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心得交流,这“四个保持”平实质朴,接地气才能展现水平

分享至

纪律教育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是职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类讲话发言,它是你学习、实践后,或者就某件事、某类事的一种感受体会总结。

按专栏课程安排,我们交流警示教育后的心得体会,如何讲好?

首先,语态方面,既然是侧重思想认识方面的交流,那么自然是越接地气越好,大道理、理论谁都知道,也可以根据需要讲,但要想讲出水平,更多的是要用平实质朴的话,这样才能显示你的理解认识,展示你的综合能力,也更能让人感同身受。

其次,标题方面,就是要注意归纳总结,整体浓缩为几个关键词,便于自己展开说,也便于他人理解,展示自己逻辑思维清晰的个人素质。这里需要注意的误区是,好的标题不在于多么的高大上,标新立异,更多的是标题与内容的高度照应,一味生搬硬套。就是舍本逐末。

最后,就是整体内容上,紧扣警示教育,谈自己怎么看、怎么做,把握几个重点就好,不要贪全。层次结构简单点,不要弄成标题性讲话发言,都是要点,都没有展开说,开头部分:



通过学习什么,或者观看什么,或者开展什么,我感触很深。作为一名某某,我认为,在工作生活中,应始终做到勤学敬业、廉洁自律,努力做到“四个保持”。

一、保持清醒的头脑

时刻谨记我们的职责,“不以恶小而为之”。思想防线的缺口,往往从小事、小节打开,从小节失守到大节丧失,是一些腐败分子走向不归路的普遍规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链条最容易在薄弱环节上断裂。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就会滑入罪恶的深渊。正如某某忏悔的:“在权力面前,我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了功名金钱的牺牲品……”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必然会犯错误、栽跟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活生生的事实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小节上从严把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