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0年,中央有组织的回收毛主席像章,孙继先将军:一枚也不交

0
分享至

毛主席的像章曾是十分普遍的东西,很多老人都喜欢收藏和佩戴,有些人还是忠实的收藏爱好者。

这里面就有一位叫孙继先的将军,他曾收藏有大量毛主席像章,并将其视若珍宝。



等到八十年代,国家想要回收这些像章,而忠诚一生的孙继先却罕见地无视了组织的指示,那么,这位孙继先将军究竟是位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又一个虎胆猛将

说起孙继先的名字,人们可能会感到陌生。这并不奇怪,开国将帅有上千位,孙继先并非是最优秀的那一批。

不过,任何熟悉革命战史的人都不会忘记“大渡河十八勇士”,而孙继先正是他们中的一员,其故事同样值得人们去品味。



1911年,孙继先出生于山东曹县,而他自幼习武,练就一身好本领。十九岁那年,赶上二十六路军招兵,身体素质优秀的孙继先被长官看中,于是就招到了军队里当了一名工兵。

也就是说,孙继先在一开始并非是红军战士,而是国军的一员。至于孙继先怎么从一名国军士兵变成红军战士,这就得问蒋介石自己了。

二十六路军本是冯玉祥的队伍,中原大战以后被蒋介石收编,总指挥为孙连仲。大革命的时候,中共在二十六路军建立过党支部,因而这支队伍与中共颇有渊源。



三十年代初,蒋介石调二十六路军到江西剿共,同时也是想借红军的刀消耗这支“异己力量”,这造成二十六路军官兵的一致不满。

再加上九一八事变后,二十六路军抗日情绪高涨,蒋介石却始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更加造成军队人心浮动。

最终,在1931年的年底,二十六路军在宁都宣布起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都暴动”。



起义成功后,二十六路军被改编为红五军团,孙继先也从此成为了红军的一员。加入红军后不久,孙继先就靠着突出的个人能力成为了连长,他也参加了反围剿作战,并进一步受到重用。

红军长征前夕,孙继先已经是营长了,并且是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熟悉历史的朋友已经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朱总司令和毛主席的队伍吗?

没错,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就是朱德和林彪,而毛主席和聂荣臻是政委,孙继先正是他们麾下的一员悍将。



作为红一军团的尖刀部队,孙继先所部在长征路上打了不少恶仗,其中就有以惨烈闻名的“湘江战役”。

据说,混战中的孙继先曾挥舞着大刀高喊:“你们一个也别想活”,说着就带着全营将士在敌阵中反复冲杀,直至把大刀砍出无数豁口,而他本人则浑身浴血,宛如长坂坡上的赵子龙。

最牛的是,尽管经历了恶战,自始至终孙继先却没有受伤。别说这次战役没受伤了,他在整个军旅生涯中也是从来没有受过伤,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这等英雄事迹后来传到同样以武艺出名的许世友耳朵里,许世友也竖着大拇指说:“老孙,厉害,佩服!佩服!”

都说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让另一个虎将如此赞叹,可见孙继先的勇猛真不是吹出来的。

更勇猛的还在后面,孙继先在大渡河上的表现更是惊人。当年,蒋介石以重兵追击红军至大渡河,声称要让毛主席成为“石达开第二”。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将领,他曾带兵转战川滇黔三省,然后在大渡河边陷入绝境,最终兵败被俘,他本人被凌迟,麾下士兵遭到屠杀,如今历史似乎要再次重演。

蒋介石的恫吓终究是没有吓倒我们的革命军队,正如毛主席在会上说的那样:“我们绝不做石达开第二!”



为了让部队顺利渡河,身为营长的孙继先先是带兵占领了安顺的登陆场,随后挑选出十七名勇士和他一起乘船冲向对岸,与数百敌军进行血战,并一鼓作气拿下了岸边的碉堡,为红军渡河打开了第一条通道。

令人赞叹的是,完成这一艰险卓绝的任务后,十八名勇士仅仅只有两人受伤。

更令人敬佩的是,孙继先甚至没有强调自己在这次行动中的功劳,以至于很长时间里人们都以为是“十七勇士”,还是在杨得志的建议下,后来才改成“十八勇士”或者“孙继先营长率领下的十七勇士”。



战争英雄转型导弹司令

红军长征结束后,孙继先也来到了延安,他的历史也逐渐翻篇来到了抗战。

而在抗战战场上,孙继先也是功劳卓著,尤其是在葛庄伏击战中,他一次就消灭了将近两千日伪军,全国为之瞩目。

解放战争中的孙继先表现更是让人振奋,他当时作为华东野战军的一员,在粟裕大将的麾下参与战争,军职则来到了师长。



战争期间,孙继先首先在莱芜战役中出现,随后又在孟良崮战役中参与了对张灵甫的围剿。而要说孙继先参加过的最激烈的战役,那还要数1948年的济南战役。

当年的战役中,我军与国军打到了巷战的地步,战斗因此变得十分激烈,几乎可以用血流成河来形容。

期间,一名叫王吉文的师长在一线英勇牺牲,身为纵队司令的孙继先为了给他报仇,亲自带队冲进了邮电大楼,对敌172团的指挥部进行扫射,最终将其歼灭。



打扫战场阶段,孙继先才发现该团团长早已在他攻入大楼前就自杀了,用的还是中正剑。

以司令之尊冲锋陷阵,孙继先的行为不能说明智,但却充分体现了他的勇猛、魄力以及重情重义。

济南战役结束后就是淮海战役,而孙继先在这场战役中先是攻击了邱清泉兵团,有力策应了友军对黄百韬兵团的围歼。



当杜聿明率军逃窜之际,孙继先再次进行了追击,并将其歼灭在了陈官庄。

因为功勋卓著,孙继先不久后被升任为三野二十二军的军长,他再次参加了渡江战役,并解放了舟山群岛。

但是自那以后,孙继先便很少出现在战场上了,朝鲜战争他也没有参与。虽然他当过志愿军二十兵团的副司令,但那是战争结束以后的事情了。



1958年的秋天,正在参与朝鲜重建的孙继先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杨勇司令员打来的,要他回国接受新任务。

孙继先满脑袋疑惑,自己才来朝鲜一年,又有什么任务给他呢?一番思索后,孙继先兴奋了起来,最近蒋介石总是叫嚣着要反攻大陆,是不是要打台湾了?

一想到这,孙继先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北京,随后来到了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的办公室。见面之后,只听萧华说:“老孙啊,军委决定让你回来,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给你一个新任务。”

孙继先赶紧问:“萧主任,是什么任务啊?”



萧华也是直言直语,他说:“筹建一个导弹试验靶场。”听到这句,孙继先的心里凉了半截,但还是充满了好奇,是什么样的靶场会要他来负责?

萧华接着说:“美国一直吹嘘,他们的两颗原子弹使日本投降了。朝鲜战争期间,他们动不动就用原子弹吓唬我们......只有尽快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才能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听到这,孙继先终于明白了过来,但他同时面露难色:“萧主任你知道,我一直是带兵打仗的呀。搞这么尖端的科技,我是一窍不通啊。”

可萧华的语气不容置疑:“军委觉得你能胜任,才叫你回来。聂帅还要和你谈。”



就这样,孙继先在离开萧华的办公室后,又先后得到张爱萍将军和聂荣臻元帅的接见,而聂帅则对他说:“我们现在就是要走科技事业的长征,爬尖端科学的雪山,渡新时期的大渡河......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好这个任务!”

话说到这份上,孙继先再也没有了推辞的余地,即便是赶鸭子上架,他也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就这么,在导弹基地选址工作完成后,孙继先带兵来到大西北,在这里建起了东风基地。



可好景不长,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专家撤走了,中国的导弹事业面临严重困难。

而之所以东风事业没有中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专家在临走前偷偷提供了一批宝贵资料,而这些专家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国际主义精神,另一方面是折服于孙继先的个人魅力。

于是在苏联专家撤走十七天后,东风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国产苏制地对地导弹,又是两个月后,完全自主化设计的国产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因而或许孙继先不是技术专家,但他在组织工作上的贡献,对我国东风导弹成功升空同样意义重大,他是当之无愧的导弹功勋。

不可磨灭的崇高信仰

从战争英雄到导弹司令,孙继先迈出了不寻常的一步,而他这一步对捍卫新中国的国防安全意义重大。

到七十年代,功成身退的孙继先这才离开了大西北,转而来到了他曾奋战过的济南成为军区副司令,他最终也是在济南离休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孙继先离休前两年,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属于老将的拳拳之心。

1980年,中央发出指示,要大规模回收毛主席像章,鼓励干部群众主动上交。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说中央不再敬仰毛主席,而是有别的缘故。

过去的几十年里,毛主席的像章曾一度在全国十分流行,不管是国家干部还是平头百姓都拥有和喜欢佩戴它,有的人还大量收藏着毛主席的像章。



尽管对于人们来说,这是寄托对毛主席崇敬之情的一种方式。

不过这种行为在客观上却消耗了大量金属资源,尤其是对航空工业十分重要的铝。

在那个我国工业能力不够发达,各种物资十分匮乏的年代,这无疑影响到了国家大计。

其实毛主席自己也是不赞成这件事的,他早在六十年代就发文件要求停止制造自己的像章,但当时的像章保有量已经十分巨大了。



于是在八十年代,国家再次有意回收这些金属资源,就鼓励干部群众上交持有的毛主席像章。但这项倡议到了孙继先的头上却迟迟无法落实,老将军坚定地表示:一枚也不交!

晚年的孙继先一直被神经性头疼和颈椎病折磨,休养期间百无聊赖,于是就重拾了收藏毛主席像章的爱好,作为人生的一种调剂。

如果在当年来到孙继先家附近,经常会看到各种像章收集者的身影,他们就像集邮爱好者一样聚集在一起,或是交换或是分享,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

孙继先也是这样的,他总是会穿着旧军装,就像一个普通市民一样到“市场”上去交换重复的像章,还总是和别人就“汇率”讨价还价个不停,任谁也想不到他还是一位中将。



每次换回的像章,孙继先都会按照一定规律摆好,然后像财主守护珠宝一样美滋滋地欣赏自己的成果。

至于孙继先拥有的像章数量,则达到了惊人的两千多枚,这可以说是骨灰级像章收藏家了。

孙继先如此喜爱这些像章,结果国家要回收,这不是在他的心口上剜肉嘛,而他最终选择了拒不服从。



一辈子都在服从军令和组织安排的孙继先,在这件事上却和组织对着干,可见他对这些像章有多么珍视,或者说对毛主席的情义有多诚挚。

这并不难理解,早在红军时代毛主席就是孙继先的上司了,这么多年来他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一步步赢取最终的胜利,他最清楚毛主席到底有多么伟大。



别的不说,当年的“四渡赤水”战役,包括孙继先在内的一众指战员都不理解。

直至毛主席喊出那句:“红军成功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敌军的追击”,如梦初醒的孙继先才惊叹着说:“跟着毛主席,我们一定能打胜仗!”

事实是毛主席的确做到了,并且是旷绝千古的伟大胜利,这也就让毛主席成为孙继先心中坚不可摧的信仰。



最终,组织上也是默许了孙继先的行为,他得以继续持有那批像章,直至他在1990年逝世,这批像章继续作为他的遗产被分给了自己的孩子。

结语

尽管名气不是那么大,但孙继先毫无疑问是人民军队的传奇人物,是新中国以及菏泽的骄傲,他的功勋将被永远铭记。

至于像章,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坚守的东西,而对孙继先来说,他征战一生的荣誉就是他最华丽的羽毛,必然要被小心呵护。



因而那两千多枚像章并不只是用来纪念毛主席,更是用来铭记他自己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是他一生的见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海任我行
史海任我行
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
1437文章数 56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