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孔家,孔家“衍圣公”为何被称“世修降表”?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提及孔子,人们常常联想到一系列响亮的称号,如“历代文官祖”、“世代帝王师”、“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尼父”以及“孔圣人”。那么,孔子的后代们是否也具备着超越常人的儒家修养,值得人们景仰呢?

孔子的后代获得“衍圣公”封号,但这并没有为孔家带来荣耀,相反,他们却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崇高地位,甚至被指责为“世俗修饰”。忠诚和义气似乎已经与孔子的后代无关了。



一、“衍圣公”是怎么回事?

自汉代开始尊崇孔子以来,历代君王都采用增封孔氏的方式来拉拢儒家子弟,以显示自己是尊重孔子、重视儒家的君王。当然,孔氏后裔们也积极配合,享受着爵位的待遇,乐于成为政治手段。

早期主要授予封爵,诸如“褒成侯”、“圣亭侯”、“崇圣侯”、“褒圣侯”等。随后被封为“文宣公”。直至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始,始授予“衍圣公”封号,经历宋、金、元、明、清、民国近九个世纪,直到1935年共有33代衍圣公。



“衍圣公”是孔子直系后代的传世爵号,其设立初衷在于延续孔圣人的神圣血脉。然而现实却与此背道而驰,这些后裔往往偏离了孔子所倡导的品德之道,有些甚至品行不端,迫使皇帝不得不剥夺其封爵。

这些衍圣公的举止到底是怎样的呢?有的沦为平民,有的背负污名被人议论纷纷,有的身后甚至被迫揭棺示众,导致孔家至今仍然被很多人戏谑为“顺风使舵”的家族,只要看到谁势力强大就投靠谁,毫无忠诚可言。

二、孔令贻

李昊,五代西蜀的宰相,以“世修降表”一事闻名。在国家动荡之时,他借降表之名,背弃国家,唯利是图,被人用意指责他没有骨气。李昊擅长文辞,尤以那两封降表最为人所知。



李昊在西蜀任官长达半个世纪,历经两次国家覆亡。前蜀后主王衍归顺后唐时,李昊积极书写降表;后蜀后主孟昶降宋时,他同样挥毫速书降表。西蜀百姓义愤填膺,无法忍受,在他府邸大门上偷偷刻写了“世代效降表李氏”六字。

李昊先生之前,紧随其后的是频繁提交降表的先驱——衍圣公。这种备受社会唾弃的举动,让孔家后代难以清白自己。

孔令贻是备受人们瞩目的一位人物。他是孔子的第76代正宗后裔,同时也是第31代衍圣公,亦是衍圣公宗室中倒数第二代的传承者。



孔令贻的行为一直都是左右逢源、审时度势,对当前权势者都表示恭贺,即便是对待侵略中国领土的殖民统治者也不例外,他频繁地向他们示好,给国人丢尽了脸面。

列强环伺,清朝末年,纷纷侵占中国领土。英国逼迫清廷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对威海实行殖民统治。德国也逼迫清政府签署《胶澳租界条约》,从而强行租借青岛。



时任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行政长官洛克哈特,为了加强殖民统治,特地访问曲阜孔府,与孔令贻交好。洛克哈特行礼有加,孔令贻亦恭敬地回礼,并欣然与其共饮。



洛克哈特与孔令贻互相鞠躬致意。



次年,洛克哈特派遣他的秘书庄士敦前往曲阜,将英王爱德华七世肖像送至孔府,以满足孔令贻的要求。



为了避免对任何一方偏袒,在英国和德国争夺统治权的情况下,孔令贻特意前往青岛拜访德国胶澳总督特鲁伯,并与他及其家人亲密合影,以示礼遇。



抵达民国之际,袁世凯即担任临时大总统一职。初时,孔令贻对形势摸不透,只能观望未定。随后,袁世凯颁布了《崇圣典例》,维护了他作为“衍圣公”的封号和利益,于是孔令贻迅速归顺。

他作为名誉理事参与了帝制行动团体“筹安会”,同时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出任理事长,代表教育界全力支持袁世凯称帝。

他两次劝进,言辞谄媚至极,口若悬河地表示“赞同推戴,怀着深深的欢庆之情,并期盼能够被任命,尽早登上王位”。并为了确保自己的忠诚不被怀疑,连续不断地上书,表达着“喜悦无比”“欢庆至极”的情感。



1916年,袁世凯未能成功称帝后,1917年,张勋即支持溥仪复辟。孔令贻随即发来祝贺电,赞扬此举为“日月重光”、“普天同庆”,并在曲阜大笔投资为张勋兴建“生祠”,还撰写了《生祠启》以示庆贺。

即使孔令贻与张勋结为异姓兄弟,但当张勋复辟失败、徐世昌成为总统时,孔令贻照例发送贺信,表达祝贺之情。

孔令贻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变化之速令人惊讶。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留下了遗书,其中提到自己在过去八年中多次受到历任总统的赏识和培养。

三、争当墙头草

衍圣公的墙头草做法,源远流长。若孔子得知于泉下,恐怕会怒斥:不肖后辈!此举已失传于家谱之中!



每当王朝更迭,从宋、金、元、明、清到民国,孔家总是最快投效、最为热烈欢呼。

靖康之耻在宋金易位之际仍未被洗雪,金国灭亡了北宋。赵构皇帝逃至杭州,建立了南宋,而第三代衍圣公孔端友紧随皇帝南渡,创建了孔氏南宗。与此同时,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留守在山东。

原本认为在危难时刻坚守岗位是应有的品质,但他却抛头颅、洒热血,成为金国封赐的衍圣君主,被认定为孔府北宗。作为曲阜县的继任县令,他动用金朝巨额资金对孔庙进行频繁修缮,为残暴的金朝统治者效劳役,见证金人欺凌宋朝平民的一幕。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