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发现新质好公司| “新三样”出海榜:16企出口额翻倍,比亚迪与宁德时代首破千亿

0
分享至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佳鑫


来源 | 时代投研

作者 | 陈佳鑫

编辑 | 郑少娜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作为中国外贸“新三样”,今年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42.1万辆,同比增长20.8%;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四月太阳能电池出口量同比增长22.5%。

去年以来,尽管“新三样”企业面临部分地区的贸易壁垒,但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仍十分强劲,出口持续高增长。

海关总署网站显示,2023年,中国“新三样”出口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

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携中国企业代表团访问欧洲,中国企业代表团中多家“新三样”代表企业领袖受邀到场,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董事长曾毓群、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蔚来(NIO.N)董事长李斌等,其中不少“新三样”企业与海外企业达成合作,将继续有力推动“新三样”出海。

因此,时代商学院在众多国内上市公司中,筛选出海外营业收入位于前30名的“新三样”企业,旨在识别和发现那些具有良好质地和成长潜力的公司。


本文选取A股光伏设备(申万二级)、锂电池(申万三级)、电动乘用车(申万三级)以及在港股或美股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样本池,共96家上市公司(下称“新三样”企业)。

从收入金额来看,多数“新三样”上市公司存出口业务。同花顺iFinD显示,2023年,96家“新三样”上市公司中86家存在国外收入,占比为89.58%,合计国外收入为7266.67亿元,平均国外收入达84.5亿元。

比亚迪、宁德时代率先突破千亿出海大关

如图表所示,比亚迪(002594.SZ)、宁德时代是唯二国外收入破千亿元的“新三样”企业,国外收入分别达1602.22亿元、1309.92亿元。同时,2023年也是两家企业国外收入突破千亿元的首年。

比亚迪202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积极加速海外布局,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勇夺多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24年1月,比亚迪首条汽车运输滚装船首航成功,为汽车出海提供充足的运力。

宁德时代2023年年报显示,在海外市场方面,2023年该公司获得BMW、Daimler、Stellantis、VW、Hyundai、Honda等多家海外主流车企新定点(获得供应资格)。同时,得益于前期海外客户定点陆续交付,该公司海外出货量持续提升。根据SNEResearch统计,2023年该公司海外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为27.5%,比去年同期提升4.7个百分点。

光伏企业虽未有国外收入突破千亿元的企业,但却占据“新三样”出海榜十强中的六席,其中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阿特斯(688472.SH)的国外收入均超300亿元,分别位列“新三样”出海榜第三至第七名。

16家国外收入翻倍增长

从增速来看,新三样上市公司国外总收入已连续三年高增长。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21—2023年,新三样上市公司国外总收入从3526.08亿元增长至7266.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2%、60.9%、28%。这或与近年来国内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产品在海外市场性价比较高有关。

此外,部分企业也积极在海外设厂,进一步带动海外收入增长。如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泰国工厂已于2023年3月正式奠基,且于2023年7月及12月分别宣布将在巴西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及在匈牙利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光伏企业亦有海外建厂的布局。

整体来看,2023年,多数“新三样”企业国外收入保持增长,86家存在国外收入的企业中,有57家企业2023年国外收入实现增长,占比为66.3%,其中16家国外收入翻倍增长。新三样出海龙头比亚迪、宁德时代2023年国外收入增速皆超70%。

平均近三成收入来自国外

从占比来看,2023年,86家存在国外收入的“新三样”企业平均国外收入占比达27.9%,接近三成。其中三家企业9成以上的收入来自国外,分别为艾罗能源(688717.SH,国外收入占比为99.3%,下同)、派能科技(688063.SH,93.6%)、华宝新能(301327.SZ,91.2%)。

时代商学院发现,上述三家企业的产品皆与储能有关,其中艾罗能源主要产品为储能电池、储能逆变器;派能科技主要产品为储能电池系统及电芯;华宝新能的主要产品为便携储能、家庭储能及光伏产品。

储能企业国外收入占比高,一方面与当前储能市场主要分布于海外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储能企业出色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按行业划分来看,2023年锂电池行业“平均国外收入占比”最高,达34.7%,高于光伏设备行业(25.2%)及电动乘用车行业(13.6%)。

部分锂电池企业已基本以国外收入为主,如上述主营锂电储能电池的派能科技及华宝新能。此外,主营电子消费类电池的珠海冠宇(688772.SH)、德瑞锂电(833523.BJ)、豪鹏科技(001283.SZ)的国外收入占比亦超过60%。

光伏设备行业进一步细分可发现,逆变器行业的出海进度明显领先其他细分行业。具体来看,2023年逆变器、光伏电池组件、光伏辅材、光伏加工设备行业的平均国外收入占比分别为72.28%、36.8%、18.1%、12.4%。艾罗能源、昱能科技(688348.SH)两家逆变器企业国外收入占比皆超80%。

不过,电动乘用车企业的平均国外收入占比仅为13.6%,明显低于锂电池企业以及光伏设备企业,可见海外市场或为各新能源车企后续业绩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全文2455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32896文章数 5195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