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郭子仪已67高龄,唐代宗却赏他6个绝世美人,1年后发现真高明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子仪,将以仆固怀恩为首的回纥吐蕃党项联军在奉天,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击退,班师还朝。

唐代宗亲临安福门迎接,以隆重的宴会款待卫国有功的郭子仪。

十一月,代宗下诏任命郭子仪为尚书令,以褒奖郭子仪的赫赫功绩。

但郭子仪坚辞不受,唐代宗不理会,反而命令有关部门催促郭子仪尽快就任,并为他准备盛大的就职仪式。

郭子仪再辞之后,唐代宗在半推半就下接受了他的辞官,以一篇华丽而辞藻优美的诏书褒奖了郭子仪。

又赏赐给他6名美人,8名侍从,以及车服、帷帐、床褥、珍玩之具。



战功赫赫的郭子仪

郭子仪,历事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位皇帝,其生活年代处于盛唐转向中唐这一时期——历经安史之乱,藩镇反叛等多次战事,可谓战功赫赫。

郭子仪是扶唐朝这一大厦之将倾之人;

是使唐朝历安史之乱,吐蕃侵入,藩镇反叛而不亡,得有中唐、晚唐之时以存续之人。

我们提及自秦朝以来,每个国祚较长的古代封建王朝的各个时间段的称呼,会发现对每个朝代基本上是冠以初、盛、末三个称呼。

独唐有四类,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此为郭子仪之功也。



代宗与郭子仪的政治斡旋

广德二年的封赏,正是在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止息仆固怀恩叛乱之后进行的。

此时的郭子仪,对刚即位两三年的唐代宗来说,似乎有点功高震主了。

再加上安史之乱爆发后,从肃宗之后的各个唐朝皇帝,对将领开始产生不自然地猜疑。

代宗虽对将领存有不信任,但现实中对抗藩镇反叛,抵御外来入侵的需要,不得不依靠郭子仪这些将领的支持。

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代宗开始思考,拥有如此显赫功绩的郭子仪,是否还能为自己所用,是否还忠于朝廷?

那么要怎么去得知部下的心思呢?



官场中,最忌讳的就是亮出真刀真枪。

东西藏在暗地里,虽然可能你知我知,但尚有一丝回旋的余地。

一旦真刀真枪摆上台面,那就是要撕破脸皮了。

无论结果如何,大抵逃不过双方利益都受损的局面

所以唐代宗此时,能做的,唯有试探。

尚书令,这个职位,就是他投出来的第一个饵料。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尚书令这一职位,在中央三省六部体制设立之后,因尚书省既参与政策制定又负责政策施行,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特点,使得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凌驾于百官之上,所拥有的权力就如同秦汉时期的宰相一般。



再加之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潜邸之时,尚为秦王的时候,担任过尚书令一职。

待得李世民继位后,出于对皇帝本人的尊敬,避讳的需要,以及限制相权加强皇权的需求,就不再择选大臣担任尚书令一职,而是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的长官。

唐代宗此时,两度拜郭子仪为尚书令,酬谢不可不谓重——重到郭子仪虽有滔天功绩,也不能坦然受之。

那么倘若,郭子仪此时选择接受了尚书令这一职位。

难免不会令人多想。

郭子仪接受尚书令的任命,是否将自己自比为秦王?

之后又是否会学王莽司马昭乃至当朝高祖,要求受九锡?



到最后推翻唐王室,自立新朝?

果真是这样的话,代宗就更加寝食难安了。

同时,在朝臣僚也会对郭子仪产生天然的隔绝,甚至可能会出现一批幸进之徒,妄得从龙之功,使本就摇摇欲坠的唐朝更加风雨飘摇。

为了防范这样的局面,唐代宗抛出了“捧杀”这一饵料进行诱惑。

最终试探的结果是不错的。

郭子仪并无不臣之心,并且知进退,明事理。

他深知,尚书令这一职位显然是一个烫手山芋,是皇帝抛出来试探自己的诱饵。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这个职位断然是不能接下的。



故此,郭子仪上表写了一篇又一篇言辞恳切的奏文,上演了一出两辞两让的戏码,向皇帝表明自己对皇帝对朝廷的忠诚。

试探之后,唐代宗得出了满意的结果。

出于安抚的需要,唐代宗赐下了丰厚的赏赐,有6名美人,8名侍从,以及车服、帷帐、床褥、珍玩之具。

一般说来,古代封建王朝的赏赐存在政治、经济、精神三种社会功能。

在这里,唐代宗的赏赐主要是存在政治功能和精神功能。

政治功能是,唐代宗希望通过赏赐,能够得到郭子仪的尽忠,同时加强郭子仪作为唐朝臣子的政治身份的认同。



在政治领域,尽量地增强郭子仪为唐臣的可能性,能够继续扶持唐朝,不至于叛乱或者同异族相勾结。

精神功能则是加强皇帝本人与郭子仪的情感联系。

在拜郭子仪为中书令这一事上没有达成目的,紧接着又下达诏书表达了对郭子仪本人的赞美,以及赏赐了丰厚的食物。

这其实就是变相地告诉郭子仪,虽然没能让你在官职上更进一步,但我给你了丰厚的精神上和实际上的补偿,希望你能明白我对你的心意。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诚然,郭子仪在先前几次军事战斗中,证明了自己对唐王朝的忠诚。



但是,唐代宗,或者说每个皇帝,仍旧希望,部下杰出的臣子,对自己的忠诚能够一以贯之。

无论是官场和职场中,亦或是寻常的人事交往过程中,我们都希望能够以自己对对方的忠诚来获得对方对自己或是对事业的忠诚与认可。

不若学学唐代宗与郭子仪的相处,以国士待之,则以国士报之。

不过,在这丰厚的赏赐中,为何会有6位绝世美女呢?

郭子仪当时已经67岁高龄,又育有八子八女,无传宗接代的需要,也到了对美色不感兴趣的年纪。

那为什么唐代宗在明知道郭子仪已经67岁高龄下,还要再赏赐6位美女给他呢?



这其实是在效仿廉颇旧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唐代宗赐6位美女给郭子仪,就是在问,郭子仪你还有精力为国作战吗?

郭子仪全然接受了唐代宗的赏赐。

这是在向唐代宗表明,我郭子仪尚未年老到骑不上马拿不动刀的地步,还能如同廉颇吃饭一顿吃三斤一般,有充足的精力为国效命。

另一方面,郭子仪也是在自污,掩盖自己过于耀眼的光芒。



郭子仪67岁了,仍旧收下6位美女,是在向外界述说着其人老心不老的同时,也表明了郭子仪胸无大志,沉湎于美色之中。

一番封赏下来,唐皇帝和郭子仪都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唐代宗明白了郭子仪对朝廷的忠诚,以及不会反叛的可能。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