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队下场收房,但这次救市拉不动房价了

0
分享至

迄今为止,中国房地产进行过三次救市,分别是2008年,2014年和2024年。

前两次效果明显,救市后,房价都快速上涨,但是这一次,拉不动房价了,为什么?

先看一组数据就明白了:


首先,看人均居住面积,中国是41.7平方米,对比一下,美国是62.4平方米,德国是46.6平方米,波兰是40平方米,英国是37.6平方米,法国是36.5平方米。

其次,人口增长率,-1.48‰,居民杠杆率64.12%,数据已经不是很乐观了。

然后是,城镇化率64.12%,已经趋于稳定。

最后是,地产市值/GDP,357%,这就很危险了。

和历史数据比较,就更能明白357%的含义了。

20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前,其住房市值占GDP比重高达391%。

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住房市值与GDP比例为169%,日本为216%,德国为207%,英国为269%,法国为362%。

危险,不言而喻。

因此,国家队开始下场收房了。

给21家银行发放3000亿,允许他们定向给到央企和国企,然后由他们去收购市场上尚未售出的存量住房,改成保障房。

这里有三个重点:

(1)3000亿保障性住房贷款,其实是5000亿。

因为收购后,存量房收购项目可以按照本金60%再贷款,再融资2000亿。

这就是所谓的再贷款,所以,一共是释放出了5000亿的资金。

(2)对于存量房的定义非常清晰:就是开发商现有的没有卖出去的新房。

(3)国家通过发行专项债,资金封闭循环,专项用于存量新房的收购,并用后续出租出售所得偿还专项债。

利率低,整个贷款的利息是1.75%,期限是1年,但是可以展期4次,也就算是4年贷款了。

所以,租售比只要达到2%就能覆盖利息成本。

上一轮,货币化棚改,涨价去库存,短期看有效,长期看,扬汤止沸。

这一轮,举债救市,官方收储去库存。

国家出钱,地方收储转为保障房,用最小的成本,解决房地产的重大问题,是目前相对有效的办法。

达到三个效果:(1)帮助当地去库存,缓解还债压力,(2)提高闲置房产的利用率,(3)满足居民置换改善和租房的多种需求。

而且从消费端,降低首付,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然后取消全国贷款利率下限,刺激购买。

其实,早在去年就已开始布局试点,央行为此筹集了一千亿,由国开行牵头,各国有大行向天津、重庆、济南、郑州、长春、成都、福州提供超长期资金‍。

现在库存量这么大,直接发债来回购新房,既解决了保障房的问题,又解决了去库存的问题。

把周期拉长,以时间换空间。

国家队亲自下场,目前的楼市又不景气,国家队能压价以低价格收储,也会形成一个市场“参考价”,进而对市场房价形成抑制。

目前房产细分为几类:商品房、学区房、人才房、公寓房、经济适用房、团购房、法拍房。

现在又多出来一种,政府收储房。

如果政府购买数量不足,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目前的情况,严重的供大于求,各地产商的现金流多绷得紧紧,巴不得政府出面,拿回资金解套呢。

5000亿下来,进入房企腰包,企业就能活下来,现金流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但是,也有问题,没解决血管堵塞的问题就开始直接输血。

注定,房价不能降太多。

这次杀手锏拿出来的很多,护盘房地产行业的决心很强.

所有的政策其实都隐形指向:房价不能跌太多了。

国家是希望房价降一降的,但是降太多,对于经济的影响就有点大了。

毕竟,全国90%以上金融抵押物是房产,大幅度缩水会引发极大的连锁反应。

同时也说明,经济非常需要房地产,毕竟,房地产的市值是GDP的3.57倍。

目前中国转型之际,还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顶替地产及关联行业的地位。

初衷是好的,关键看落实会不会走样?

收购谁的房子,用什么价收购,收购了租给谁,能租多久,租下来的怎么转租给别人,你要相信中国人民的智慧。

中国现在的房地产不管从任何角度看 都没有再涨下去的理由了,如果还能继续玩下去 国家队是不会下场收房的。

一方面房价下降,一方面增加保障房供应。

这只是刚刚开始,慢慢的限制都会放开的。

严格意义上讲,2024年不能叫救市,叫散场联欢会比较合适。

点击下方原文链接加入会员|首席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前商务部长: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就像“精神分裂症”,一面派耶伦、布林肯来谈判,另一面又不断言语攻击中国

美国前商务部长: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就像“精神分裂症”,一面派耶伦、布林肯来谈判,另一面又不断言语攻击中国

国际在线
2024-06-16 17:33:11
没人敢模仿的10位网红,看他们挣钱,我是一点也不眼红

没人敢模仿的10位网红,看他们挣钱,我是一点也不眼红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4-06-14 19:14:02
时隔21年再次来中国,桑尼亲承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还会一点中文

时隔21年再次来中国,桑尼亲承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还会一点中文

尘语者
2024-06-17 22:55:21
高考分数633!她是娱乐圈唯一考进清华的童星,颜值和美貌并存

高考分数633!她是娱乐圈唯一考进清华的童星,颜值和美貌并存

大果小果妈妈
2024-06-16 19:08:59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知秋侃史
2024-06-12 04:14:35
重庆最憋屈的大学——渝州大学已经拆了,据说地皮卖给了重庆一中

重庆最憋屈的大学——渝州大学已经拆了,据说地皮卖给了重庆一中

今日搞笑分享
2024-06-17 19:04:50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喝粥与死亡率的关系,长期喝粥的人更长寿吗?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喝粥与死亡率的关系,长期喝粥的人更长寿吗?

39健康网
2024-06-13 22:00:03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兵国大事
2024-06-04 10:14:25
印度又破新记录!首都热的无法居住!恒河水也被印度人洗到浓稠

印度又破新记录!首都热的无法居住!恒河水也被印度人洗到浓稠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4-06-17 05:20:06
甘肃一母亲将4个孩子砍死后服毒自杀,3封遗书令人泪目

甘肃一母亲将4个孩子砍死后服毒自杀,3封遗书令人泪目

莉雅细细谈
2024-02-28 19:58:08
网友食堂偶遇韦神韦东奕,衣服袖口开线显邋遢,饭食简单让人佩服

网友食堂偶遇韦神韦东奕,衣服袖口开线显邋遢,饭食简单让人佩服

柠檬有娱乐
2024-06-17 16:41:59
逆转取胜土耳其的最大意义在于,要有耐心,对蔡斌不可轻下断言

逆转取胜土耳其的最大意义在于,要有耐心,对蔡斌不可轻下断言

邢台风雅颂
2024-06-16 21:26:53
大消息!普京签令

大消息!普京签令

中国基金报
2024-06-17 23:02:50
看到女罪犯的身材,网友竟直呼“老婆”!这是有多恶俗?

看到女罪犯的身材,网友竟直呼“老婆”!这是有多恶俗?

听风听你
2024-06-17 22:03:31
坐滩舰终于迎来大结局,菲驻军恐提前撤离,中方发话:允许离开!

坐滩舰终于迎来大结局,菲驻军恐提前撤离,中方发话:允许离开!

绝对军评
2024-06-13 07:53:45
母亲帮女儿开Ins号,几个月涨粉十万,9万都是恋童男...

母亲帮女儿开Ins号,几个月涨粉十万,9万都是恋童男...

英国那些事儿
2024-06-17 23:16:58
普京签署命令解除四名国防部副部长职务

普京签署命令解除四名国防部副部长职务

国际在线
2024-06-17 23:02:42
江苏男子罗布泊探险后精神失常,临终坦白真相:回来的不是人

江苏男子罗布泊探险后精神失常,临终坦白真相:回来的不是人

青丝人生
2024-06-11 18:49:55
今天,王思聪“私生女”事件再爆大料!该来的果然来了!

今天,王思聪“私生女”事件再爆大料!该来的果然来了!

财经要参
2024-06-17 08:26:53
发现一个迹象,俄乌战争很可能打不了多久了

发现一个迹象,俄乌战争很可能打不了多久了

文雅笔墨
2024-06-17 18:17:39
2024-06-17 23:54:44
郎club
郎club
汇聚政商民智,解析财富生活。
4568文章数 337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弟弟用力掐姐姐的脸,姐姐一声不吭看了一眼妈妈,站起来一顿操作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手机要闻

鸿蒙NEXT版图扩张:升级机型、版本内核区别,基本都清晰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