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工道·专题 | 他们竟然让敦煌成为“科技的殿堂”

0
分享至

原标题:工道·专题 | 他们竟然让敦煌成为“科技的殿堂”

作者:康劲 张云文



《汉书》里记载,“敦,大也。煌,盛也。”跨越千年,敦煌莫高窟以其无与伦比的壁画和彩塑,不负“盛大辉煌”的历史盛名。

但如果说,现在的敦煌,也是一座“科技的殿堂”,人们或许会感到疑惑。

今年1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登上领奖台,成为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的50个团队之一。

他们让世人看到,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背后,中国有一支站在世界前沿的科技力量。80年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孙儒僩、李最雄、李云鹤、王旭东、苏伯民等一代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贡献“敦煌经验”。

01

在神秘洞窟“写”化学方程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正在做数据采集。受访者供图

“一个化学专业的理科生,去洞窟里能做什么呢?”1992年,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的苏伯民,正在甘肃地矿局从事地矿分析工作,刚刚在专业上崭露头角,就接到调令——他被“挖”到了敦煌研究院。

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面壁画,都有说不完的历史和故事。年轻的苏伯民被深深震撼。

敦煌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是世界现存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石窟艺术群。

独占多项世界之最,也面临诸多世界级难题,酥碱就是其一。这是一种让精美壁画在时间长河里,一点点化为粉末的“绝症”。

在修复第85窟的过程中,苏伯民和同事们一起尝试了81种配方、历时7年,终于找到了既能脱盐又能保持壁画原貌的方法,成为人类壁画保护的经典案例。

2006年5月,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苏伯民作为全国文博系统唯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登上领奖台。

那段时间,苏伯民主持和参加了10多项壁画研究项目和壁画保护工程,其中“用PS渗透加固土建筑的研究”等项目,对文物保护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过30多年的探索,敦煌研究院会聚了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等学科的文物保护科技人才,拥有全国最大的文物保护科研团队,在神秘洞窟里“写”化学方程式的苏伯民也已成为敦煌研究院院长。

近年来,这支团队不仅先后攻克古代壁画起甲回贴、酥碱脱盐、空鼓灌浆等修复难题和干旱环境土遗址结构失稳、表层劣化加固等“瓶颈”制约,也推动中国的石窟保护技术迈入世界前沿。

02

藏在壁画里的科学功力

“进入洞窟后,不仅一举一动会被摄像头记录,甚至呼吸都会被严格监测……”在敦煌,导游的一句提醒,让游客们不禁肃然静息。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其背后包含着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在洞窟监测、环境模拟和防治文物虫害、鸟害、微生物病害等方面的深厚科学功力。

“现在,莫高窟的游客承载量,正常票不能超过6000张,旺季时应急票不能超过1.2万张,这个用于决策的数据依据,就是通过对洞窟内微环境变化的监测,结合游客参观路线设置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的。”王小伟是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主任,他带领的26人团队不仅负责莫高窟的监测,还在2023年底完成了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系统(第一期)项目的建设。

如今,甘肃省内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麦积山、炳灵寺和北石窟寺等6个石窟全部纳入该平台,纵横1000多公里的石窟实现了主要风险实时监测等目标。

夯土是中国几千年来最广泛使用的建造技术,也是人类重要的文物资源。

20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就开始了对土遗址病害机理、保护技术的研究。今天,敦煌研究院历时10余年建成的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座全气候大型模拟平台。通过加载遗址保存环境参数,实验室对数吨重的石窟寺和土遗址样品进行模拟试验,为不同类型的遗址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敦煌研究院的生物实验室里同样藏着“科学密码”。

“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和文物虫害、鸟害、微生物病害打交道。”在研究员武发思的背后,摆满了微生物培养箱、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等先进设备。武发思和团队还承担着麦积山石窟松鼠科动物危害防控、炳灵寺石窟鸟害监测与防治、北石窟寺生物风化机制研究等科研项目。

03

那些面壁的“大国工匠”


李云鹤在敦煌洞窟内。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摄

前沿科技,离不开卓越工匠。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现场,86岁的敦煌研究院修复师李云鹤,挥舞手臂走上领奖台,顿时成为关注焦点。

从1956年来到敦煌,李云鹤修复文物65年,经手彩塑500余身,壁画4000平方米。

20世纪50年代,壁画修复还是一项无人涉足的工种,国内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当时邀请来的外国专家不仅态度傲慢,而且技术也“不服水土”。

年轻的李云鹤反复测试各种工具、材料,医务室废弃的注射器、血压仪的气囊、装裱室里的纺绸,他都尝试过,还仔细研究壁画上的各种矿物颜料和棉、麻等辅助材料。

从修复指甲大小,到完成整面墙壁。经过10多年的探索,历时700多天,濒临毁灭的161窟终于“起死回生”。这不仅是敦煌研究院首个自主修复的洞窟,也揭开了中国壁画修复保护的新起点。

如今,李云鹤已是国内原位整体揭取复原大面积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被称为修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代宗师”。

后来,儿子李波接过了李云鹤的衣钵,这对“父子工匠”也成为壁画彩塑文物修复界的一段佳话。

1990年开始,李波跟着父亲从事古代壁画彩塑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30多年间,保护修复古代壁画2000余平方米,彩塑150余身,还为地方文博单位培养了200余名壁画修复技术人员。

2022年,李波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壁画彩塑类)中荣获一等奖。次年,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樊再轩是敦煌研究院的又一位壁画修复大师。1981年起,他就跟着李云鹤等专家修复壁画。

2011年,刚有微信,樊再轩随手写了微信名——“面壁三十年”;如今一晃又10多年过去了,再一算,他已在敦煌“面壁”43年。

“面壁”不仅考验着人的耐心和执着,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素养。“修复者要具备解剖学、肌理骨骼、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要发现这尊雕塑当时真实的样子,然后再慢慢修旧如旧,恢复历史的原貌……”樊再轩说。

每一次“面壁”,都是与历史的默契对话,是文明交流与文化传承的亲密拥抱。

曾经,敦煌是人类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跨越千年,今天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继续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用科学与技术,照亮敦煌的未来千年。

来源: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处罚俞莉博士的医学院,膝盖跪肿了

处罚俞莉博士的医学院,膝盖跪肿了

宾语观世
2024-06-17 10:38:39
TVB实力男星相隔13年重返娘家拍剧,直言有难度:不想重复以前角色

TVB实力男星相隔13年重返娘家拍剧,直言有难度:不想重复以前角色

TVB剧评社
2024-06-16 00:11:48
曝光!他骗色骗炮的事情,再也藏不住了!

曝光!他骗色骗炮的事情,再也藏不住了!

拾点先生
2024-06-17 21:35:25
车头字母“GAME OVER”,山寨老头乐开进路虎4S店:售后都沉默了

车头字母“GAME OVER”,山寨老头乐开进路虎4S店:售后都沉默了

三言科技
2024-06-17 18:24:10
专家:对俄战争已然失败

专家:对俄战争已然失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1-22 15:13:11
养老金上调3%:给你公式算算你能涨多少,呼声:给企业老人多涨点

养老金上调3%:给你公式算算你能涨多少,呼声:给企业老人多涨点

大风文字
2024-06-17 18:46:14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永不出场的戈多
2024-06-17 12:04:16
时机已到,扣押拘捕!中国海警发声: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时机已到,扣押拘捕!中国海警发声: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大风文字
2024-06-17 18:03:01
讲个敏感的,大家都没钱了…

讲个敏感的,大家都没钱了…

邓姐姐的美好生活提案
2024-06-17 19:09:09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我们有必要尽一切努力满足普京的期望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我们有必要尽一切努力满足普京的期望

西楼饮月
2024-06-17 17:48:55
宋慧乔9年前旧照被疯传,没了10级美妆,才知道啥叫纯天然美女

宋慧乔9年前旧照被疯传,没了10级美妆,才知道啥叫纯天然美女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5 17:26:09
三年前应当送达的通知书三年后“摆拍”,甘肃一烟草局被指伪造证据,回应:纪委介入

三年前应当送达的通知书三年后“摆拍”,甘肃一烟草局被指伪造证据,回应:纪委介入

潇湘晨报
2024-06-17 21:17:13
多家上市公司陷入补税风波,税务系统严查正在进行,一切可能只是刚启幕

多家上市公司陷入补税风波,税务系统严查正在进行,一切可能只是刚启幕

互联网大聪明
2024-06-17 22:22:57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财联社
2024-06-17 16:10:06
江苏涟水数学天才女生涉嫌造假

江苏涟水数学天才女生涉嫌造假

张所长
2024-06-17 10:36:20
马伊琍16岁女儿为爸爸过父亲节,文章配合女儿歪头卖萌画风超有爱

马伊琍16岁女儿为爸爸过父亲节,文章配合女儿歪头卖萌画风超有爱

娱絮
2024-06-17 10:13:10
一查就停产,很多大老板开始失眠了

一查就停产,很多大老板开始失眠了

大猫财经Pro
2024-06-17 18:00:38
伟大的3-0!欧洲杯第一个冷门:中超旧将世界波,队史第2胜似夺冠

伟大的3-0!欧洲杯第一个冷门:中超旧将世界波,队史第2胜似夺冠

叁炮体育
2024-06-17 22:53:27
身高191体重180火遍全网的马丁-亚当:上届欧洲杯我在家喝酒

身高191体重180火遍全网的马丁-亚当:上届欧洲杯我在家喝酒

直播吧
2024-06-16 17:34:10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54:26
2024-06-18 01:10:44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5435文章数 110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亲子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亲子要闻

弟弟用力掐姐姐的脸,姐姐一声不吭看了一眼妈妈,站起来一顿操作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