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上海女工惨死“鬼楼”,曾为娼妓遭人歧视,死前藏起军统密档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52年9月5日,上海,邑庙区的一栋半旧的洋楼里发生了一起命案。

这座洋楼原本的主人已经无法考究,刚刚建好之后住进来一位济南来的小姐,这小姐形单影只,只有两个不爱说话的老保姆陪着,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邻居都猜她是某个大官大老板养在这里的情人。

后来这小姐连同两个保姆在一夜之间都被烧死在洋楼,这座洋楼就和诸多空置的“鬼楼”一样,没人敢住进去。

因为这楼通体都是白色的,所以人们都叫它“小白楼”

1946年,这座洋楼被国民政府征用,成为存放档案的库房,期间,这座洋房没有任何异样。



上海解放之前,这座库房里所有的资料,不是被烧就是被挪走,解放军入城之后,便将这里清理出来,作为临时的办公用地。

1950年,小白楼再次整理和修葺了一遍,成为了附近某纺织厂的员工宿舍。

所谓的“鬼楼”传说,在这栋楼逐渐热闹起来之后,就没有人再信了。

可偏偏这一天,年轻的女纺织工人凌小风被人捅死在宿舍里,一时间谣言纷纷。

01

西马街派出所值班警员接到有女工被杀死在宿舍的报案之后,立刻汇报给分局领导,很快,负责调查的刑警汪瑞泉和张卫东同志就赶到了案发现场。

死者凌小风,28岁,浙江丽水人。

小白楼的房间有大有小,最大的房间被安排住进了8名女工,凌小凤所居住的房间原本就很小,只能住2人,同宿舍的女工叫黄玲苑。

黄玲苑,20岁,江苏高邮人,案发当晚,黄玲苑正在车间值班。

黄玲苑和凌小凤关系不好,最近正在申请调离宿舍,一直没有得到工厂领导的批准。

黄玲苑为什么和凌小凤闹矛盾呢?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看不起。

凌小凤在解放前是个妓女,旧上海曾是娼妓人数最多的一个城市,1942年,整个上海妓院就有3900多家,妓女3.9万人。



上海解放之时,这个数目已经上升到10万人,而依赖这个产业为生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上海市长陈毅指出:“妓女是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受苦人,新中国决不允许卖淫现象继续存在,我们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解放妓女。”

但是当时咱们精力有限,对于妓院的整顿,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凌小凤是被拐骗来上海的,从16岁开始一直卖笑,成为妓院恶霸的玩物和工具。

她和那些吃喝不愁、小有资产的交际花不同,她是被新政府从魔窟之中解救出来的,为她治病,教她学习谋生手段。

在工作之后,凌小凤比任何人都努力,她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之下生活了这么多年,比其他人更懂得看人脸色,也更会和人打交道。

这样的凌小凤被组织列为改造成功的典型,当时妓院的改造其实并不十分顺利:高级妓女和低等妓女之间会看不起,互相辱骂,外界对妓女也有歧视和抵制,有些妓女过惯了吃喝玩乐的日子,根本不愿自力更生……

于是,就需要凌小凤这样勇敢积极的妇女,去收容所做宣传,做思想工作。

所以,整个纺织厂对凌小凤还是比较尊重的。

不过因为凌小凤的过去,总会有对她不是很友善的声音。

黄玲苑来自于农村,年纪还比较小,她看不起同一宿舍的凌小凤,觉得她很虚伪,原来谋生的手段也很肮脏,几次当着其他人的面提出要换宿舍。

整个小白楼只有这间宿舍只有两个人,黄玲苑越想越气,她觉得整栋楼都在欺负她一个乡下来的姑娘,故意安排她和凌小凤住在一起。

为此,厂里的领导几次找她谈话,明确告诉她:“纱厂不仅仅只有小凤一位有着特殊经历的女同志,只不过她敢于直面自己的过去。你越是这么闹,我们越不可能给你调换宿舍,必须让你的思想转变过来。”

黄玲苑这闹腾还没闹出个结果,凌小凤却死了,而且发现尸体的正是清晨下夜班回宿舍的黄玲苑。

张卫东和王润泉刚刚来到纱厂,就听几名女工说出了她们的怀疑,她们认为一向对凌小凤充满敌意的黄玲苑肯定有问题。

女工们怀疑黄玲苑,也不仅仅因为黄平时的态度。

今天一早,其他女工听闻凌小凤被杀,纷纷过来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