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江西一将领携妻返乡,发现老家只剩童养媳,苦等自己19年

分享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局势逐渐开始稳定。那些戎马许久、在战场上拼命的将士们终于有了空闲,得以返乡探亲。

我军将领易耀彩就是这群将士们中的一个。

1953年,易耀彩接到了组织的通知,被选派到苏联学习。在出发之前,组织上特意批准他放假一段时间。

当时,易耀彩心头最想做的事,就是回一趟自己的老家。

从1934年他跟着红军长征至今,已经19年了,期间从未回过家。

很快,易耀彩带着妻子范景阳,一起回老家江西泰和。一来是思念家乡,二来也想祭奠一下他的父母亲。

当他站在自己老家宅子门口的时候,竟有些诧异:他本以为家中老屋早就没有人居住了,一定是破旧不堪,杂草丛生。

而眼前的老宅看起来干干净净的,明显是有人打扫过的样子。

就在易耀彩奇怪的时候,一个身形清瘦、眼眶凹陷、衣衫破旧的妇女从宅子的内屋走了出来。

而且,这位妇女不是别人,正是易耀彩离开老家之前的妻子——张凤娥。

此时,易耀彩身边站的范景阳,也是他的妻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个开国少将竟然公然娶了两个老婆?易耀彩携新妻回老家,却遇旧妻,他又会如何做?



易家旧宅宗祠

今天笔者带领大家走进开国少将易耀彩的故事。

一.“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易耀彩出生在1917年的江西省泰和县,小时候家境还算可以。不说大富大贵,但是吃得饱穿得暖,父母还送他去私塾读过书认过字。

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有养童养媳的风俗。

大概在易耀彩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回家,他的家里多了一个小女孩。



易耀彩肖像图

这女孩就是张凤娥,是被易耀彩的父母好心收留的。

张凤娥11岁那年,北方的旱灾严重,她跟着家人一起逃难到了江西泰和。

然而,她和家人走散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她举目无亲,不知道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候,她遇到了易耀彩的父母。易耀彩的父母看她可怜,加上正好易耀彩也缺一个童养媳,于是把她带回了家。

张凤娥就这样,成了易耀彩的童养媳。她比易耀彩大上三岁,来到易家之后十分勤快,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给易耀彩做饭、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从不含糊。

对于易耀彩而言,他当时的年纪太小,对“媳妇儿”根本没有概念。

在他看来,张凤娥只是突然出现在他家里的玩伴、姐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易耀彩老家的“农民暴动”

等到易耀彩的年纪再大了几岁之后,他的父母希望他可以和张凤娥办事成亲。

这样,张凤娥就可以为易家延续香火、传宗接代了。

但是当时的易耀彩并不想这么做,不过他没拗得过父母,还是和张凤娥完婚了。

不过两人只是举办了仪式,并未有夫妻之实。

人生充满了变数,尤其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张凤娥以为结了婚,未来的日子就多了一个丈夫,但是却没有想到,她的丈夫很快就离开了她的身边,且一走就是19年。

丈夫再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年近五十的苍老妇人,而她的丈夫身边已经站了一位光彩照人的新人。

张凤娥在看到易耀彩身边的范景阳的时候,便已经懂了,自己的丈夫早已将自己忘记。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易耀彩,易耀彩离开家的时候是1934年,当时他不过才17岁。

离开家这么多年,他以为张凤娥早已改嫁,哪里想得到她还在老宅苦等自己回来?

那么,易耀彩当年为什么突然离开自己的新婚妻子?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