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贱卖没人要,到暴赚千亿!中国最憋屈“土特产”,终于硬气了

0
分享至

最近,榴莲的存在感有点高。

一个直观的体现是:到处都能看到榴莲大甩卖的消息,刀哥周末逛超市,一家商场就有三个摊位,吆喝自家榴莲大甩卖,价格从一斤19.98元到30元不等。



不过最刺激的,还要数网上广为流传的“10元一斤”说法。

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榴莲价格大幅下跌,甚至出现“100元5个,一斤10元”的低价。

在这背后,是国产水果默默打响的反击战,海南农科院预测,今年国产榴莲产量将突破250吨,并于5月登陆市场。



消息一出,榴莲大国泰国虽然嘴上没说什么,身体却很诚实,很多泰商急忙抛售榴莲以牟取暴利。

泰国金枕榴莲的批发价已经跌至每斤20元左右,而越南干尧榴莲的价格更是亲民,每斤仅需17元左右。

能把水果大国泰国逼急眼,国产水果这回真的争气了?



曾经一年倒掉1200万吨,

贱卖都没人要

过去,国产水果一直是被进口吊着打的存在,一度活得相当憋屈。

中国猕猴桃的高端市场被佳沛“垄断”,泰媒更是毫不掩饰,直言近80%的榴莲种植户要靠着中国人的钱“养活”。

这话可能并不夸张,中国人有多爱吃水果?以榴莲举例,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榴莲进口量高达142.59万吨,还有种说法:全球超过2/3的榴莲都被中国人吃了。



同时中国还是水果生产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果品产量达29970.2万吨,产值近两万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

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供应能力,最后钱却几乎都让老外赚走了。

国产水果的两大“硬伤”,让它活得相当憋屈。

一是普通品类上,价格卖不过进口。

同样一个砂糖桔,广西行情曾经低迷到直接跌破1元/斤,但与此同时,进口柑橘却每斤价格普遍在10元以上。



更尴尬的是,哪怕是在中国卖成平价的东西,一换成国外就身价倍增。

在中国按斤卖的葡萄,到了日本变身阳光玫瑰按串卖;连中国几十元一盒的鱼子酱,到了国外就成了“黑色黄金”,一勺就要数十万。

二是高端品类,尤其是超级水果,品质拼不过进口。

水果大国却不是水果强国,而且越是在关键领域,就越是被人卡脖子。

近10余年来,我国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引入近20余个大樱桃品种,巨峰、夏黑、金手指等热门葡萄品种也来自日本。

因为中国很难生产这些品类,品质也很难比过。反映到更宏观的数据就是:2011-2013年,我国水果进出口还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2013年之后,进口水果开始超过出口水果,2016年-2019年基本上呈指数级增长的状态,我国水果的出口量还是不温不火。

两种路子都被卡脖子,到最后最受伤的还是中国果农。



国产水果滞销的新闻频出,如陕西苹果、眉山柚子等,也有那些人尽皆知的老农表情包。

有投资70多万的果农一夜之间颗粒无收,忍痛踩碎甚至当垃圾倒掉,还一度惊动了人民日报等官媒。



这不是个例,更憋屈的是一组数据:

国产水果的年损耗多达1200万吨,造成经济损失达4000亿人民币,丰产不丰收,贱卖都没人买。



狠抓种子话语权,

不再“惯着”外国刺客

有网友说,进口水果因为各种税等成本原因,贵是理所应当。

但很多人不知道,外国水果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贵的。

泰国的榴莲最早都是8块钱一斤,看到中国人生产不了,需求还只增不减,东南亚等地区商人一步步试探价格上限,结果榴莲价格越炒越高。

号称“榴莲之王”的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早期市场价格仅为77元每斤,但如今价格却高至300-500元每斤,一个就卖上千还不愁卖。

除了猫山王还有各种外国货如车厘子、香蕉、蓝莓.......定价是国内的两三倍,还成了各个超市里的“钉子户”,仿佛只要加了进口标签,高价也是便宜货。

真的只能任人定价吗?当然不是,这些年中国水果也在憋大招,默默给自己积累了两个“靠山”。



第一个靠山是种子话语权,专治水土不服。

过去,中国水果因为没有重视种子,总是会被外国人先截胡。

比如武汉植物园曾自主选育出珍贵的“金桃”猕猴桃,因为没有国内企业愿意以合理价钱接手,只能无奈将国内市场专利使用权给了意大利公司。

甚至连本是自家土特产的大樱桃,都被老外钻了空子,变成品牌加价卖回来。



一切原因还是归结于自己没有更优质的种子与技术。在意识到品种的重要性后,开始死磕技术,甚至国家队下场。

先从一颗好的种子开始。比如日本培育的阳光玫瑰葡萄,以前在超市卖到300元一斤,2010年引进国内本土化种植之后,经过10年的培育,彻底打破了阳光玫瑰被日本垄断的局面。

曾经被中国人诟病不够甜的火龙果,自打国内引进种植之后,中国专家派出专门团队死磕种植,经过技术改良,个头、口感、甜度都超过了进口越南货。



海南更是带头攻克了榴莲这个历史难题,榴莲喜欢湿热,温度但凡低于22℃就没法正常生长,年降水量还需要达到1000mm以上,湿度要在75%-85%之间,因为对环境要求特别苛刻,甚至有“中国不适合种榴莲”的说法。

海南第一个不服,当地农科院热带果树研究所和企业一起死磕本土化种植,花了数十年硬是解决了榴莲树嫁接和种植存活的问题,把榴莲苗的成活率从60%提高到了90%以上。

经过多次改良后的国产榴莲不仅价格低廉,口感香甜也绝不输进口榴莲。



第二个靠山是规模。有规模才有尊严,痛揍水果刺客。

在确保品质对了以后,海南将生态区的榴莲树挂果面积将增至4000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250吨,比去年翻了5倍,金枕、干尧、猫山王都能产。

有人说,这个这点产量和年进口80多万吨来比,就是九牛一毛,甚至连泰国都表示不会对本国榴莲出口有什么实质的影响。

但蚍蜉撼树,往往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比如曾经高攀不起的阳光玫瑰,现在国内通过量产已经把价格打到15元一斤。



国产蓝莓一盒降到9元以下,甚至因为供大于需,还把外国水果的价格相继打了下来,这些年,外国引以为傲的奇异果、车厘子,价格纷纷跳水9成以上。

在这背后,就是国产水果规模的飙升。随着我国的大规模种植,随意定价的权利也将转移到自己人手中。

有榴莲卖家告诉刀哥,最近榴莲降价是因为供大于求,泰国当地榴莲进价都比往年便宜不少。

连泰国等国都开始着急,通过立法或其他手段收紧种苗输出,防止我国引入优质品种,泰方农业部更是以天价罚款警告果农,严禁采摘未成熟榴莲。

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中国榴莲种植的规模化上涨、进口价格打下来的趋势。

泰国金枕榴莲的批发价已经跌至每斤20元左右,而越南干尧榴莲的价格每斤仅需17元左右。照这么看,未来榴莲实现10元一斤,也只是时间问题。



只有从源头上垒高山,才能真正整顿水果刺客。



把水果当高科技卷,

才能站稳鄙视链

水果卖得好,受益的不仅是果农,而是所有人。

因为水果经营踏入正轨后,其本身的经济效益也会非常可观。

曾经有人提出“水果强国”概念,就像水果大省广西,水果产量突破3200万吨,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水果卖得好,收入少不了。

有种子,有产量,对于目前的中国水果来说还是远远不够。



毕竟曾经的阳光玫瑰就是个惨痛的教训。很长一段时间,阳光玫瑰迅速在中国各地推广种植,不管环境适不适合,先占坑再说,最后品质大打折扣,产量有多大,滞销就有多狠。



不是中国人种不出好品质的水果,关键在于,随着国外对于种子知识产权的日渐收紧,水果已经不是简单的农业战,俨然是一场科技攻坚战。

握住品种研发的“芯”的前提,就是不能急功近利。

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未必能获得同等的回报,但不投入就一定不会有回报。



放眼全球,国家举全力做一种水果,最后成就一个产业、一个国家,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

新西兰把猕猴桃彻底玩明白,种植者高度重视土壤的修复与养护,每年给土壤施入发酵腐熟的动物有机肥,是一般肥料成本的几倍。

销售也相当给力,在新西兰,不同品种的苹果都有自己的专属网站,网站会对苹果的出身、产地、味道、特色、书谱等做详细介绍,让每个苹果都变成“显眼包”。

新西兰奇异果、智利车厘子,日本阳光玫瑰......每一个农产品都不是随随便便出名的,从研发、生产到销售上都完全不敢含糊。

这也能说明,想站稳水果鄙视链,并非果农或种植者要操心的家务事,而是一个全产业链要攻克的难题,涉及到供应链管理、消费者认知以及农业市场结构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思路下,很多地方水果已经不满足于对进口的复制粘贴,而是走上精品化——先从给产品起名开始。

比如这些年爆火的四川蒲江金秋砂糖橘,就是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

车厘子品类上干出了“红灯”、“美早”等品种,苹果品类也推出了“瑞雪”、“瑞阳”等本土研发品种。



很多人不知道,做精品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水果深加工,延长水果产业链。

目前国内水果深加工市场的规模比较小,深加工能够增加水果价值和延长贮藏期,最大程度上挽救水果滞销的损失,甚至还能打响知名度。

过去消费者只是图口感,现在消费者个个都是成分党。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与水果罐头、水果干以及各大新茶饮品牌合作的地方水果,过去还只配待在配料表,现在却出现在产品的宣传卖点上,山东地方镇黄桃、潮汕桑葚,甚至成为一种逼格的代表。



长远来看这是好事,负重前行的中国水果想要走得更远,还需要继续建设和升级,并且接下来要把更多的资源、资本、人力投入到行业,把国产水果的品牌做好做精,涨价也能更理直气壮一些。

就像100元一斤的丹东草莓、80元一箱的冬枣,也会有人心甘情愿为高价买单。



想“守好国门”,卷价格不如卷品质,才能干出中国的佳沛都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尼发生罕见事故,45岁妇女被6米蟒蛇活吞,丈夫带人杀蟒寻尸

印尼发生罕见事故,45岁妇女被6米蟒蛇活吞,丈夫带人杀蟒寻尸

社会酱
2024-06-14 17:19:12
17岁中专女生数学竞赛全球12名!我试着做了这套题,给跪了...

17岁中专女生数学竞赛全球12名!我试着做了这套题,给跪了...

毕导
2024-06-14 17:15:49
3-0!中国女排横扫德国夺两连胜,朱婷成万花筒,王媛媛拦网建功

3-0!中国女排横扫德国夺两连胜,朱婷成万花筒,王媛媛拦网建功

体坛纪录片
2024-06-14 21:53:51
FIFA女足最新排名:中国女足排名世界第19位,亚洲第4

FIFA女足最新排名:中国女足排名世界第19位,亚洲第4

懂球帝
2024-06-14 16:22:10
网传临时搬运工的招聘信息,一天工作15个小时工资80,上厕所时间一天三次违者罚500

网传临时搬运工的招聘信息,一天工作15个小时工资80,上厕所时间一天三次违者罚500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4 22:16:19
与中国断交的国家清单!

与中国断交的国家清单!

华人星光
2024-06-14 16:31:26
哈尔科夫战场,最可笑的一幕出现了!

哈尔科夫战场,最可笑的一幕出现了!

听风听你
2024-06-14 10:28:08
郎平卸任3年后首次观战女排!宠溺望向爱徒,与2位前队长同框催泪

郎平卸任3年后首次观战女排!宠溺望向爱徒,与2位前队长同框催泪

我爱英超
2024-06-14 22:29:46
网传重庆某银行已婚女员工身着旗袍表白副行长,结果发到工作群…

网传重庆某银行已婚女员工身着旗袍表白副行长,结果发到工作群…

火山诗话
2024-06-14 16:38:32
女生私处「小花瓣」长什么样,才正常?

女生私处「小花瓣」长什么样,才正常?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09 13:13:48
国足再添3位归化!算上现有的共7位,目标:进入世界杯8强

国足再添3位归化!算上现有的共7位,目标:进入世界杯8强

十点体坛
2024-06-14 22:42:32
岳修虎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反恐专员(副部长级)

岳修虎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反恐专员(副部长级)

澎湃新闻
2024-06-14 22:56:26
嫦娥六号即将返回地球,欧空局发声明终止合作:不会参与嫦六嫦七

嫦娥六号即将返回地球,欧空局发声明终止合作:不会参与嫦六嫦七

科学黑洞v
2024-06-14 18:50:32
激流中砸车救人的成都师兄,是他们!一个说自己“拳头硬”,一个女儿正中考,一个儿子也曾下河救人

激流中砸车救人的成都师兄,是他们!一个说自己“拳头硬”,一个女儿正中考,一个儿子也曾下河救人

红星新闻
2024-06-14 13:41:17
美军要炸沉这艘大舰!

美军要炸沉这艘大舰!

新民晚报
2024-06-14 08:49:31
“欢迎来浙大!”不少高校向17岁天才少女抛出橄榄枝,她上中专是因为偏科?当地村支书回应橙柿

“欢迎来浙大!”不少高校向17岁天才少女抛出橄榄枝,她上中专是因为偏科?当地村支书回应橙柿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4 20:08:52
2000吨铜丢了?世界500强企业最新回应:涉及1.1亿元,影响不大

2000吨铜丢了?世界500强企业最新回应:涉及1.1亿元,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4 11:58:13
小牌大耍!女星周也黑脸对待央视记者,“六公主”直接晒视频明涵

小牌大耍!女星周也黑脸对待央视记者,“六公主”直接晒视频明涵

萌神木木
2024-06-14 18:09:04
管姚:欧盟的“政治把戏”,和中国的“反制工具箱”

管姚:欧盟的“政治把戏”,和中国的“反制工具箱”

直新闻
2024-06-13 22:57:04
有格局!新加坡门神亲承将捐出中国球迷打款:这笔巨资不该属于我

有格局!新加坡门神亲承将捐出中国球迷打款:这笔巨资不该属于我

我爱英超
2024-06-14 09:56:15
2024-06-15 01:48:49
莫问先生
莫问先生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6887文章数 13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数码要闻

Arm/Qualcomm资助开发人员两年工作 以改善对Linux笔记本电脑的兼容性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