决定供他读书。

家徒四壁,可想而知,谢富治读书的学费都是全家人从牙缝中抠出来的。

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谢富治格外地刻苦和努力,课本总是翻来覆去地读,直到烂熟于胸。

可世事艰难,父母想尽办法,也不能保证谢富治可以继续读书。

缴得起学费,谢富治就在私塾读书;缴不起学费,谢富治就回家帮着父母种地。

谢富治也不抱怨,因为他知道父母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为了缓解父母肩上的压力,谢富治还跟着木匠学手艺。

赚来的钱除了用于家里的生活,他都用来买书和报纸。

实在买不起,他就跟朋友借书来读。

书本中的知识,扩宽了谢富治的视野和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先改变这个世界。

当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时,年仅17岁的谢富治,就加入到了其中。

虽然失败了,可是谢富治懂得了反抗和斗争的意义。

1930年,谢富治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正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谢富治读过几年书,加上他为人坚定果敢,很快就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谢富治打仗的时候十分地勇猛,但并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有勇有谋。

他既擅长排兵布阵,也擅长做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部队中的威望也逐渐地越来越高,他的职务也越升越高。

仅仅是一两年的时间,谢富治就升成了我军的高级领导。

需要单独提及的是,谢富治在张国焘事件中的立场。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开始了长征,开始谢富治是张国焘的支持者。

但是随着张国焘的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偏离正轨,谢富治也看清楚了他的真实用心,开始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

长征结束后,谢富治主动承认了自己因受到蒙骗而犯下的错误,并且旗帜鲜明地站到了党中央这边。

毛主席也是在这个时候,对谢富治有了深刻的印象。

谢富治本人也没有受张国焘事件影响,在今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依旧奋勇杀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谢富治搭档陈赓几乎是所向无敌。

陈赓毕业于黄埔军校,军事理论功底深厚;谢富治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但是两人配合十分默契。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陈赓被誉为军中的“开心果”,为人随和,语言幽默;但谢富治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整日板着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两个看似不搭边的人协同作战,却发挥出了最大的能力。

最终两人都在战火中成长为了我军不可多得的悍将,1955年授衔时,陈赓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谢富治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选人时主席的抉择

谢富治是我军的一员悍将,能力出众毋庸置疑。

但同时被提名的还有杨勇和杨成武,同样也不逊色。

毛主席又为何力荐谢富治呢?

这就又说到了毛主席的眼光和格局。

众所周知,因为张国焘事件的历史原因,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在后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

以至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及部委的领导干部也多出身于红一方面军和红一军团。

英雄莫问出处。

同样都是为了革命事业浴血奋战的将士,不应该因为出身问题,而遭到区别对待。

况且此时已经有个别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毛主席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国内外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此时党内的团结尤其重要。

所以在谁接替罗瑞卿担任公安部部长这个问题上,毛主席深思熟虑后想到了谢富治。

虽然红四方面军,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错误,不代表所有出身红四方面军的将领在思想上都有问题。

为了减轻其他人的疑虑,也为了让谢富治安心地开展工作,毛主席还特意为他担保,他有问题找我。

看似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谢富治的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如果仅仅是为了平衡党内领导人的结构,未免也太小看毛主席了,毕竟公安部部长这个位子可不是谁都能坐的。

退一步说,出身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也不是只有谢富治一个。

谢富治能够成为“天选之子”,是因为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显示出了治安方面的工作才能。

解放云南正是陈谢兵团,因此陈谢兵团顺理成章驻在云南主持工作。

随后陈赓根据中央的指示率兵进入越南,援助越南人民抵抗法国军队。

谢富治从此主持云南工作多年,先后担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云南的社会治安状况十分堪忧,不仅土匪横行,毒品交易也是屡禁不止。

陈谢兵团抵达云南后先是接收了当地的国民党起义军,然后连消带打地消灭了这里的土匪,但这并不代表云南从此就进入了太平盛世。

谢富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领导当地完成了土地革命。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封建制度在这里根深蒂固,阶级问题也尤为严重。

1950年7月,云南省才正式实施减租退押政策。

1951年11月,云南省发布了土地改革的布告。

直到1954年,除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外,云南省的土地改革基本能完成。

谢富治制定的“慎重稳进”的方针经过实践经验是成功的,最终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的。

这是谢富治在云南做的第一件大事。

从驰骋沙场的将军,到让毒枭闻风丧胆的禁毒英雄,谢富治在云南禁毒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云南种植、贩卖鸦片的历史由来已久,逐渐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黑恶势力。

想要彻底铲除贩毒黑恶势力难度也不小。

谢富治先是在云南大力开展宣传禁毒工作,虽然全民有了贩毒违法的意识,但是对于毒枭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

谢富治禁毒可不是走过场,他成立了专门的禁毒机构,而且发动了武装力量。

一旦发现有人吸毒就严厉制裁,社会上的吸毒现象明显有了好转。

不过谢富治心里清楚,瘾君子想要戒除毒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吸毒贩毒只是转入了地下。

为了捣毁楚毒枭的老巢,谢富治化装成百姓四处走访,最终摸清楚了毒枭的活动规律。

万事俱备之后,谢富治一举抓获了当地最大的毒枭,使得云南禁毒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能让毒枭闻风丧胆,足可见谢富治治理社会治安的手段,有多强硬。

基于谢富治在云南时期的表现,这才让毛主席在考虑公安部部长时想到了他。

去世后人生的巨变

从1959年到1965年,谢富治担任国家公安部部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

1965年,谢富治升任国务院副总理。

在之后的日子里,谢富治依旧“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是此时的谢富治已经出现了问题。

谢富治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身处中央也十分的会来事儿,说话办事都很谨慎。

加上毛主席十分欣赏之前的谢富治,他在中央的日子过的十分的舒适。

可即便如此,已经心存异心的谢富治,还是在一次会议上被毛主席怒怼。

时间是1970年,毛主席提议谢富治曾经的手下李德生,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一职。

在讨论会上,谢富治直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结论是李德生难以胜任这一职务。

毛主席直接怒怼,“他不合适,难道你合适吗”?

谢富治见主席生气了,就再也没有接话。

考虑让李德生担任这一要职,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谢富治仅仅根据当年对李德生的印象而发表意见显然是片面的。

这是这件事情折射出的是,谢富治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思考,而且平时对干部的成长和生活也不关心。

事情不久之后,谢富治就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并在1972年2月因病逝世,享年63岁。

谢富治的追悼会上周总理亲自致辞,前来吊唁的战友个个泣不成声,回想起那些并肩战斗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可他人已经驾鹤西去。

天安门、新华门等的国旗也降半旗致哀,追悼会结束后,谢富治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但是谢富治的人生却没有被定格在此时。

1976年,我国政治恢复了清明,十年间被冤枉的革命战士恢复了名誉,同时制造冤假错案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真相被查明后,谢富治直接从人人敬仰的革命英雄、国家功臣跌落了神坛。

1980年,谢富治被开除了党籍,骨灰被移出了八宝山,覆盖在骨灰盒上的党旗也被揭了下来。

从1966年开始,谢富治虽然已经不再担任公安部部长一职,但是一直主持公安部的工作。

他开始利用手中的职权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砸烂公检法”的口号就是他提出的。

在谢富治的错误指挥和领导下,公安部的干部遭到了不同程度地迫害和打击。

刘少奇、邓小平遭受的迫害,全部都与谢富治有关,而他迫害的人又不只这两人。

公平和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谢富治犯下了累累罪行,让他早年的英明也毁于一旦,即便已经去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谢富治的前半生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战功赫赫。

所以1959年在谁接替罗瑞卿当公安部长这个问题上,毛主席举荐了被授予上将的谢富治,还替他担保,说:“他有问题找我”。

可终究谢富治还是辜负了毛主席对他的信任,也辜负了全国人民给予他的重托。

谢富治利用手中的职权,制造了很多的冤假错案,最终也没有逃脱应有的制裁。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谢富治最后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前半生为革命作出的贡献,也抵消不了他人生最后阶段犯下的罪行。

参考文献:

【1】吴东峰:《谢富治其人》

【2】马儒:《谢富治:死后骨灰被请出八宝山革命公墓》

【3】《谢富治缘何成为反革命集团主犯》,《共产党员》

【4】霞飞:《揭开谢富治的神秘面纱》

【5】熊鹰:《从一代名将到千古罪人——谢富治从共和国功臣到千古罪人的蜕变历程》

【6】古阳木:《谢富治:钉在耻辱柱上的将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靠谱小狗
靠谱小狗
靠谱小狗
1255文章数 1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