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元璋厌恶,被朱棣忽悠,最后被做成烤肉的朱高煦为何如此惨?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古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渴望出身皇室,享受着荣华富贵,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有时候人们的幻想与实际不一定相符,虽然说出生在皇室之中,的确是有着尊贵的身份和非常优厚的待遇。可从另一方面来讲身处于皇室又岂是那么容易能够生存下来的?

最常见的危险就是皇子之间互争夺皇位,即便有些皇子不喜争s斗,对于皇位也不感兴趣,可也会因为其身份被迫参与到争斗中来,一旦失败,下场将会非常惨烈。而在历史上众多争夺皇位失败的皇子之中有这样一个人比较独特。



他就是明朝时期明成祖的儿子朱高煦,从小就被爷爷朱元璋厌恶,长大又被父亲忽悠,本以为能当上皇帝,没想到到最后竟被自己的侄子处以烹刑。那在他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好斗善勇,被朱元璋嫌弃

明成祖朱棣一生之中共有四个儿子,最突出的当属大儿子朱高炽以及他的二儿子朱高煦。这两个儿子说来也有意思,各有各的特点。大儿子朱高炽体型肥胖,不擅长领兵作战,更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这个人却非常的温厚和蔼,年少时就喜欢读书学习,所以他也是众多皇子之中最明事理,最学识渊博的一位。



可反观他的弟弟朱高煦却与他恰恰相反,朱高煦并不喜欢学习,每天就想着打打杀杀,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上战场去奋战杀敌。有这样的性格特点也是受当时的中山王徐达大将军的影响,或许这也是很多男孩子从小就具有的英雄梦。谁不想成为一方将领,受世人瞩目和尊重,可能朱高煦恰好也是这一类型的人。

有着如此截然相反的性格的兄弟俩注定也会有着不同的命运和待遇,其中老大朱高炽别看其貌不扬,却有着治国安邦的能力。在明成祖在外征战期间,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是交在他的手上,而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朱棣在外挥霍大量的军费,朱高炽也仍然有办法弥补这样一个大的窟窿,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建设民生。



与之相比,朱高煦虽说能建功立业,但是终究是一介匹夫。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便不怎么被他的爷爷朱元璋待见,可能在朱元璋的眼中,未来的明朝需要的是一位能够促进明朝发展,安邦定国的人才,而不是只知道打仗的莽夫。那这样来看,朱高煦也确实不是朱元璋心目中值得关注的子孙。

父亲朱棣画大饼,让朱高煦有着皇帝梦

被祖父朱元璋见不上也就算了,在后来他的父亲朱棣竟然还给他画大饼忽悠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曾经朱棣和朱高煦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勉之!世子多疾”,翻译过来说的就是大儿子朱高炽一直体弱多病,估计寿命不会太长,而此时朱棣还鼓励他要好好努力,很显然话外之意就是想要将皇位传给他。



如此明显的暗示,只要不是傻子谁都能听出来,朱高煦自然也知道父亲朱棣这样说背后是有着怎样的原因。其实要说朱棣将皇位传给朱高煦也是有很大的个人情感因素的,两个皇子综合比较的话,一个能文,一个能武,要说谁能够真正治理国家,那肯定是大儿子朱高炽。

但是这个儿子做事太过优柔寡断,不能狠下决心,就算是能够治理好明朝,在面对强敌来犯时未必有保卫自己国家的能力。而反观朱高煦,虽然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是打起仗来却尤为勇武,这一点和年轻时候的朱棣有得一拼。再加上父子俩常年征战沙场,相处的时间也比较长,朱棣对于这二儿子的感情肯定要比大儿子多一些。



可是朱高煦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后来自己的父亲竟然出尔反尔,身为太子的朱高炽一直没有被废掉,到最后则是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朱高炽生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儿子,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生下来就被寄予厚望,不仅聪明伶俐,更有着几分朱棣年轻时候的风采。所以他对于这个皇长孙也是尤为喜爱,就算是他不喜欢这个长子,也要将皇位传给他。这样一来,朱瞻基就能够顺利地在未来继承皇位。



叔侄皇位之争,最终兵败殒命

面对继承皇位无望,朱高煦的心里也不是滋味,怎么说这明朝所建立起来的江山基业,也有着他一部分的功劳,可到头来忙活了半辈子只封了一个汉王,这换做是谁,一时半会也难以接受。既然朱高炽已经登上皇位,结局已定,那就不必再去与其争夺,只需要默默等待就好。毕竟朱高炽的身体的确是越来越差,估计这个皇位做不了多久,他就得先驾崩。

而实际果真如朱高煦所料,在他登基仅仅一年就发病离世。本想借助这个机会将自己的侄子朱瞻基挤下去,登上皇位,却没想到朱瞻基对于这一切早有预料,不仅封锁了消息,还提前秘密返回京城,捷足先登当上了皇帝。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