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欧洲唯一一张反对票,是谁投的?

分享至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欧洲唯一一张反对票,是谁投的?

在上世纪40年代的风云变幻中,中国与美国、苏联等大国肩并肩站在了世界舞台上,共同签下了《联合国家宣言》的重要文献。随后,于1943年,这些国家再次携手提议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机构,旨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这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联合国的雏形。

正是因为中国在这一伟大组织的创建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到了1945年,这些常任理事国以及其他成员国共同见证了《联合国宪章》的诞生。

然而,好景不长,内战的阴云很快笼罩了中国,使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争取重新加入联合国的道路上,中国面临了美国的连续阻挡,这一幕持续了长达22年之久。

在这段时期,世界局势波诡云谲,美苏的冷战格局逐渐成型。而中国,虽身处孤立之中,却未曾放弃追求自强不息。它不仅派遣了志愿军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展现了国之雄风,同时还制定并实施了若干五年计划,促进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为了自主自强,在六十年代初,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相继成功试爆了原子弹和氢弹,震惊了世界。



终于,在1971年,转机到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一个关乎中国命运的重大投票在此举行。几乎130个国家共同参与了表决,中国以压倒性的赞成票胜出,正式重返联合国,并重新获得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公布结果的那一刻,会场内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彰显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在这次表决中,共有76个国家投出了赞成票,其中非洲就有26个国家站在了中国这边。

而在欧洲,除了一国之外的其他23个国家也表达了对中国的支持,这包括了法国、丹麦、白俄罗斯、冰岛、意大利、英国和瑞典等。此次胜利,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全面恢复,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的来临。

美洲的政治风云也展现了意料之外的景象。加拿大,这个众所周知长期紧随美国步伐的国家,出人意料地在这关键时刻投下了赞成票,这一举动无疑在会场内掀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人们对这一突破性的选择感到惊讶。



同样地,美洲的其他国家如墨西哥、秘鲁也毫不犹豫地为中国的归来贡献了自己的一票。亚洲地区的支持同样强烈,其中包括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邻国——印度、蒙古、以色列、新加坡等,共计16个国家站在了中国这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