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南鄢陵:乡村振兴“走花路”

0
分享至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鄢陵县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花木栽培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花木产业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从“以花名县、依花富县”到“生态立县、以城名县”,再到“生态强县、花木强县、旅游强县、康养强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鄢陵模式”,成为全国“一县一业”的样板,也成为神州大地以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典范。


鄢陵县唐韵园林樱花园景色。图/中经视觉

注重持续发展,塑造特色品牌

近年来,鄢陵县抢抓花卉苗木发展机遇,在稳定花木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坚持集约化、多样化、持续化发展。

一是专业平台助力品牌建设。搭建专业平台是推动产业发展、塑造品牌的重要途径。在建的花木大世界预计今年9月完工投入使用,建成集展览、交易、休闲、观光、研学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今年3月,第十一届河南·鄢陵春季苗木交易会成功举办,形成“春有苗交会、秋有花博会、冬有蜡梅梅花文化节”三个品牌节会格局,进一步擦亮全国最大苗木生产销售基地名片。

二是线上营销打造品牌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营销是不可或缺的品牌建设手段。通过举办线上活动,如云上花博会、“花木网络达人秀”短视频大赛、“花木森林”等,利用云展播、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进行直播销售,扩大产品的传播度和关注度。同时,充分发挥中介、经纪人、大户等营销作用,将产业链条延伸至盆景造型、家庭园艺、果实产品等多个领域,发挥“1+1>2”的联动效应,提升该县花木及其衍生产品的知名度。

三是高端农旅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挖掘本地自然景观和森林文化,创建花木特色小镇和森林康养小镇,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同时,结合全域旅游,打造花卉苗木休闲观光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重点推动有条件的乡镇、村依托本地花木特色优势,结合乡村旅游,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形成金丝皇菊村、羊肚菌村、果蔬村、盆景示范村等“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格局。

注重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产业兴则百业兴。近年来,鄢陵县深入贯彻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的重要部署,抢抓“美丽经济”发展机遇,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项目为王”,用项目推动产业发展,用产业发展经济。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大市场格局。鄢陵县充分发挥自身花木产业传统优势,立足长远,科学编制规划,妥善合理进行土地流转,成立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先后提出“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错位发展、跨越发展”“发展花木强县”“做优做强生态经济优势”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研究制订《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花木产业总体规划》,明确花木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大目标、重点任务,不断扩大鄢陵花木产业的影响力,让“中国花木之都”的牌子擦得更亮,让“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的声誉传得更远。

二是加大企业培育,打造核心竞争力。鄢陵花木产业的成功,离不开不断加大的企业培育。在发展中,鄢陵县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强产业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三是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知名花木企业,培育壮大本土企业,打造龙头产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度挖掘花卉在生态修复、观光旅游、休闲康养、膳食文化、医药保健、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深入研究花卉在情绪调节、心理康复等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推广园艺疗法、芳香疗法,大力发展功能花卉及其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注重创新发展,实现优势再造

鄢陵县深入实施河南省委提出的优势再造战略,积极推进花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研发创新,促进花木产业提档升级,让“政产学研用”联动发展,从卖花木向卖风景、卖生态转变,实现从绿色林海到林海花田融合辉映的惊艳蝶变,从“花乡花都”到休闲天堂、养生福地的根本转换。

一是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通过研发新品种,提高花木产业的附加值和观赏性,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实施林木及花卉科研项目23个,培育引进名优林品24个、名优花卉600余种,扶持20家花木龙头企业。同时承担了两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0多个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尤其是在技术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上,先后发布实施花木技术标准64项(其中国家行业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19项),为鄢陵的花木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是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通过从种花木、卖花木向造生态、卖生态的转型,实现了“花木+会展”“花木+旅游”“花木+康养”的多业态同频共振的新态势,先后建成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金雨玫瑰庄园、建业绿色基地、唐韵园林、五彩大地等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花溪生态休闲区、百果园、百松园等30多个特色景点,年均旅游综合收入达40亿元左右,获得“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称号,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是引育人才,强化发展支撑。围绕产业迭代升级,积极对接企业重大技术需求、人才(团队)重大科技成果,实施“揭榜挂帅”制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支柱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引进中国科学院、北林大、南林大等创业团队8个,在破解制约全县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难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鄢陵县开展首届“双名”评选活动,共评选出花木名企18家、花都名匠19人,进一步擦亮“鄢陵花工”品牌,为“十万花农出中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注重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鄢陵县持续推进花木产业融合发展,成功将以花木种植为依托的传统产业,打造成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电商运营于一体,让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特色支柱产业,加快了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发展步伐。

一是融合发展,共建花木繁荣圈。融合发展是鄢陵花木产业成功的关键。坚持花木、生态、旅游、康养集群发展,从特色餐饮、酒店民宿、道路景观、特色娱乐活动等方面,多角度、多维度融入花木元素,通过“花路、花街、花园、花田、花居、花艺、花食”等特色花卉主题项目建设,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金雨玫瑰精油研发基地,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完成玫瑰、名优香草种植5000余亩,年产芳香植物750多万公斤,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能最强的芳香植物种植基地。

二是协同共富,共享花木红利圈。协同共富是鄢陵花木产业发展的目标。通过引导农户组建花卉企业、发展龙头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等方式,实现了城乡的协同发展和共同富裕。金雨玫瑰以规模种植为基础,重点打造香草种植、产品研发、休闲养生共生共长的产业综合体的现代康养产业综合体,发展带动周边4个乡镇15个行政村近1200人就业,人均每年增收约10000元。

三是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富民圈。绿色发展是鄢陵花木产业持续发展的理念。鄢陵县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之路。既要“金色”价值,更要“绿色”颜值,让生态成为鄢陵县的金名片,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花木主产区林木覆盖率达8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清新空气标准10倍以上,鄢国花语等深林康养项目正在建设,同时积极与省卫健委等部门对接,努力在全省新一轮的医疗科研平台建设布局中,承接一批医疗研发机构、医疗产业,致力将“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引领康养”特色路子走得更稳、更实、更有效。(李密系中共许昌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本文第二作者孙群栋系中共许昌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第三作者韩雨奇系中共许昌市委政策研究室科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经济杂志
经济杂志
《经济》杂志由经济日报社主管主办,于1999年1月创刊。
142文章数 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