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1年得知叶剑英女儿被审查4年,毛主席面露不悦:她只是个孩子

0
分享至

1971年9月13日0时,林彪等共9人乘256号三叉戟飞机外逃,于当日凌晨2点25分在蒙古境内温都尔汗郊外坠亡,机组人员无一幸免。

事情发生后,周总理立即破例叫醒了睡梦中的毛主席,将他请到人民大会堂坐镇,随之而来的还有诸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众人一夜无眠。

紧接着,在中央举行的临时会议上,叶剑英元帅重新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对于稳定当时的国家局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年,在一次办公室的聊天中,周总理主动向毛主席提起了一件事,是关于叶帅的二女儿叶向真的。原来,1967年叶向真被江青、张春桥等人盯上,在大牢里一关就是4年,如今叶帅已经恢复工作,叶向真自然也没有再关着她的道理。

毛主席听闻之后更是直言道:“她不过是个孩子,能干出来什么事情?真是胡闹!”

那么叶向真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关了整整4年?为什么叶帅过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去设法搭救自己的女儿呢?



不负所托

毛主席对于叶剑英元帅的评价,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叫“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宋朝的名相,为人谦和有德,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40余年而不倒,有远见、知进退、廉洁奉公、安分守法。吕端的这些性格,其实也浓缩了毛主席对于叶帅的评价。

叶剑英元帅一生先后共有5位妻子,6位子女,其中分别有3个儿子、3个女儿,叶向真是叶帅与第4位妻子吴博的独女,也是他的次女。

1966年5月后,短短一年时间,叶帅的6位子女中,3个儿子和长女都受到了冲击,再加上他的两个女婿,一共6人被抓进了监狱,后来甚至还包括在叶向真家中照顾孩子毛毛的保姆。



叶向真

由于事情实在发生的太快,再加上当时情况扑朔迷离,党内更是有林彪、江青、张春桥这样的人不断借题发挥,导致初期一大批党、政、军干部都被送进了监狱,但像叶帅家里这么严重的程度还是少见。

眼看事情正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继续发展,叶向真的丈夫刘诗昆在狱中作出了决断,他经过反复慎重的考虑,在与叶向真见面的时候坚决的说:

“我现在已经被定性成反革命分子了,但幸好你还没有事,毛毛还小,不能没有人照顾……趁着现在你还没有被盯上,我们尽快离婚,你跟我撇清关系,这样将来我们就还有机会。你的兄弟姐妹都被抓了进来,叶帅不会不管的,你跟我撇清关系,也是为了保护他啊!”



刘诗昆

叶向真深知丈夫的用意,所以在一番挣扎之后,她选择尊重了丈夫的决心,几天后在北京卫戍司令部,叶向真与刘诗昆共同办理了离婚手续,直到1976年后两人才再次相见。

不过在这之前,也就是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中林彪飞机失事以后,叶帅才得以恢复党内职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次叶帅和周总理一同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周总理才和毛主席提出了叶帅次女叶向真的事情。

“主席,有一件事情我必须得告诉你。剑英同志的女儿叶向真同志,之前因为剑英同志的关系,已经被接连审查4年了,现在剑英同志既然已经恢复工作,我看对叶向真同志的审查也可以撤销了吧?”



毛主席、周总理

毛主席一听这话,当即就下了指示:“她不过是个孩子,能干出来什么事情?真是胡闹!剑英同志一直都是忠于党和国家的,何来审查一说。恩来啊,这件事情你关注一下,尽快让叶向真同志恢复自由。”

说着毛主席又看向了叶帅:“剑英啊,现在时局不太平,国家大事还是要多多仰仗你呀!”

叶帅大受感动,很动情的说道:“主席言重了,我一定不负您所托。”而此时的二人都不知道,这份托付要一直延续到1976年毛主席百年之后的时局,那才是叶帅最后的战场。



叶剑英

出乎意料

在叶帅的设想里,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如何搭救自己的子女,但他将希望寄托于广大基层的反馈,可计划却赶不上变化。

那十年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1966年5月,叶帅还以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委秘书长的身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8月的时候又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可以说地位颇高。

1966年10月开始,叶帅就发现了林彪、江青一伙人意图借机搞乱军队,颠覆社会秩序,将各地的权力都收拢到自己手中。而正直的叶帅自然不会放纵这种行为,于是就开始了和他们这些反革命集团旷日持久的斗争。



林彪

在针对林彪、江青等人,意图从根本的文化和历史传承方面“打倒刘、邓”的计划时,叶帅并没有与其争锋相对,而是选择事后给出了军事博物馆展览厅等单位明确的指示,一定要继续留存刘少奇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资料和照片,铭记历史、方得始终。

1967年,叶帅等一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江青、康生等人的矛盾日益激化,原因则是一份关于全国军分区及以上军事单位受到冲击的统计表,就这么直接的摆到了中央军委面前。

叶帅认为,只有军队稳定了国家才能稳定,社会秩序才能得到保证。现在连军一级的机关单位都能遭到冲击,可见全国的局势已经快要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叶剑英

面对叶帅的言论,江青表示十分不屑,还拿出毛主席的话来压他,反咬一口,说叶帅此举是在阻碍中国革命的脚步,搞不好也是“走资派”的一员。叶帅则全然不惧,带领中央军委的同志制定出了“军委八条”,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批准,迅速在全国颁布实行。

其中有这么几条内容尤为关键,挑出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第一条,全军指战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这一条的意思乍一看有些笼统,因为正常的指战员,尤其是军一级以上的高级指战员都是不能擅离职守的,这是很严肃的军纪问题。

但这条命令的弦外之音,则是让各级指战员不能离开军事办公场所和军事驻地,以防止有心之人继续无视命令,带头冲击军事机关,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流血冲突。



第四条,今后不再允许冲击军事机关。这一条很好解释,是对第一条实际内核的补充,但他以明文的方式规定了出来,则是强调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第五条,军队内的战备系统和保密系统不应受到冲击和串连。这是为了防止敌人借机渗透进军事重地,窃取国家机密,里应外合之下造成部分地区防备系统瘫痪,给予敌人可乘之机。

第七条,各级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需要用毛泽东思想严格教育子女。只有在思想路线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在行动上占据主动,维护各个地区的稳定与人民的团结。

第八条,干部子女若有违法行为,应由群众教育和公安司法机关处理。这一条其实就照应出了叶帅次女叶向真的问题,因为审查叶向真的人既不是群众也不是公安司法机关,而是中央的一些小组,这从根本上就无法站住脚。



叶剑英

本来,如果按照叶帅的思路继续进行,等“军委八条”普及到全国,叶向真以及其他子女的被审查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了,但他没有想到,江青等人的反击来的如此之快,情况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发展。

不忘教诲

叶帅对于子女从来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他唯一的希冀就是子女们都能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在哪一行哪一业都是一样的。

1967年2月11日和16日,在周总理的主持下,以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谭震林等人为代表的“三老四帅”,与林彪、江青、康生等反革命集团的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展开了激烈争论,史称“二月抗争”。



但这一斗争在当时,则被恶人先告状的林彪、江青一伙人诬称为“二月逆流”。他们将会议报告断章取义,向毛主席做了扭曲事实的内容汇报,这让毛主席大发雷霆,严厉批评了叶剑英、徐向前等人。

此后中央政治局基本停止了活动,之前由叶剑英牵头所制订的“军委八条”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再加上叶帅又接连遭受了打击迫害,虽然名义上还在中央担任职务,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实权。

1969年4月,在党的九届一中全会上,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致推选叶帅重新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与陈毅、徐向前、聂荣臻三位元帅一起,对于国际局势的分析和对外工作的思想提出了宝贵的战略性意见。



聂荣臻、徐向前、陈毅

可那时正是林彪最为猖獗的一段时日,最终叶帅等人被林彪以“战备疏散”为名义赶出了北京,之后辗转于湖南、广东等地。

次年九届二中全会后,叶帅按照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带领工作组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深入调查,重点内容就是调查陈伯达的反动历史,揭穿其真面目。

好在调查顺利推进,林彪也在“九一三”事件中不幸殒命,这才让叶帅重新回到中央,叶家的子女也结束了暗无天日的监禁生活。

1976年以后,此时已经是叶向真前夫的刘诗昆才再度回到中央乐团,叶向真也成为了电影导演,但分开许久的两人并没有再续前缘,而是选择了成为朋友。



1981年,改编自曹禺先生的作品、轰动一时的同名话剧电影《原野》在中国香港首映,后斩获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该电影的导演凌子正是叶向真的笔名,而电影中的音乐也是刘诗昆负责进行录制的。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叶向真与著名摄影师罗丹相识,后来走入了婚姻的殿堂,这可能也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吧。

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两年后,叶向真的电影《原野》终于进入了内地市场并于同年获奖,可惜叶帅没能看到自己女儿的这一成绩。



叶向真

叶帅离世后,叶向真又接连拍了几部影片,之后和丈夫罗丹一起退出了电影界,转而去往香港经商。

2021年8月1日,叶向真再度出山,由她作为总顾问的历史题材电影《青年叶剑英之锻剑》在北京首映。

现如今,83岁的叶向真在北京定居,闲暇时间都在致力于推动儿童经典阅读的活动,尽管叶帅已经逝世将近40年,可她并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仍然在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看完这段有关叶剑英女儿被关了4年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1. 《叶剑英》——中国政府网

2. 《所谓“二月逆流”》——国史网

3. 《叶剑英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人民网

4. 《先辈的战场:回忆父亲叶剑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风谈笔录
风谈笔录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2167文章数 1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