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昌市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正式发布

0
分享至

5月22日,

是第二十四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南昌市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新闻发布会上,

我市正式发布

《南昌市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

这是继2021年发布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2022年发布

《江西省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后,

我市作出的积极响应。


《南昌市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全面总结了我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南昌篇章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从林业生物多样性概况、保护成效、保护工作三大块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就地保护体系、迁地保护、林业生物灾害、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完善法规政策、强化调查监测、加强执法监督、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加强合作交流等十二个方面系统阐述我市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实践和成效。

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南昌自然环境优越,自古就是“襟三江而带五湖”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境内河湖密布、山林茂盛、湿地广袤,植物种类多样,动物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近年来,南昌市通过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森林城市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等工作,不断加强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南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加强宣传与执法监督、强化交流合作等举措,保护体系趋于完善,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并于2022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获得“国际湿地城市”授牌认证,生态保护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林业部门的积极行动, 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作出了贡献,“物华天宝的生态城市、人杰地灵的英雄南昌”品牌逐步唱响。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趋于完善

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建立了湿地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凝聚了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工作合力。加强南矶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和越冬候鸟监测,实现监测工作常态化、标准化,构建了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监测一体化系统。建立了卫星遥感监控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监管全覆盖机制,持续深化林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同时,我市积极加入国际湿地城市网络,筹备共建城市湿地保护与发展国家创新联盟,形成以科技创新推广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持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搭建多层次、多方位林业合作平台,在林业行业基础和应用性科学研究及技术成果的推广示范、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先后与南京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开展科技项目合作,鼓励高校和研究院所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项目。

自然保护地是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我市还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坚持日常监管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绿盾”、风景名胜区大排查等专项行动相结合,通过深入排查和集中整治,全面摸排我市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不断增强保护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定不移走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形成“一江十河串百湖”的

湿地生态格局

数据显示,根据2020年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南昌市森林面积185.85万亩,湿地面积273.00万亩,草地面积7.69万亩,沙化土地面积7.91万亩。全市植被资源较为丰富,类型多样,自然植被共有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119个群系;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共10个群系,分布范围较广,群落层次明显。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南昌市作为鄱阳湖在湖城市,河湖水网发达,赣江、抚河穿城而过,象湖、艾溪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如明珠点缀,形成了“一江十河串百湖”的湿地生态格局。湿地总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3%,天然湿地保护率达56%。现有重要湿地6处,面积达64.20万亩。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亮相南昌

截至2023年底,全市维管束植物有2099种,其中野生植物172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30种,其中林业部门分工管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16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浙江蘡薁、花榈木、闽楠等15种,2023年6月在新建区南矶乡矶山新记录植物物种浙江蘡薁,也是江西首次发现。此外,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监测记录的陆生野生动物489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8种,“三有”保护野生动物359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中华穿山甲、麋鹿、小灵猫、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青头潜鸭等。

600公里“绿色丝带”串起一城风景

南昌地处气候温和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西山伴日、山缓水阔,曲水蜿蜒、大江大港,万千气象。利用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禀赋,构建了“一湖三脉,两屏多廊,蓝绿交织,人鸟共生”的生态格局。境内鄱阳湖是典型的季节性湖泊,水位季节性涨落明显,呈现“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景观。冬季水落滩出形成众多“碟形湖”,塑造了典型的“水域—泥滩—草洲”天然湿地水陆过渡景观,与周边丰富的人工湿地一道为数十万只候鸟提供了广袤适宜的越冬地。境内艾溪湖湿地公园、鱼尾洲湿地公园、瑶湖湿地公园、象湖湿地公园等一大批凸显生态特色的公园景观,如颗颗绿宝石般镶嵌在南昌城内。76条绿道依水而建,600公里长的绿色丝带串起了一城风景。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以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态环境有力支撑南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夯实绿色本底、贡献林业力量。

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

《南昌市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全文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刘彤/文 刘铭/图

编辑:徐晨霞二审:万依柳 终审:邹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昌发布
南昌发布
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官方网易号,欢迎互动交流。
14642文章数 150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