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那个一身反骨的孩子,其实最有出息

0
分享至



孩子的“反叛”,其实是他走向独立和自强的必由之路。

一个敢于反骨的孩子,更值得称赞,他永远不应被我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作者 | 夏天

闺蜜每每说起儿子,都倍感头疼。

她好不容易托人四处打听,给儿子找了一个特别难约的钢琴老师试课,儿子却嫌弃学钢琴没意思,嚷嚷着要去学动感十足的架子鼓。

带儿子逛商场,她选中的衣服儿子一件都不喜欢,吵着闹着要买自己选中的衣服。

她看着儿子捣鼓半天也没拼好手中的变形玩具,好心想要帮忙,儿子却怪她“多管闲事”。

她告诉儿子雪碧和可乐兑在一起很好喝,儿子却偏偏要把雪碧和橙汁兑在一起喝。

她对儿子说:

“在学校里要谦虚些。”

儿子却反驳道:

“我要是不表现出来,别人怎么知道我这么优秀。”

闺蜜常常跟我发牢骚说:

“我这哪是生了个儿子,分明是给自己生了个死对头。”

看着闺蜜那苦大仇深的样子,我想起莫言曾经说过:

“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

我也一样很是羡慕闺蜜生了个一身反骨的孩子。

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森曾说过:

“敢于反抗的孩子通常更有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他们日后的成功很有帮助。”

那个一身反骨的孩子,身上藏着我们想象不到的优秀。



有没有反骨

决定了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强大的自我

最近,同事经常在单位为自己的小儿子发愁。

她的小儿子今年7岁,性格胆怯、温顺,无论大人让他干什么他都会很痛快地说“好”。

哪怕是他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抢去,也从来不去争抢,而是躲进妈妈的怀里哭。

在家里,哥哥把他当“小跟班”一样使唤,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在学校,有同学故意弄坏他的全自动转笔刀,把他的一大盒新买的蜡笔据为己有,有时甚至要求他帮忙写作业。

他心里就算有一万个不愿意,也还是会一次次妥协,一次次忍耐。

起初,同事一直以为这是因为小儿子天性温顺厚道,也就没有太上心。

直到最近,她发现小儿子每次回家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全然没有一点7岁孩子该有的朝气和阳光。

最让她焦心的是:

小儿子总是在夜里睡觉的时候做噩梦,有时是突然大叫一声,自己把自己吓醒,有时是在睡梦里哭,有时是抱紧自己的双臂,蜷缩着身体,嘴里说着什么,却又听不清楚。

她还发现小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啃指甲的习惯,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被啃得见了血肉。

同事担忧得厉害,只好带小儿子去做了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告诉同事:

“这是孩子内心压抑的表现,他可能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温厚懂事,而是不敢说不,不敢拒绝,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实,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就说过:

“孩子从2岁起,就开始确立自我意识。

一旦出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就开始用抗拒和拒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表现为不听从父母的建议和指令,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任性、固执、甚至开始反抗。”

可以说,反抗,是孩子成长的天性,是孩子探索自我,建立自我的一种途径。

有没有反骨,决定了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强大的自我。

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很乖,不反抗,不拒绝,也不惹事,并不是件好事,反而很容易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就像《小舍得》里的米桃。

她知道父母挣钱不易,没有怨言地使用破了烂了、缝了又缝的书包。



她想去金牌奥数班,看见父母为钱发愁,违心地说:

“我可以不上的,我自己努力,总会赶上来的。”



她和欢欢产生矛盾,妈妈开导她要学习欢欢,爸爸骂她是个“闷葫芦”,上不得台面。

她心里纵有千万委屈,也只能无声地流泪,一个人躲起来跳绳发泄。

直到后来她再也无力承受内心的痛苦,患上严重的学习障碍,被迫休学。



就像《消失的孩子》里的袁午。

他从小到大都按照妈妈的意愿活着。

妈妈不让他交朋友,他就只顾学习,没有一个朋友。

大学和专业是妈妈帮他挑的。

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是妈妈帮他梳理的。

相亲时的情境和对话是妈妈提前跟他彩排好的。

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什么都听从妈妈的安排,完全没有一丝自己的主见。

结果,妈妈一出事,他的整个世界就崩塌了,失业、嗜赌、啃老,活得像个行尸走肉。

北京中亲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王占郡也曾经说过:

“孩子听话,是教育失败的标志。

这样的孩子,他最好的归宿,就是憋屈而平庸地度过他的一辈子。”

所以,想要孩子将来有出息,一定要帮孩子锻造一颗强大自我的心。

只有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的越好,越强大,孩子才能建立起足够的自尊和自信,才有勇气和力量发展出完整的自我,才能成长得更健康、更出色。



拥有反骨的孩子

未来更容易取得成功

著名教育家刘墉经常骂自己那个一身反骨的儿子“混账小子”。

他要求刘轩在节假日学中文,在出去玩时捡松果,扫树叶,清理屋檐下的排水沟。

刘轩总是跟他顶嘴,对着干,觉得他是在没事找事。

有一次,刘墉忍无可忍地问他:

“你为什么总是跟我对着干?”

刘轩理直气壮地说道:

“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应该什么都听你们的。

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该找到自己在哪里。”

记得德国心理学家海瑟曾追踪调查100名有强烈反抗意识和毫无反抗意识的孩童行为,追查至青春期发现:

反抗力强的孩子有85%成长为意志坚强,深具判断力的年轻人。

没有反抗意识的孩子发展成意志力强的只有24%,大多数为无判断力而依赖他人生存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

敢于反抗的孩子,拥有超强的自我,超强的意志力,更容易在未来取得成功。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一路反叛的刘轩,长大后惊艳了所有人。

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学习自己喜欢的心理学,成了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利用自己从小到到大跟父亲斗智斗勇训练出的敏捷思维,一跃成为台湾媒体人的代表。

他利用自己不服输,喜欢尝试,喜欢挑战的性格,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自己的各种可能性:

成为知名的广告创意达人;



成为《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



所以,别再为那个一身反骨的孩子头疼了。

他们反叛的背后,藏着的是强烈的好奇心,完整健康的自我,可贵的冒险精神,大胆的挑战和创新意识,打不死的高逆商……

他们会在探索自己和世界的过程中带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何应对孩子的“反骨”时刻

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

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压制他们的反抗情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听话、顶嘴、唱反调的时刻,如何应对这样的时刻,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

1. 倾听孩子的反叛,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一位心理学家曾解释过爱“反抗”的孩子,他的心理动机有三层:

  • 第一层:他需要去认同自己的价值;
  • 第二层:他希望摆脱控制,以一个独立的姿态呈现;
  • 第三层:他要获得自我掌控的权利。

孩子所有的反叛,其实都来自于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

比如:

孩子明明想要吃自己眼前的菜,你非要他把全桌的菜都吃一下。

孩子明明想要先玩一会在写作业,你非要孩子立刻去写作业。

孩子想要学跳舞,你非要他去学画画。

父母强加的意志成了捆绑孩子心灵的绳索,孩子只有拼命地挣脱才能获取自己想要的自由。

所以,当孩子开始反叛我们的时候,先别急着粗暴地压制孩子。

试着蹲下来,听一听孩子“为什么反抗”,了解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和决定权,孩子对我们的敌意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2. 接受孩子的反叛,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以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见过一位特别厉害的妈妈。

她对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

平时,女儿提出要求时,她从不会不假思索地拒绝和评判。

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她也会在慎重考虑之后,把它“当作一回事”地给予响应和讨论。

她会认真且平静地找出充分的理由,说服女儿,让女儿明白自己的看法。

她跟女儿意见分歧,有所争执时,若事后想想是自己的不对,她会放下架子主动跟女儿承认错误。

即使遇到非常必要的问题,她也不会用命令强制的口吻要求女儿,而是用“我希望……”或“我建议……”,给女儿留下自主的空间。

在她的影响下,女儿也从来没有用撒泼打滚、大喊大叫、故意唱反调的方式跟她对抗过。

而是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商有量地谈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与其因为孩子的反叛焦虑发火,不如接纳孩子的反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根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关注。

以身作则地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平和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赫尔曼·胡普费尔曾经说过: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反抗过,那么,他就没有真正的童年。”

反叛,说到底是一个孩子走向独立和自主的抗争。

所以,那个一身反骨的孩子,不是故意跟谁作对,而是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想要“活出自我”而已。

面对孩子的“反叛”,我们多一份接纳和兜底的耐心,孩子就多一份探索自我,突破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对所有父母来说,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因为,我们的孩子必须要经过这段暂时的挣扎和痛苦,才能慢慢成熟,破茧成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永不出场的戈多
2024-06-17 12:04:16
江苏南京,王先生存了500万元,当月就获得了35万元的利息。3个月后,他又获得了67万元的利息

江苏南京,王先生存了500万元,当月就获得了35万元的利息。3个月后,他又获得了67万元的利息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4-06-16 07:15:02
养老金上调3%:给你公式算算你能涨多少,呼声:给企业老人多涨点

养老金上调3%:给你公式算算你能涨多少,呼声:给企业老人多涨点

大风文字
2024-06-17 18:46:14
太震惊了!据网传亏损总额已达26万亿,市场正在被散户抛弃?

太震惊了!据网传亏损总额已达26万亿,市场正在被散户抛弃?

兵哥闲聊
2024-06-17 17:28:44
7分29秒视频疑似曝光翰林府女销售和男业主发生的瓜,网友热议!

7分29秒视频疑似曝光翰林府女销售和男业主发生的瓜,网友热议!

新动察plus
2024-06-17 16:15:33
身高191体重180火遍全网的马丁-亚当:上届欧洲杯我在家喝酒

身高191体重180火遍全网的马丁-亚当:上届欧洲杯我在家喝酒

直播吧
2024-06-16 17:34:10
比利时噩梦开局!多库超低级失误,卢卡库两失良机,9场仅1次逆转

比利时噩梦开局!多库超低级失误,卢卡库两失良机,9场仅1次逆转

奥拜尔
2024-06-18 00:18:26
中方如何看待乌“和平峰会”联合声明?外交部:没参加,不评论

中方如何看待乌“和平峰会”联合声明?外交部:没参加,不评论

澎湃新闻
2024-06-17 16:02:29
一查就停产,很多大老板开始失眠了

一查就停产,很多大老板开始失眠了

大猫财经Pro
2024-06-17 18:00:38
20亿元项目黄了 1.6亿元保证金也难收回 勘设股份拟提起诉讼

20亿元项目黄了 1.6亿元保证金也难收回 勘设股份拟提起诉讼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6 23:04:24
刚刚,有人为我们捍卫了最后的底线!

刚刚,有人为我们捍卫了最后的底线!

一个坏土豆
2024-06-17 20:36:12
曝曹县翰林府业主出轨女销售,7分29秒视频曝光,女方生活照被扒

曝曹县翰林府业主出轨女销售,7分29秒视频曝光,女方生活照被扒

飘飘视角
2024-06-17 21:13:14
马伊琍16岁女儿为爸爸过父亲节,文章配合女儿歪头卖萌画风超有爱

马伊琍16岁女儿为爸爸过父亲节,文章配合女儿歪头卖萌画风超有爱

娱絮
2024-06-17 10:13:10
毛泽东个人简历!无人能比

毛泽东个人简历!无人能比

华人星光
2024-06-17 18:34:35
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再创新高

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再创新高

金台资讯
2024-06-17 06:19:08
38岁博尔特现状:与1米55女友生了3孩子,每年领400万美元至终身

38岁博尔特现状:与1米55女友生了3孩子,每年领400万美元至终身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17 17:25:31
被大49岁的谢贤养了12年,拿2000万分手费走人的coco,如今怎样了

被大49岁的谢贤养了12年,拿2000万分手费走人的coco,如今怎样了

闻星盼夏
2024-06-17 18:50:02
三年前应当送达的通知书三年后“摆拍”,甘肃一烟草局被指伪造证据,回应:纪委介入

三年前应当送达的通知书三年后“摆拍”,甘肃一烟草局被指伪造证据,回应:纪委介入

潇湘晨报
2024-06-17 21:17:13
怎么会有这么邋遢的女艺人

怎么会有这么邋遢的女艺人

刘空青
2024-06-16 20:06:28
王思聪终于回复黄一鸣,网友直接笑不活

王思聪终于回复黄一鸣,网友直接笑不活

菠萝小九
2024-06-17 10:59:13
2024-06-18 02:04:49
男孩派
男孩派
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
1255文章数 217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我们试玩了《星战:亡命之徒》,并和开发者们聊了聊

亲子要闻

弟弟用力掐姐姐的脸,姐姐一声不吭看了一眼妈妈,站起来一顿操作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