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罗斯错误不能再犯了!如果台海开战,中国必须咬死这两点

0
分享至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自5月20日赖清德宣布就职之后,很多人都觉得台海局势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已经延宕两年有余,俄罗斯现在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和局部的主动权,但这和俄国防部一开始的预期相差太远。

回顾俄乌冲突,许多人都表示俄罗斯的错误不能再犯,如果台海开战,我们必须咬死两点。

俄罗斯有哪些失误?我们又该注意什么呢?



俄军失误之一:理想化对乌“地图作战”

根据西方智库对俄乌冲突的复盘数据,和俄方战线情报结合可以看出。

2022年俄军对乌的作战计划包括对东部实行大穿插作战(绕过乌军防御兼顾的堡垒城市)、突击占领基辅、白俄罗斯边境“奇袭”等策略。

尽管在地图上是非常完美的,但实际执行起来完全不一样。

首先俄军对现实情况和突发情况的考虑很不足,美情报人员形容俄罗斯的计划“就像是在制造一台机械手表”,只有不出任何失误的情况下才能成功。

俄军VDV精锐对基辅安东诺夫机场的突击作战非常英勇,很快就拿下机场。

但接着乌方支援部队快速抵达战场、机场跑道被乌克兰轰炸等突发情况导致俄军运输机无法降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斩首”任务没有迅速完成。





美媒在去年曾提及,俄军从白俄罗斯越境进入乌克兰想一举拿下基辅,这一环节也出现了一些情况。

俄罗斯数千辆坦克、装甲车、物资补给车和运兵车在出发后不久就发现路况不好,不得已排成40多英里的“一字队伍”向前行进,途中遭到乌方数次伏击。

又因为燃料和物资补充时间不一致,迫使车队不断出现堵车,必须走走停停,最后居然用了6天时间才抵达基辅距离30公里外的地方。

此时乌国防部已经调集军队,俄军对基辅强行作战也失去价值了。

俄军所谓的“东部穿插”任务也没有取得太大成果,且在这里的兵力过于分散导致在秋季反攻中失去已经占领的很多土地。

(乌军与俄军抛弃的自行榴弹炮合影)



俄军失误之二:过于轻敌

十年前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事件中,俄军仅用了10分钟时间,出动不到50人就占领了坚固的克里米亚基地,将乌军近百人俘虏并解除武装。

事实上在2014年之前,乌克兰军队确实战斗力极差,军队高层贪污腐败盛行,底层纪律散漫且无斗志。

面对俄军闯入基地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做过,在全球面前闹了个大笑话。

但俄军这次发起攻势,距离俄乌冲突已经过了8年时间。

这八年时间里西方几乎是明着下场帮忙训练乌军,利用《明斯克协议》争取的时间快速武装乌克兰,训练民兵和补充基层军官岗位。

大批的乌军不仅得到了西方装备,还被送到顿巴斯轮换历练。

但俄罗斯在进行作战部署计划时,将乌克兰国内32万名现役士兵可能进行的抵抗几乎不加任何考虑。



这可能是俄方从未预测到的。

俄军失误之三:低估了西方的介入决心

美国媒体曾讽刺:如果普京早料到西方会帮助乌克兰到这种程度,至少俄罗斯会先将3000亿美元想办法取走(这些钱在战后被冻结)。

欧洲和美国一开始是在观望,顶多为乌克兰提供了情报支持,还有数千名“国际军团”的外籍雇佣兵入乌作战。

欧洲和美国还对俄罗斯采取了“毁灭性制裁”来彰显他们对乌克兰的支持,险些将俄罗斯经济拖入谷底。

随着俄军久攻不下后,西方看到乌克兰有机会固守甚至反攻的情况下,对乌军的援助越来越夸张。

举个例子2022年的德国人只愿意送乌克兰头盔和帮忙修建医院,到了2024年已经开始讨论是否送“金牛座”导弹了。





面对普京三番五次的警告,甚至进入“核战备”状态的威慑,欧洲和美国也置若罔闻。

美国号召西方盟友对乌克兰的援助不断升级,动辄送数百亿美元的支持抵达基辅,除了没公开亲自下场之外几乎是做了一切能做的。

今年2月,法国总统马克龙首次提及他们有派兵的可能性,这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成为维护北约利益的“撒手锏”。

具体内容也不难想象,北约看到乌克兰要失败,俄罗斯也被消耗到实力大损的时候准备下手摘桃子了。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是西方“玩不起”,他们不能容许俄罗斯取得胜利所以用出兵来恫吓普京,或是必要时候真的会帮助乌克兰作战。

这样北约的国际信誉才能保证不受损失。

所以不难看出,俄罗斯一开始对西方到底介入多深是没有把握的。



或许是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和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认为美国仍然只会给他们适当的制裁惩戒,根本不担心有所谓的一系列军援在内的事情。

正如俄学者所说,北约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既然拜登决定挑衅俄罗斯并试图引发俄乌之间激化矛盾,那么他们一切结局都考虑过。

俄罗斯希望准备针对他们的欧美国家最后“点到为止”不太现实,时间打得越长,西方对局势的介入也就会越深。

所以根据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很多人都表示俄罗斯的一些错误不能再犯,如果在台海发生战争时,我们至少需要咬死两点。

其一:我们需要立足实际

自从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就想着将台湾经营成为一个坚定的防御堡垒,为此投入了巨资打造金门、澎湖、本土三条防线。



此后七十多年时间里,台湾所有的军备投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将台岛和海上防线变成“刺猬”,阻止解放军的登陆作战。

且美国半个多世纪对台湾进行无数次明里暗里的军售行动,近年来更是全面扩大军售范围,运送各种地雷、反坦克和反舰导弹,毫不顾及我们的警告。

资料数据显示,台湾拥有将近20万的常备军,在战时可以动员大约60-80万人的军队,这一数虽然据略低于乌克兰,但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此外台湾还拥有1100多辆坦克、1600多门火炮、战机和直升机超过400架(其中幻影2000系列54架,F-16A/B142架,IDF战机127架)。

还有近2000枚的中短程导弹,再者来说,台岛几乎全部是山地和密集的城市,很少有和乌克兰一样一马平川、适合机械化展开的平原地区。





为了防范导弹,台当局过去几十年常年“挖洞”将武器和机库储存在山体之中,就是为了防御我们的导弹覆盖攻击。

从事实上分析,当前台岛最弱势选项就是士兵的素质和士气问题,义务兵役制度让很多人是在“蒙混式参军”,在战时可想而知。

不容忽视的是最近几年美国也正在尝试像塑造乌克兰士兵一样重整台军,美国前防长埃斯珀窜访台湾时甚至要求台湾当局打造全民皆兵的“玉碎战术”。

赖清德上台后也会将军队训练作为重点工作,台湾的军人职业化道路正在越来越近。

另外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台湾的情报能力。

多年来美国在台湾有所谓的“顾问人士”帮助他们建立情报网,美国军用卫星对中国进行长期不间断的监控,只在保证对中国的军事行动掌握先机。



其二:做好美国和盟友全部介入的打算

过去有很多学者曾自信做出结论,美国不会为了台湾而和我国选择“硬碰硬”,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拜登不会想落了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尤其是俄乌冲突开始之后,美国除了军援外选择作壁上观,这也让一些人更加坚定了这种论点的信心。

他们认为美国连俄罗斯都惹不起,对中国就更加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以制裁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会干涉我们的任何行动只会观望。

毕竟布林肯来中国时也多次强调要和我们“消除误解避免摩擦”,这意味着他们一定不会为台湾下场吗?

不过拜登本人都连续两次在公开场合扬言“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发起行动,美国将进行军事干预”,显然美国至少是已经挑明了可能进行军事干涉。



一众美国议员们也在鼓噪,表示台湾不同于乌克兰,这里是美国半导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决不允许中国大陆占领等言论。

美国向来有“国会胁迫总统”的传统。

倘若到时候这些鹰派人士都占据上风,那么美国总统即使不想干涉的情况下也别无选择,认为“美国一定不会下场”太盲目。

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可能会利用一场战争来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

在供应链和商品制造领域,美国已经越来越比不过中国,同时他们丧失了第三世界的影响力。

去年美国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就曾叫嚣和中国“开战论”,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塞缪尔·帕帕罗也公开表示准备在中国武统时支援台湾。



军方试图动用强硬手段的决心,比所有人的估计更大,可以说从总统到国会再到五角大楼,这种“动武”的声音绝对不在少数。

新加坡媒体认为拜登政府如果到最后难以遏制中国增长,在台湾选择以冲突的方式削弱中国未必不可能。

即使美国也要为此付出代价,美国政客仍然认为现在机会和优势都在他们手中,可以选择孤注一掷,再过几年就不一定了。

至少他们的军队现在已经将中国视为唯一的对手,美国务院只是表面提倡和平而已。

所以一些人表示我们要考虑到未来台海地区一旦开战,美国所有军事基地介入、派遣远征军和和盟友国家联合来干涉,这是他们所能进行的最大限度调兵行动。



不考虑北约、日韩等国家,仅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近年来越来越多地部署武装力量。

七个舰队中已经有三个舰队向印太地区转移,4个航母战斗群和上百艘军舰、潜艇处于随时待命状态。

所以我们如果要针对性解决台湾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将美国和盟友考虑在内。

结语

最后强调一点是,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在性质上截然不同,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国家争端,而台湾属于我国内政问题,别国无权干涉。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参考资料:

《又插嘴台湾问题!美军高官声称美国会为台海冲突做准备,网友嘲讽》环球网

《口误还是试探?拜登答记者提问时流露“愿防卫台湾”,外媒惊讶》环球网

《英外交大臣宣称要从俄乌冲突中吸取教训用于台湾,中方已多次警告!》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通政司知事
通政司知事
读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
995文章数 327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