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启大爆炸出现蘑菇云,数万死者一丝不挂,近代学者揭开真相

分享至

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公元1626年5月30日。

大约早上9点左右,明熹宗朱由校正在乾清宫用膳,忽然一声巨响传来,将整个皇宫的大殿都震得颤颤巍巍。

朱由校不由地移步门外观看,当时有两名太监紧随其后,不幸的是两名太监其中一人被震落的殿瓦当场砸死。当时正在皇极殿施工的两千余名工匠全部遇难。

这一震动,让朱由校惊恐不已。

在他看来,这是上天对他的警示。他清楚的明白,自他登基以来,对国家几乎没有什么作为。他酷爱木艺,每日只喜欢钻研木匠,在历史上也被誉为“木匠皇帝”。

朱由校为了平息天怒,他一方面效仿前朝皇帝向全国人民下发了“罪己诏”,另一方面安排相关官员彻查巨响的来源和大震的原因。

很快,调查报告和各类消息就传递上来了。

“塌毁房间共一万零九百三十一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人。”



当时正在都察院值班的御史王业浩闻声上街探看,发现:

“屋舍碎坏,不可胜计也。震压、冲击、蹂踏死者,不可胜计也。……王恭厂火药局失火,炮发沿近屋舍,人民已无噍类。”

在朱长祚的《玉镜新谭》与文秉的《先拨志始》,不仅记载了大量房屋塌毁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同时还特别指出“驴马鸡犬殆尽”

还有抄撰本《天变邸抄》中,关于此次爆炸描述的最为详尽:

“长安街一带,时从空飞坠落人头,或眉毛,或鼻,或连一额头,纷纷而下,大木飞至密云,石驸马街有五千斤大石狮子飞出城门外”。

意思是说,在爆炸期间,天上掉落了很多人体的残肢,很大的木头飞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北京密云区,还有驸马街上重达5000斤的石狮子,也被炸到了城门外。

其中,还有更离奇的,“所伤男妇皆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

事后人们在距离京城30公里外的昌平校场却发现了大量衣服和首饰,这一点尤其不可思议。

以上所述,就是震惊中外的世界三大爆炸未解之谜的“天启大爆炸”。

事件发生后,400余年来,始终有学者对此研究乐此不疲,截至当前主要有四种说法。



地震说

史料记载,明朝时期北京城曾发生过数百次地震,也正是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天启大爆炸极有可能是一场五级以上的地震造成的。

但是文献记载中发现,当时距离震灾中心最近的真如寺、承恩寺等均未受到太大破坏,这一点与地震极为不符。

还有,《天变邸钞》中记载,在巨响传出的一瞬间,一个特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巨响声中,天空丝状、潮状的无色乱云横飞,有大而黑的蘑菇、灵芝状云像柱子那样直竖于城西南角。

这样的描述,很像原子弹爆炸的场景。

还有爆炸中,“不论男女,尽皆裸体”、“寸丝不挂”、“褫衣物”的现象,以及大木头和石狮子,飞到了几十公里之外,与地震说也极为不符。由此地震说很难站住脚。

陨石说

明朝时期,古人对于陨石已经有了明确的概念了。当时称为“天外之石”或者“天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