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一小狱卒隗顺,冒死将岳飞遗体掩埋为他衷心守墓20年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



浙江杭州西湖的西北角有一座建筑,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我们现在称之为岳飞庙。

这座墓庙,头门为两层建筑,正中悬挂着“岳王庙”三字牌匾,两侧更有岳飞《满江红》中的名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在头门后面还有一座四方院落,正面是忠烈祠,中间高悬叶剑英手写的“心昭天日”,大殿内还有岳飞彩色的坐像。

殿中高悬“还我河山”的牌匾,据说是岳飞的手迹,两侧还有明代人书写的“精忠报国”。

站在其中,浓重的悲情扑面而来,作为民族英雄的岳飞,值得我们后世之人瞻仰,尤其是他死得不明不白,更是让人同情。

是啊,历史人物千千万,多少人能像岳飞一样,名流千古,供后人缅怀呢?

其实岳王庙也是岳飞的墓地,下面埋着的可不是岳飞的衣冠,而是岳飞真正的尸身,不过岳飞的尸身能从当时遇害的地方临安被迁移到杭州西湖湖畔,这中间是曲折的。

其中多亏了南宋首都临安的一位小小狱卒,他的名字叫隗顺。



当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时,几乎所有的大臣,连带着岳飞生前的好友,几乎都沉默不语,更没有人愿意为了已经冤死的岳飞收尸。

好在隗顺站了出来,他冒死将岳飞的遗体掩埋,并且为他衷心不二守了20年的墓,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尚且能分辨忠奸,南宋的朝堂却一片黑暗,他们的良心又去哪了呢?

或许在当权者的眼中,善恶、道义终究不敌个人私欲。

二、

绍兴十一年,被岳飞接连挫败的金国已无力攻灭南宋,这时候如果当权者可以让岳飞继续带兵,继续攻打金国,说不准南宋还能威武一把。

南宋的当权者却觉得掌权武将对统治的威胁,远远要比金国更严重,秦桧就是这种思想的终极践行者。

所以当金国亮出了想要和解的态度之后,南宋当权者立即把热脸给贴了上去。

在这些人看来,既然金国都不打了,那和平时代就要到了,和气生财嘛,整日里打打杀杀多不像文明人呐。

时代都太平了,那要武将有什么用呢,尤其是积极抗金的这些武将,他们的军权那么大,还一味叫嚣着要把金国人打回老家去,他们一定是想拥兵自重。



对,一定是这样。

这便是以秦桧为首的当权派的内心世界。

于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将领,纷纷受到了打压,岳飞和韩世忠首当其冲。

这一年的四月,韩世忠和岳飞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

仅仅在四个月后,岳飞就被罢免了枢密副使一职,被任命为了万寿观使,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闲职,不得志的岳飞,并不知道来自朝廷的对他的迫害已经走到了家门口。

三、

在岳飞任职枢密副使期间,还发生了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对岳飞和韩世忠都至关重要。

和韩世忠与岳飞一同被调离军队的还有另外一位将领——张俊,此人曾经也是抗金大将,但在权力和信仰之间,他果断选择了权力。

于是在一次视察韩世忠的军队时,他便暗中挑唆岳飞,意图分割韩世忠的军队,此举遭到了岳飞的严词拒绝。

张俊感觉很憋屈,于是就让秦桧去想办法,秦桧想到的是陷害,但是此举又被岳飞知道了,他便修书一封,让韩世忠提防。



秦桧两次好事,都被岳飞给搅合了,他便把除掉岳飞提上了日程。

而这时候秦桧正好收到来自金国的完颜兀术的书信,上面写道:

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这意思就是,你们不是想要议和嘛,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岳飞杀了我女婿,这事不能玩,要想和解就把岳飞给杀了,不然免谈。

不得不说,金国人还真会揣摩人心,本来他们都无法吞掉南宋,自己也想着议和,结果却还提要求,更要命的是,秦桧觉得非常合理。

四、

已经没有实权的岳飞,还是被抓进了大狱,毫无疑问,岳飞是被秦桧等人陷害的。

说到这,或许会有小伙伴有疑问,既然岳飞没有了军权,为何还要束手就擒呢,直接找个地方了此余生不也是一种幸福?

岳飞不是这样的人,他的理想是灭了金国,再加上他一身正义,身上更没有任何污点,在他看来,即便是进了大狱,这些当权者依然不能拿他怎么样。

想想倒也没错,毕竟想要治一个人的罪,得先有罪才行,岳飞没有罪,他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可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岳飞在大狱中受尽了折磨,但他就不肯认罪,秦桧等人把所有的办法都试了,但就是无法让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低头。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