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蔡畅给中央写信提一要求,随后江西74岁农妇身份被证明

分享至



前言

1988年,江西一位74岁农妇,收到北京一封来信。写信的人告诉她:蔡畅大姐现在病重,宁都一别已经54年未见,希望你设法来北京见一见大姐!我们都上了年纪,这样的机会不多了……

看到这封信的那天晚上,这位江西农妇想了很多。隐姓埋名这么多年,她曾无数次想要再见一见故人,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无奈放弃。

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去北京见一见日思夜想的故友。

很快,老妇在儿子的陪同下,收拾行装来到北京。说明来意后,全国妇联的工作人员,立即将她们母子带到北京医院。

由于病重,蔡畅说话都已经不方便,很少会客。但是,听到来者是陈毅夫人赖月明后,88岁的蔡畅,激动得不住点头,表示一定要见一见这位客人。

那么,赖月明与陈毅、蔡畅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几十年来,他们都未能相见呢?



与陈毅相恋

1931年,中共赣西南特区委成立,陈毅担任特区委书记。这一年的7月,国民党不甘心第一、二次“围剿”中央苏区的失败,又纠集3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三次“围剿”。

随着敌人派出大批飞机向中央苏区腹地瑞金、于都等地进行狂轰滥炸,战争迫在眉睫。

很快,陈毅接到了去总前委开会的通知。离开前,陈毅交代妻子肖菊英:“革命者流血不流泪,我们主力部队已经开始集结,后方比较空虚,你们机要人员要随时准备采取应急措施。一要防破坏,二要防空,关键时刻要做好文件保护工作,组织群众转移。

肖菊英对陈毅说:“放心吧,我会按照你说的做的,希望你能按时回来。”

原本,陈毅预计四天后回来,但因为路上遭到了袭击,马被打死,他和警卫员只能绕道步行,回来时,天已经黑了。



更加让陈毅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天,他和妻子肖菊英已是天人永隔。

原来,就在陈毅回来的这天中午,肖菊英提前做好了几道陈毅爱吃的菜,在家等着陈毅回来。突然,几架敌机开始对特区委所在地进行轰炸。

肖菊英谨记陈毅离开前的交代,不顾敌机俯冲扫射以及飞来的弹片,冒着滚滚浓烟跑上楼,火速将机要文件送到楼下埋起来。

随后,她又与同志们一起组织群众防空袭。就在她带领最后一批群众走到村口时,一架敌机突然俯冲下来,惊吓之下,群众四散逃开。

肖菊英冒着弹雨,一边跑,一边喊着让大家卧倒。岂料,肖菊英突然踩空,掉进一口深井中。

肖菊英牺牲后,陈毅大受打击,非常难过,悲痛之下写了一首《悼亡妻》。

妻子牺牲近一年后,陈毅依旧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当他途经信丰时,专门进城看望岳父母,并将妻子的遗物交给二老。

触景生情下,陈毅在亲人面前,泪流满面。



此后,陈毅的眉宇之间,常常显现出丝丝哀情,再加上工作繁忙,生活上无人照料,陈毅一天天消瘦,看起来非常憔悴。

1932年8月,配合主力红军作战的江西军区部队,在陈毅的率领下,来到宁都暂作休整。

为了欢迎凯旋的子弟兵,少共省委组织了文艺队进行演出。

那天晚上,18岁的赖月明登台,唱了一首又一首的兴国山歌。这是陈毅第一次见赖月明。

赖月明是蔡畅非常看重的年轻人之一,外出工作经常带着她,让她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还教她读书认字,赖月明非常尊重,也非常感激这位大姐。

此次见到憔悴的陈毅,蔡畅便与李富春商量,要给陈毅重新组织家庭,让他开始正常的生活。

于是,蔡畅等人想要撮合能说会道,心细能干的赖月明与陈毅在一起。

但是,当他们将这个想法告诉陈毅后,陈毅却火了:“你们真是乱弹琴,我说了不再结婚,你们瞎操啥子心!”



在陈毅看来,当时差不多每天都要打仗,如果哪一天自己牺牲了,岂不是连累了人家姑娘。另外,陈毅觉得他们的年纪也不大合适,陈毅已到了而立之年,而赖月明才18岁。

而赖月明那边,听到给自己介绍的对象是陈毅,吓得连连摇头:“不行,他是大首长,我是小干事,他是知识分子,我是睁眼瞎,配不上啊!”

蔡畅马上对赖月明说:“共产党讲究男女平等,夫妻之间不分官儿大小。至于文化程度低,可以让陈毅教你嘛。”

最终,在蔡畅的多次劝说下,陈毅与赖月明再一次见面了。

刚见面,陈毅就笑呵呵地跟赖月明打招呼,并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说道:“不知道蔡畅同志有没有和你说,我的年纪比你大,而且结过婚,你不嫌弃我吗?”

赖月明没想到陈毅这样大首长如此坦诚、直言不讳,她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年纪小,不懂事,文化程度也低,你愿意帮助我学文化吗?”

陈毅笑了:“文化程度低不是你的错,中国妇女历来生活在最底层,有文化的很少,这是社会造成的。以后我教你识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经过几次见面交流后,双方都同意了这段婚事。蔡畅高兴地将他们的婚事定在九九重阳节,寓意白头偕老、天长地久。

结婚当天,赖月明拿出自己的15元公债券,再加上陈毅平时攒下来的伙食尾子,办了九桌酒席。省委、省军区以及附近县委的同志,纷纷前来祝贺,蔡畅还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新婚当天晚上,陈毅与赖月明在一间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子以及一盏油灯的房间里,并排坐在床沿上。陈毅开口说道:“月明,我的是单名,你也取个单的,就叫‘赖明’吧!”

就这样,“赖明”成了只有赖月明与陈毅才知道的特殊名字。

在度过一段短暂的甜蜜日子之后,陈毅与赖月明不得不暂时分离。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分离似乎是一种常态。

陈毅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反“围剿”战斗中,而赖月明则留在后方,负责儿童工作,同时协助蔡畅做一些妇女工作。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