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妃究竟有什么魅力?78岁还被乾隆翻牌子,去世后被还追封为贵妃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只闻新人笑,不听旧人哭。这些诗句描写的都是风流男子一生放荡不羁,只剩女子一人孤独垂泪。清朝乾隆皇帝就是一个生性风流的人,七十多岁依旧选妃纳妾。



后宫佳丽三千,宫外还有数不清的莺莺燕燕。乾隆皇帝好大喜功、风流快活,不过却有一个妃子在他这成为意外。愉妃78岁了还被乾隆翻牌子,后宫女人这么多,年轻貌美的更是数不胜数,乾隆为何在晚年依旧对愉妃念念不忘呢?愉妃有什么魅力能做到如此?

不争不抢的愉妃

你印象中的愉妃是小时候《还珠格格》中只存在于永琪的口中,早已去世了的人,还是《如懿传》中“你敢发誓吗?”整日为皇后着想的人,还是《新还珠格格》中用尽一切办法拆散永琪和小燕子的人呢?



其实《如懿传》中的愉妃形象更加贴合于历史,一开始不争不抢,只有永琪一个儿子,宠爱有加算不上,但到了晚年还能被皇帝想起召见,身体特别健康,活到了79岁。

愉妃出身并不出彩,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没有出挑的容貌,只不过家里算是个有钱人,在前朝并没有任何势力。乾隆帝当时只是一个王爷时愉妃就在府中了,只不过是身份最低的“格格”。

这里的格格指的是王爷小妾里最低的位份,在潜邸愉妃并不受宠,长相不突出,性格也不是特别讨人喜欢,每天小心翼翼,说话小声小气的。乾隆一开始压根没把愉妃放在眼中,毕竟他在做王爷时光格格就已经有八九个了。



乾隆登基愉妃作为格格自然进入后宫,封号只是海常在。我们经常看清宫剧也能知道,常在的位份是很低的,这也能看出乾隆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愉妃本人也并不在意,对名利、钱财、位份、恩宠都看得很淡。

乾隆二年偶然间被翻牌子宠幸一晚,乾隆一看海常在也伺候了自己很长时间了,就晋个位分吧,封为海贵人。封为海贵人的愉妃并没有表现得很高兴,还是和以前一样不争宠不刻意表现自己,人淡如菊的性格却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后宫这么多女人还没有一个和愉妃一样不在乎恩宠的,乾隆开始对她上心了。在相处过程中,乾隆发现和愉妃聊天会很自在、很舒服,也可能是因为愉妃不会刻意地迎合他,让他觉得十分新鲜。



愉妃的恩宠多了不少,乾隆六年愉妃生下皇五子永琪,乾隆十分高兴晋封她为愉嫔。愉妃之前封为“海常在”“海贵人”都是以姓氏作封号,“愉”是乾隆赐给她的封号,意思为温柔、温和。

从封号上可以看出,愉妃性子和善、温柔,并不是一个争风吃醋的女人,或许还有点胆怯懦弱。愉妃的晋升都是正常符合规定的,生下儿子也不过是封为嫔,这说明乾隆对她并不是特别宠爱,只是心中有这个人罢了。



愉妃在乾隆皇帝心中的位置提升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愉妃的儿子永琪,永琪的出现让愉妃在乾隆心中有了不一样的分量,也成为了愉妃能在后宫安度晚年最重要的原因。

乾隆对永琪格外偏爱

永琪是乾隆的第五个儿子,乾隆对嫡子是很固执的,所以一直都想立嫡子为太子,可是命不太好,富察皇后生的儿子全都夭折了。乾隆只能寄希望于其他的儿子,要说乾隆的儿子个个都很出色,箭术骑射都很厉害,永琪自然也是一个文武全才。

清朝后宫有一个规定,只有嫔以上的后宫主卫才能自己养育孩子,其他妃子不允许抚养自己的孩子。一般孩子在满月之后就会离开生母,除非特殊日子,否则两人不允许私下见面。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母子关系太过亲密,防止外戚干政。



愉妃生下永琪时只是个贵人,自然是不能抚养永琪的,不过乾隆看在愉妃没有家世背景,本人又不争风吃醋的性格上允许愉妃时常前去探望永琪。这样的形式也算是亲自抚养永琪了,永琪很争气,在愉妃的教导下文武双全,精通汉满蒙三种语言,精于天文算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